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平 李 艷 曾建平
(中國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湖南 吉首 416000)
關于完善基層央行財務監督檢查標準化體系的思考
姜南平 李 艷 曾建平
(中國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湖南 吉首 416000)
自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財政部頒布了一系列財務新政策,上級行也就規范財務行為、嚴肅財經紀律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對于強化基層央行財務監督檢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央行財務工作承擔著財務監督管理的職能,在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的同時,確保財務行為合規、守住底線顯得尤其重要。本文結合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近年來加強財務監管工作的實際,就完善財務監督檢查標準化體系進行初步探討。
(一)理順財務管理體制機制。一是理順部門職責權限。為落實財權與事權相分離的財務管理體制要求,從2015年12月1日起,湘西中支機關財務室正式從后勤服務中心分離,劃歸會計財務科統一管理,進一步理順了財權、事權部門的職責權限。
二是制定配套細則。湘西中支以最新的財務政策為依據,結合內部管理需要,連續兩年對財務制度進行全面修訂,2015年制定湘西州中支機關費用管理辦法,建立接待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固定資產、集中采購等管理實施細則,逐步形成“預算管理、標準控制、據實列支、加強監督”為主要內容的較完備的財務管理體系,將財務監督、檢查要求在各制度中單獨列示,明確規定。
(二)規范財務制度執行。一是建立標準化財務流程。2015年制定《湘西州中支機關報賬程序管理規定》,明確各個環節核查審簽要點。通過公務活動事前實行審批和計劃管理,支出環節嚴格按標準、按范圍控制支出金額和內容,報賬環節嚴格審批手續,實施公務卡報賬,內審部門定期審計等措施,實現財務活動整個流程各個節點的標準化操作,做到“精細化預算、標準化支出、全程化監督”。通過財務行為規范化,確保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檢查貫穿于費用支出全過程,確保財務管理規范化和效益化雙重目標的實現。截止2015年底,湘西中支招待費、會議費、培訓費同比分別下降0.78%、90.97%、12.05%。二是加強財務預算公開。湘西中支把預算信息公開作為財務監督的重要抓手,明確轄內年度財務預算指標分配方案在中支行長辦公會上以會議紀要形式公開,同時在轄內縣支行財務工作會上公開;中支機關(或各縣支行)預算執行情況,在本單位行務例會上按季通報;年度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在當年職工代表大會上公開。確保干部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強化監督檢查工作。一是規范檢查工作流程。為實現檢查工作標準化操作,通過細分財務檢查類型,將檢查分為季度、年度綜合檢查和專項檢查;明確檢查方式,將檢查分為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現場檢查主要采取聽取工作匯報和調閱財務檔案資料的方式;非現場檢查主要是對各類上報資料的質量進行考核登記;統一檢查程序,在現場檢查之前制訂檢查工作方案,下達檢查通知書,檢查完成后于10個工作日內形成檢查報告,報中支行長辦公會審議,推行財務檢查標準化操作。二是強化整改落實。對檢查情況、存在問題、整改意見和要求以正式公文形式下發被檢查單位;被檢查單位對照檢查情況通報中列舉的問題制訂整改方案,分解責任,明確整改期限,同時將整改落實情況和問責結果以文件形式上報;中支會計財務科在每次現場檢查前均對前一次檢查存在問題及被檢查單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加強督辦,鞏固財務檢查整改成果。
(一)監督檢查制度體系有待完善。由于財務監督檢查內容繁多,涉及面廣,政策要求高,中支目前尚未制定獨立的財務監督檢查制度,對各項財務收支的監督、檢查制度規定散見于各費用管理辦法、財務工作制度,缺乏系統性、獨立性,不便于規范化、標準化進行財務監督、檢查工作。
(二)預算監督效力有待加強。在財務監督過程中,預算監督由于其前置性特點,不僅可促進財務收支行為從源頭規范,還可明晰事權和財權各部門間的權責關系。事權部門作為預算編制主體、執行主體和責任主體,應主動承擔責任;會計財務部門在做好服務和總量平衡的同時,應把好監督關口。但目前的現實狀況是會計財務部門挑大梁,事權部門被動配合。
(三)核算監督質量有待提升。財務會計核算通過對財務收支事項進行真實、完整的記錄和披露,實現其財務監督功能。在實際核算工作中,由于財務崗位編制偏少,一人兼多崗的現象普遍存在,同時受財務人員政策水平、知識儲備及工作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核算差錯時有發生,核算質量不夠高,導致核算監督的作用受限制。
(四)財務檢查低效時有發生。由于中支會計財務、內審部門均有對縣支行執行財務檢查或審計之職能,難免出現重復檢查、審計的情況,不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增加縣支行負擔,浪費人力、財力資源。加之對財務檢查工作安排存在時間緊、人手少的狀況,導致實地檢查時往往停留在查問題表象,不能對問題查實查透,缺乏深入找本質。
(一)及時完善監督檢查制度。根據中央“八項規定”和各項財經紀律要求,適時建立健全財務監督檢查相關制度,進一步明確財務監督、檢查工作標準、要求,確保監督檢查制度和各費用收支管理制度有機結合,通過健全的制度體系實現對財務活動的規范、控制和約束,以適應財務新形勢、新常態的要求。
(二)建立預算執行監督機制。由于預算管理體現的是權力監督和控制管理,因此在預算批復后,應使其成為各項業務工作的硬約束,不得隨意變更和調整。同時,財務部門可加強對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與考核,以考核評估結果為依據,對執行好的事權部門進行相應的獎勵,調動事權部門認真編制和嚴格執行預算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三)提整核算監督質量。財務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審核原始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監督實物資產,核算財務收支,編制會計報表、撰寫財務報告等,其本身即為一個嚴密的系統,具有牽制和監督的功能,提高核算質量也就是監督體系的完善。為此,對于財務人員兼崗問題,應采取交叉復核方式避免賬務一手清;對于核算差錯問題,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促進其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提高核算工作質量。
(四)建立聯合檢查工作機制。會計財務部門可結合年度檢查工作安排,及時和內審部門溝通,對于檢查內容一致或相近部分采取聯合檢查或檢查結果共享等方式,達到提升檢查質量,適當減少工作量,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的目的。在實際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要多問多學,學會從現象找本質;努力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通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檢查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