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長萍
芻議國有集團公司強化大額度資金管控的有效路徑
◎文/朱長萍
資金是企業蓬勃發展的命脈,國有集團公司需要對大額度資金進行有效管控,強化黨組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發揮核心指導作用,善用財務總監對資金使用環節等進行過程控制,建立審計中心來進行資金使用效率效果的后評價,才能將資金真正管好、用好、用到位。本文重點分析了國有集團對大額度資金管控的必要性,在當前國企改革大潮中,需要多措并舉加強管控,才能真正實現國有企業資產聚集、資金密集的領域安全可控,國有資本實現保值增值。
國有集團公司;大額度資金;管控;路徑
國有企業屬于全體人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其中國有集團公司發揮著主力軍、骨干、排頭兵的作用。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國企改革又進入了深水區,簡政放權賦予了國有企業前所未有的市場主體責任,這時如何管理好國有資本、資金權益顯得非常重要。在“現金為王”的時代,資金如企業的血脈,攸關生死存亡大事,尤其是對大額度資金管控,必須高度重視起來。
(一)應對經濟形勢的必然要求
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力度加大,進出口貿易下滑,投資逐步向可持續的增速水平回歸。與此同時,國有集團公司也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國家戰略開始建設,截至2015年底,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額約占進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投資建設了5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天津自貿區建設加快推進,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0000家,注冊資本同比增長218%。由此可見,借力國家和天津各項優惠政策 “走出去,請進來”,企業以資本為紐帶正在努力地拓展區域和市場,天津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地機遇期。
(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然要求
為深入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總體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共分8章30條,從改革的總體要求到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隨后,《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等國企改革“1+N”系列配套文件陸續出臺,強化資本管控,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及市國資委始終積極落實中央有關部署,出臺《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及時推出《天津市國資監管清單》,明確審核清單14大類45項;備案清單13大類29項需要報送市國資委,對于清單外的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事項,由企業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國資監管規定及公司章程自主決策。當國資委大量放權給企業時,國有集團公司應順勢而變,進一步強化對大額度資金的管控。
筆者認為要想管理好國有集團的大額度資金需要多措并舉,齊抓共管,發揮合力,以實現大額度資金的全周期控制。
(一)強化法人治理結構建設
成功的企業集團治理及控制是企業集團基業長青的關鍵點之一。無論是國資委對國有集團公司的管理,還是國有集團公司對所屬子企業的管理,都正在由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根據指導意見要求,在原有的董事會、監事會的治理結構基礎上,明確了堅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十多年來,國企發展和改革中暴露出來的國資流失、監管缺失等問題主要是由于不重視甚至忽視黨的建設而削弱了黨領導所致。因此,在《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堅持黨的建設與國企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工作對接。
2015年,天津市陸續出臺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三重一大”決策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三重一大”決策的有關意見,明確了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尤其對大額度資金運作強化了管理。國有集團公司對下屬各級子公司的管控,要建立黨委(黨組)抓、書記抓、各有關部門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黨的領導在國企大額度資金決策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使國有資本真正為民造福。
(二)強化財務經營管理控制
目前,天津市國資委依據《天津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總會計師工作職責管理暫行辦法》在各市管集團公司層面配備了總會計師,并印發《市管企業向二級企業委派財務總監工作指導意見(試行)》指導國有集團公司向所屬子企業委派財務總監,履行財務管理與監督和重大財務事項監管職責。財務總監對企業制定資金管控方案,組織實施大額度資金籌集、使用、催收和監控工作,推行資金集中管理;對企業投融資、重大經濟合同、大額度資金使用、擔保等事項的計劃或方案;對企業重大投資、兼并收購、資產劃轉、債務重組等事項組織實施必要的盡職調查,并獨立發表專業意見。
財務總監應參加集團公司董事會、經理辦公會或重大決策會議,對于制定企業資金使用計劃、費用開支計劃、物資采購計劃、籌融資計劃以及利潤分配 (派)、虧損彌補方案;貸款、擔保、對外投資、企業改制、產權轉讓、資產重組等重大決策和企業資產管理工作;企業重大經濟合同的評審等方面,要提出專業意見,并表決。財務總監必須要有企業大額度資金支出聯簽權。對于年度預算內大額度資金調動和使用,超預算和預算外的資金調動和使用,年初預算未細化至具體用途且單項或單筆支出數額較大的資金安排在履行了集體決策程序后,實際支出時財務總監要簽署意見。對于應當實施聯簽的資金,未經財務總監簽字或者授權,財會人員不得支出,真正為大額度資金運作把好出口關。
