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平
甘肅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現狀及新形勢下的發展思路
王毅平
十二五期間,甘肅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截止2015年底,全省會計師事務所112家,共有執業注冊會計師757名,從業人員近3000人,2014年業務收入3.59億元,較2009年翻了近兩番,超額實現了行業十二五期間規劃的目標任務。
回顧十二五期間行業工作,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以誠信建設為主線,落實《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建設綱要》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道德守則》。五年來,累計檢查會計師事務所166家(次),處理有問題的事務所107家(次)、注冊會計師11名;約談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29家,其中,處理事務所3家、注冊會計師3名,清理兼職掛名注冊會計師275人,對不符合持續設立條件的53家事務所作出了限期整改的意見。注銷會計師事務所15家,推動23家事務所實現重組聯合,優化了事務所規模結構,維護了行業的社會公信力,促進了行業健康發展。
2.加強繼續教育,提高人員素質。十二五期間,共舉辦各類注冊會計師培訓班75期,累計培訓注冊會計師7177人次。重點關注并集中組織中小事務所所長、注冊會計師到三所國家會計學院進行培訓,提升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勝任能力。
3.多措并舉促進行業科學發展,提升行業服務能力。貫徹落實省政府和省財政廳相關文件要求,積極出臺支持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的獎勵細則,推進事務所做優做強做大。加強行業信息化建設,全面推行行業業務報告防偽報備系統,推廣應用《E審通》標準審計軟件,抓好事務所綜合管理軟件應用,把信息化建設和打擊不正當競爭結合起來。
4.加強國內外交流,拓展發展視野。多次組織有關事務所參加各類國際論壇、行業交流研討會、亞太會計師聯合會會議等,引領甘肅省注冊會計師行業“走出去”,開拓眼界,增強感性認識,拓展合作渠道。
5.加強行業黨建工作,發揮政治保證作用。目前,甘肅省行業共有55個黨支部,341名黨員,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行業的全覆蓋。通過每年開展主題年活動,事務所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把黨的優勢轉化為促進發展優勢,促進了行業科學發展。2012年,甘肅省行業黨委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成為全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唯一一家受表彰的省級行業黨組織。1人當選全國政協委員,4人當選甘肅省政協委員,9人當選市縣級政協委員。行業黨委鼓勵支持代表委員積極參政議政,為國家建設和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總體來看,十二五期間甘肅省注冊會計師行業規模逐步壯大,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水平顯著提升,業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行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行業的社會地位有了顯著進步,尤其是在中小所的發展上給予了傾斜和幫扶,其發展水平和執業能力有了較大提升。但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既有全國行業共性問題,也有甘肅省特有的問題。
在行業發展方面,一是行業服務能力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服務質量還不夠高,服務領域還不夠寬,省內事務所的綜合實力與國內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鑒證業務競爭依然激烈,執業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人才建設任重道遠;二是履行會員義務不夠,誠信意識、專業意識、準則意識和風險意識不強;三是部分事務所不重視執業質量,制度建設形同虛設,亂設分支機構,未嚴格執行防偽報備制度和收費標準等;四是服務不到位,監管懲戒不力,管理不嚴格、不規范,協調力度不夠,協會的行業管理能力和服務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協會建設方面,注冊會計師協會是在政府內部由上而下產生的行業組織,在先天上更占優勢,與其他社會團體相比獲得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環境和資源,但同時又受制于現行的管理體制。作為有專門法律規范的自律組織和連接政府及企業的紐帶,注協如何在政府和企業之間、大所和小所之間保持平衡,維護自身的獨立性等,需要得到更明確的定義。如何提高注協服務與治理的能力,也將是注協面臨的重要問題。
十八大以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和實施,以及行業協會商會脫鉤的總體要求,為行業發展既帶來機遇,也提出挑戰。行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形勢,倒逼行業轉型發展。
1.完善行業監管體系。加強與財政部門和監管機構的協調,推動行業監管體系改革,完善行業懲戒制度,提高行業懲戒的權威性。完善事務所系統風險檢查方法,完善系統風險檢查的范圍,提高檢查的可操作性、效率和效果。繼續整頓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加強對行業不正當低價競爭行為的監督和檢查,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2.加強行業人才建設。加大對行業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優化繼續教育的內容,加大課程研發力度,滿足會員及從業人員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對現有非執業會員提供符合自身特點的后續教育,吸引非執業會員和各類專業人才進入行業。加強對行業高端人才的培養,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培養高端人才的積極性,發揮事務所自主培養人才的能動性,支持事務所選派優秀人才赴境外知名院校、國際會計公司和國際會計組織學習、實習或任職,提高行業人才國際化水平。
3.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以會員管理和服務為核心,打通從考生到注冊會計師或非執業會員的數據,完善信息系統的功能,實現注冊、監管、考試等各項數據的互通共享,實現行業管理網絡化,服務信息化,實現行業數據的開放與共享,減少信息的重復錄入。提高事務所審計軟件使用率,鼓勵會計師事務所根據自身需求與條件,或自主開發,或采購成熟、專業的內部管理系統,提高事務所信息化管理水平。
4.開拓行業專業服務領域。注協要積極發揮協調作用,推動政府制定購買專業服務的政策,維護事務所在招投標過程中的合法權益。指導行業建立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市場定價機制,逐步建立與工作量、服務風險和服務質量相匹配的服務收費機制,凈化服務市場環境,維護團體會員的利益。提升行業專業服務能力,形成大中小型事務所執業領域各有側重、服務對象各有傾斜、競爭優勢各有特點、發展空間各得其所、地域分布相對合理的布局。根據開展新業務的新要求、新特點,積極研究制定相關專項業務技術指引,開展規范服務。
5.加強會計師事務所機構建設。建立從事上市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公布透明度報告制度,滿足監管部門、投資者、社會公眾和市場對行業執業質量的全面了解。幫助事務所控制審計風險,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提高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和應對風險的水平。支持會計師事務所投保執業責任保險,提升職業責任保險覆蓋范圍,化解和防范民事責任風險。
6.提高協會行業治理水平。提高協會工作人員的整體工作能力和水平。針對政社分開新形勢對行業治理的新要求,充分發揮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民主決策功能,發揮專門委員會的咨詢作用,不斷完善行業治理體系,健全行業治理結構。健全各級協會秘書處工作運行規則和制度規范,公開辦事制度和程序,探索加強會員服務、完善服務機制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作者單位:甘肅省注冊會計師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