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
“用友做企業互聯網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我們會讓越來越多的開發者直接連接他們的客戶,介紹他們的產品。”
8月13日,用友網絡執行副總裁謝志華在貴陽舉辦的2016中國企業互聯網大會上的發言,在筆者看來頗具新意。
眾所周知,在這次大會上,用友董事長兼CEO王文京正式宣布用友全面進入以“企業互聯網服務”為戰略業務的3.0時期—從企業級走向社會級,把軟件與云服務和金融服務進行深度融合。
什么是用友3.0?其實在筆者看來,從企業級走向社會級的一個關鍵在于構建社會級的互聯網生態;而融合云服務、金融服務,其中的關鍵在于從研發模式上,變成一家互聯網企業—也就是從流程驅動轉變為數據驅動。
轉型互聯網企業的關鍵
我們都知道,用友從1.0時代的部門級財務軟件起家,后來順應市場發展趨勢,轉型到2.0時代的企業級ERP軟件,成為國內最大的ERP軟件企業,一直都在市場中居于領先地位。
不過,在互聯網時代,傳統ERP軟件供應商都面臨來自新一代云ERP公司如Workday的挑戰—無論是SAP還是Oracle,都在對自身進行徹底改造,甚至將自己稱之為云計算公司。
在筆者看來,云計算是適應企業互聯網化的技術變革。換句話說,云計算更偏技術方案,而企業互聯網則更側重用戶應用需求。也就是說,用友更接地氣,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到底什么是企業互聯網時代的需求變化?在筆者看來其中一個關鍵在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不對等的狀況基本消除,客戶市場從供小于求變成供大于求,市場的競爭促使企業需要在互聯網時代具備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反映到IT保障層面,就需要IT系統具備快速部署、快速迭代開發的能力。
這時候,縮短中間流程,讓企業與用戶直連,讓開發者與客戶直連,形成一個社會級的互聯網生態,就變的非常關鍵。
解讀互聯網服務應用特征
“互聯網服務的應用特征,首先是社群化,即可以實現應用類的跨組織交流,基于主題和自組織項目的協作等。”謝志華認為,除了社群化特征之外,共享、虛擬和智能化,也是互聯網服務的幾大應用特征之一。
他解釋說,企業資源在今天不再限定特定的組織,而是通過信息化實現社會的共享。這些應用需求的變化,使得技術層面,企業越來越多地通過數據處理在虛擬世界構建模型,各種應用的參數、配置在初始化時也可以做到智能化自動識別,無限逼近真實世界,從而幫助企業的發展更為科學,實現突破。而促成企業互聯網生態發展的關鍵,一定是從組織職能為中心,發展到未來以人為中心。
作為用友網絡的研發總負責人,謝志華的這番表述,顯示出用友不僅基于其28年發展歷程,對國內企業客戶市場理解深刻,同樣對于企業互聯網也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用友從去年開始,對研發組織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謝志華解釋說,“我們從傳統的企業軟件開發模式,轉換到互聯網服務的開發模式,效果非常明顯—這段時間我們開發了很多基于互聯網服務的應用。”
一個直觀的例子,房地產行業巨頭碧桂園所采用的用友財務共享服務,就是用友基于互聯網服務新開發的應用之一。
新模式打造新一代互聯網應用
碧桂園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吳建斌介紹說,“傳統的財務僅僅是企業的數據,報表的打印,發生事件的歸集。而現在的財務,我們不僅僅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專家,還要跟員工績效考核相關聯,要跟企業稅務部門、營銷部門等進行統一的協同和管理,形成創新型財務管理模式。”
眾所周知,碧桂園近些年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經擴張到300余家分公司,覆蓋國內30個省市和海外市場,傳統財務管理在現金管理方面的挑戰巨大,這也促使碧桂園從去年開始規劃全新的財務架構,解決企業數據流的財務管理。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企業互聯網模式的財務共享中心。
“財務共享中心讓我們公司在管理模式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吳建斌表示,“300余家分公司通過互聯網進行集中和共享,不僅把項目上大量的瑣碎工作實現標準化規范管理,節省人力、物力成本,讓決策者實時掌握現金財務狀況;而且還通過共享服務平臺,協同各個部門統一管理財務,改變了公司的管理模式。”
據悉,全面財務共享解決方案通過新技術,已經完全接入電子發表、電子影像等一系列全新的財務和支付應用,不僅深耦合用友NC的場景,也可以支持用友之外的財務系統。
“用友新一代的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通過對采購業、銷售業、薪資、資金、資產、工程,甚至是電商的接入,讓財務從部門級擴展到全員級,從而成為整個企業都需要使用的關鍵業務。”謝志華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財務共享服務平臺在研發過程中,也采取了互聯網社群化、共享、虛擬和智能化的方式,縮短中間流程,讓開發者與客戶直連,形成快速上線部署、快速迭代開發的模式。
