又到了一年畢業季。站在中央美院畢業季活動盛大的現場,流光溢彩的千人長桌,巨大集裝箱裝置,師生詩朗誦,跑酷,說唱,廣場音樂會,街頭藝術嘉年華……在夜色絢爛的燈光與躍動的熒光棒中有點迷幻的感覺。人很多,大家都很開心,開心地看,開心地參與其中。某個時刻我想,好多年以后,如果再記起這次輝煌的畢業季,可能很多人已經不記得具體展品,但應該會記得躍動的熒光或者流光溢彩的長桌又或者廣場的音樂會……記憶大概就是這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并不重要,不是當時可以知道的。
當然,并不是說展品不重要。對于參展的畢業生來說,那些歷時近一年,傾注了其全部心血的創作會是他們一生的寶貴財富。正如采訪中很多教授回顧彼時的畢業創作,一致認為,畢業創作是創作的高峰時期。這并不是說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比值,因為在他們看來,畢業創作不僅僅是一件作品,它承載了每個學子的學術青春和青春的理想。就像一期一會,每一季的畢業季都承載了一代人的藝術理想并為之付出的努力。這也正是繽紛雜志關注并記錄中央美院畢業季的初衷。我們希冀以—個媒體的客觀與專業視角,為畢業季記事,為畢業生和教師表情,為時代記錄。
我很喜歡今年央美畢業季的主題“發生、發聲”——畢業季如何發生?又如何發聲?因為每年的畢業季都不一樣,每個院校的畢業季也不一樣。有多少畢業季,就有多少畢業季的發生與發聲。明年,未來,我們還會延續出版畢業季特刊,且涵蓋的內容不再僅是中央美院一家。如果,好多年以后,從—本本畢業季特刊中可以疊加出一個時代的精神與演變,這本畢業季特刊的生命力則將是無限的。這是我們作為媒體人的價值與理想。
最近大家都在關注創新,改革。從畢業展到畢業季的形式,雖是當前中國藝術類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表征,但是影響有可能是普世的,今年藝術類高校畢業季已經開始向全城聯動發展,未來也有可能形成全國聯動,就像博物館開放日一樣,吸引大眾關注藝術,關注創意,促進創意與產業融合發展,從而形成—種普世性的美育教育,這是最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