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成 楊明月
大學語文經典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新思考
◎郭秀成 楊明月
本文以大學語文經典作品閱讀的意義作為切入點,闡述大學語文經典作品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提高經典作品閱讀教學的對策,以此弘揚我國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
一是傳承傳統文化,輝煌文化往往在經典著中集中表現,經典作品吸收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弘揚經典就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弘揚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因此開展經典閱讀是傳統文化,尊重歷史的具體體現;二是提升自我認知。閱讀不僅是一種視覺經驗,更是一種認知經驗。經典作品大多能再現歷史,反映現實。讀者通過閱讀,能增長識見,見微知著。經典作品大多能發現問題,探詢出路。讀者通過閱讀,就能提升思想,取法捷徑;三是弘揚社會風氣。經典作品是時代的精神產物,也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結晶,經典作品體現了社會風氣,通過閱讀經典作品能夠將我國傳統風俗融入到社會中,進而讓學生形成正能量。例如我國當前弘揚《國學經典》實現了社會正能量的發揚。
通過觀察當前大學語文經典作品閱讀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學目標不清晰。當前我國對于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但是具體到實踐中在高校經典作品閱讀教學中,往往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的,而忽視了閱讀背后的社會應用價值。以《紅樓夢》為例,通過閱讀該作品,不僅是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造意圖等,讓學生能夠熟悉該作品的價值,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該作品的閱讀而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從而批判當時的政治姿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當時目前高校的教學目標仍然是以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思維方式開展;二是部分學生對傳統經典的理解程度不夠。與過去相比,現在人們接觸經典的方式更加豐富。各種歷史題材的電視、電影、動畫片、漫畫、網絡游戲作品等,使大眾化、通俗化經典的普及程度得到提高。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對經典的態度褒貶不一,一些觀點較為片面。通過深入交流發現,一些學生根本沒有閱讀過原著,他們對經典的了解僅僅是通過電視或電影等次生途徑,比如,在和一位同學聊到《白鹿原》這部小說時,其觀點和看法幾乎全部來自電影《白鹿原》。并且,許多青年學生誤認為影視作品就等同于原著,失去了閱讀經典的興趣,對經典的理解停留在十分膚淺的程度上。
培養文學史意識。教材中的經典文學作品之所以常常和其他教材內容相混淆起來,沒有真正體現其價值,還有一點在于經典的教授和學習是孤立的。因此高校要培養教師和學生的文學史意識,培養文學史意識,不僅能了解到作家作品的地位和價值,更能感受到多元化的魅力;培養文學史意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感受、思考、分析的能力,提升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當然培養文學史意識,并不能依靠某節課就能實現,其需要編撰教材者、老師、學生共同完成,將所學到的經典文學作品作家串聯起來形成文學史。這個串聯的過程是一個鞏固和深入的過程。
創新教學方法。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投入到閱讀教學中,除了教學內容的符合學生特點之外,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入手:一是采取期待視野教學策略,讓學生對經典作品產生一定的認知,實踐證明學生對經典作品的理解、體會、欣賞的不同都會影響其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就如同“文章常讀常新”一說。二是實施閱讀體驗。針對當前存在的功利化閱讀風氣,高校教師要采取體驗閱讀教材方法,一方面讓學生走進經典作品中,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比如說,在學習一些詩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朗讀,通過朗讀,做到先準確把握讀音,再了解大概內容,以及最后能投入自己的感情。當然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情感態度等與經典作品相融合;三是實施批判教學。批判意識,要建立在對于文本的充分理解之上,通過批判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個性,鍛煉其發表自己獨特觀點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批判,甚至可以自己率先示范,來鼓勵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當然還不能缺少支持觀點的依據。
創建多元化的經典閱讀作品教學模式。高校要改變以往的以終結性為主的評價模式,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評價:一是側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評價。閱讀習慣對于學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將閱讀習慣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標準是提高經典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與途徑,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考核主要從朗讀過程中的讀音、流暢度以及情感投入等方面入手;二是關注小組合作過程。關注小組學習合作過程是考核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經典閱讀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經典閱讀主要是在課外進行,因此加強對學生合作能力的考核,能夠調動學生參加課外閱讀的積極性,當然為了鼓勵學生教師還需要及時了解學生閱讀合作的前期準備工作,以此給予其合理的評價。
提高高校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基于經典作品閱讀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問題,高校語文教師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一是加強自身語言修養,經典文學作為漢語文學中的典范,體現了高度的語言藝術,必將與教師的魅力展現相映生輝,帶領學生欣賞到語言藝術的動人風姿。因此,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是語文教師“一招絕活走遍天下”的不二法門;二是加強品德修養,提高職業素質。博覽群書應是對大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厚德悟道應是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只有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素質才能被學生所認可,學生才愿意上教師的課。三是加強教師的情感。語文教育側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因此作為教師必須樹立較高的情感節操,始終對人生、生命抱有積極的激情,對生活存在積極樂觀的態度,教師只有具備了此種情感節操才能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并且將經典作品的中精髓感悟出來,進而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力,實現學生健康向上的成長。
(作者單位: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