與共享服務平臺的研發模式類似,用友還開發了定位為企業互聯網采購直通車的友云采,通過連接電商平臺和客戶實行自助式的集中采購,實現供應商與企業之間的高效溝通;企業空間3.0則可以實現企業內部所有員工、上下游產業鏈間的社交溝通、業務協作,不僅從技術上實現了多端的支持,多種模式快速接入,還具有開放的SDK能力,接入第三方應用。
新平臺構建新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用友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還是友云采、企業空間3.0,都是得益于企業互聯網開源技術和互聯網服務開發模式的用友iuap3.0平臺,快速迭代研發而來的用友新一代企業互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任何一款通用應用軟件,通常只能滿足企業70%的應用需求;行業專屬應用軟件,能將滿足企業應用需求的比例提升至80%甚至90%,但最終企業還是要為了自身的個性化需求,補足最后的20%。
這時候,一款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個性化需求甚至創新需求的開發平臺,在企業互聯網時代,就顯得愈發重要。在筆者以往采訪過的大型用戶中,華為和聯想的案例就非常典型—兩家都采用了大量的開源技術,力圖實現敏捷的管理應用創新開發,但開源的隱性成本往往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隱患。
“iuap3.0平臺是唯一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開發、運營和質量保證于一體的集成的開發平臺,主要面向用友的用戶、產業伙伴和開發者,基于這一平臺高效和低成本地構建互聯網服務,實現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部署。”謝志華表示。
在謝志華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向互聯網轉型,將會面對海量用戶的爆發式增長,這要求企業的IT系統具備高并發、高性能、高可用的能力—iuap3.0已通過百萬并發測試,支撐4萬TPS穩定運行;平臺提供彈性高可用、可視化開發和運維監控、應用性能分析等,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運維。
據悉,iuap3.0還針對企業提供了內外部數據的一體化平臺,能夠支持企業完成內部數據和外部互聯網數據的全面管理,增強用戶隨時隨地分析數據的能力,為企業提供涵蓋建模、集成、數據質量、數據挖掘在內的一體化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
iuap變了
在筆者看來,iuap確實變了—變輕、變易、變活。
事實上,iuap平臺最早脫胎于用友NC自身的開發平臺UAP。所謂UAP,即Unified Application Platform,是面向大中型企業與公共組織的統一應用平臺,以支撐企業構建高并發、高性能、高可用和安全的應用系統而著稱。
如今,iuap發展到了3.0版本,讓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個功能就是iuap支持微服務架構(Micro Service Architecture)。談到“微”字,必然是類似于微博、微信一樣,變得更輕量化。
事實上,微服務確實是一種可以在云中部署的輕量級應用—微服務通常都是通過容器技術(Docker)進行部署實施和運維。
“在分布式、去中心化、移動化的互聯網中,微服務架構支持服務提供商與開發者之間協作、迭代演進的架構與設計,幫助他們把傳統一體化的巨石型應用分散為充分運維一體化的、支持互聯網開放標準的,以及跨進程和領域邊界的微服務。”謝志華解釋說。
謝志華的表述并不難理解,互聯網應用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的“碎片化”,改變了傳統軟件“大而全”的架構模式,也就是謝志華所說的“將一體化巨石型的應用分散成微服務”。
據介紹,iuap平臺支持DevOps開發運維一體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提供了對應工具支撐,其中包括DevOps的最佳實踐和工具使用說明,并提供組件庫對研發成果進行管理,以保證編碼、構建、測試、預發布、部署、監控等各個環節的持續進行。
iuap作為云運維平臺,可以實時的探測應用的健康狀態,當出現異常情況或應用掛掉后,自動進行應用自愈,恢復整個應用集群的穩定服務。這些自動化的運維服務,使得系統的高可用性得到了極大提升,也讓系統的管理變的更加輕松。
而今,用友的云審、友人才、友云采、用戶中心、民太安陪伴網等互聯網平臺,都已經跑在運維平臺上,順利實施了基于Google開源容器集群管理系統Kubernetes的微服務架構。
除了對業界炙手可熱的Docker技術的支持,iuap另一個令人驚嘆的變化是其已經開始iuap mobile幫助企業實現AR/V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據悉,廣澤乳業就是通過iuap mobile平臺實現移動端靈活的營銷管理,對于不同經銷渠道和銷售鏈如B2E(企業員工)、B2C(公眾用戶)、B2P(合作伙伴)進行統一管理,真正與消費者實現真實和靈活的互動,滲透品牌形象。
應該說,用友iuap3.0平臺和用友的研發模式的轉變,讓筆者看到了一個企業互聯網理念更加落地的用友3.0版本。可以說,用友在整個互聯網生態里又具有優勢明顯的核心競爭力—即便是阿里云,都把用友當成是其在企業級服務領域的平臺級伙伴,而用友也從阿里巴巴、騰訊、華為這些創新型的企業那里,學到了互聯網的精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