(三)強化監督資源整合
圍繞“管資本”工作主線,國有企業集團要提高大額度資金風險防控能力,必須構建有力的內部監督體系。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天津市國資委近期陸續出臺了 《加強市管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2016年市管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要點》,希望盡快加強改進國有企業內部監督,切實發揮內部審計服務保障作用,并首先嘗試在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9個國有集團公司進行試點,天津市的國有集團公司正在探索一條強化監督資源整合之路。
國有集團公司需要建立符合自身實際、科學高效的審計組織架構及工作機制,可以考慮采用審計中心模式,統一協調集團內部的監督工作,對所屬企業監督全覆蓋。審計中心向董事會及下屬的審計委員會負責,由董事長直管,匯集集團原有的審計、風險控制、法規、紀檢監察、監事會等部門在內的綜合監督資源,以風險為導向,加強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等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和重點決策環節的監督。
圍繞管資本,堅持國有資本布局到哪里,審計中心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審查國有資本投資的決策程序是否合規、可行性研究是否準確、股權設置是否合理、合同條款是否公允適當、是否建立有效退出機制、操作過程是否規范以及國有股東在資本收益、參與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等方面的權利能否得到保障。可根據國有資本投資的目標及被投資企業特點,有區別地設置投資回報的審計評價指標,維護資本安全,強化跟蹤問效。工作中重點圍繞大額度資金運作中存在的決策程序不科學、操作流程不規范、關鍵環節失控、私設小金庫等問題,加大專項審計及整改力度,強化對子企業的縱向監督和業務板塊的專業監督,利用信息技術對大額度資金的流動軌跡進行實時跟蹤。國資委主任張毅說:“國有企業要先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一條做不好,國有企業其他改革難以取得預期成效,這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和工作要求。”所以,一定要重視審計中心在集團公司全面風險管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其在大額度資金使用管理中的預警和評價作用。
近日,筆者目睹國有集團因資金鏈斷裂而轟然倒下的案例,曾經的輝煌業績如過往云煙,令人掩卷嘆息感慨萬分,當今的國有集團有營業收入不等于有現金流、有盈利能力不等于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對國有集團的評價已經由利潤表觀更多地轉移為現金流量表觀,只有掌握更多的現金資源的企業才能抵抗更大的風浪,綜上所述,在新常態下國有集團對大額度資金管控非常重要,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通過不斷強化黨領導下的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強化財務總監為主的財務經營管理控制、強化審計中心為抓手的監督資源整合,經多方共同努力保障國有資金安全,真正實現將國有集團大額度資金抓牢、抓實、管住、管好,切實降低國有資金運作風險,確保國有企業資金鏈條安全有效運營,保障國有集團"血液"健康流動。在實踐工作中,筆者也深深地感到,在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如何管控從"有形"日漸"無形"的大額資金流動,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應對資金流日漸數字化的挑戰,值得下一步繼續探索。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
[2]《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44號).
[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中發〔2015〕79號).
[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意見>》(中辦發〔2010〕17號).
[5]《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三重一大”決策工作的意見》(津政發〔2015〕6號).
[6]《關于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 “三重一大”決策工作的指導意見》.
[7]《天津市國資監管清單》(津國資法規[2014]82號).
[8]《關于印發天津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總會計師工作職責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津國資預算[2006]8號.
[9]《市國資委黨委市國資委關于印發市管企業向二級企業委派財務總監工作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津國資財經〔2014〕32號).
[10]《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資發評價〔2005〕304號).
[11]《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
[12]《市國資委關于印發加強市管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津國資預算〔2015〕73號).
[13]《市國資委關于印發2016年市管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要點的通知》(津國資預算〔2016〕10號).
[14]朱繼東.深化國企改革為什么必須堅持、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J].紅旗文稿,2015(19).
責任編輯:張麗恒
F275
A
1006-1255-(2016)05-0076-03
朱長萍(1980—),天津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郵編:3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