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


展覽有兩部分,墻面的部分足于,平面足的部分是繭。我一直比較注重肢體語言傳達的情緒,這次創作我聚焦在手上。于,是身體中肢體語言表達最為豐富的部分。兩層畫面配合呼吸般的光線變化,若隱若現,生命的韻律;繭,既是生命的溫床也是一種束縛,絹與繭相互聯系,光營造種孵化的效果,蠶繭中的小手伸展出來,似掙脫又似尋求保護的蜷縮。
這次畢業作品是延續本科的畢業創作,當時我第一次發現絹這種材料。我對材料很敏感,喜歡用合適的質感傳達最貼切的情緒。絹,質地輕薄,堅韌平整,這種半透叫的傳統材料有一種靈性和神秘感。我認為這足展現一種飄逸、輕盈、脆弱最貼切的方式。研究生三年,我一直在用這個材料畫畫,所以很多過來觀看的人一下就知道這是我的東西。本科畢業時效果還不錯,反響也很好,當時也獲了獎,我覺得油畫系挺寬容的,能給一個沒畫油畫的人獎項。所以到了研究生畢業壓力挺大,希望有一個好的改變、總結,一直反復地想、反復地做實驗。最后,我在一層絹上畫出了多層的效果,所有的展示其實最多只有兩層絹,并利用水的濃淡、邊沿性的虛實營造多層的感覺。考慮到絹的透光度不好,基本上兩層下面就看不見了,于是我需要一個燈,并且想讓這個燈光起作用。然后和一些做裝置的朋友們溝通,發現了一個控制器,可以把這個光控制得像呼吸一樣,光忽明忽暗,速度不一,節奏像呼吸一樣。平面的繭的作品,也是忽亮忽暗,特別像孵化。這樣這個作品就變得有動感,也有生命、有節奏了。
在研究生三年中,學校沒有給學生太多的規定和限制,我們可以很靈活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我特別希望讓馬老師滿意我的創作,因為馬老師真的太好了!現在有很多機構幫助青年藝術家,比如反正小組,我們的成員全都是馬路老師的研究生,自2014年開始,現在我們每年至少會有兩次展覽,這也能督促自己不斷地進行創作。今年的畢業季,關注度高,外面的人都過來觀看,好多人都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