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宇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長樂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200)
淺析“互聯網+”大潮下縣域通信市場的拓展
吳孟宇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長樂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200)
互聯網在我們生活中嵌入得越來越緊密,相比歷次的市場大潮來說,“互聯網+”的大潮來勢尤為兇猛。“互聯網+”依靠信息通信技術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在社會經濟不斷改變的形式下起到引擎的作用。而且,“互聯網+”也要求通信信息產業需要不斷在技術、管理、業務、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改革。本文就“互聯網+”的市場大潮下,對互聯網影響下的縣域通信市場如何拓展進行了具體分析及探討。
互聯網+;業態融合;縣域通信市場拓展
根據維基百科對于因特網(Internet)的詮釋如下,因特網又稱為互聯網,或音譯因特網、英特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標準的網路TCP/IP協議族相連,鏈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裝置,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這是一個龐大的網絡,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范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政府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絡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系在一起。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絡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稱因特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絡。因特網并不等同全球信息網,全球信息網只是一個基于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因特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因特網帶有范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檔案,還有全球信息網(WWW)的應用,支持電子信件的基礎設施,對等網絡,檔案分享,和電話服務。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014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與2014年下半年中國企業互聯網應用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12月為止,中國網路使用者人數達6.49億,2014年全年度共新增3117萬網絡用戶人數。在互聯網普及率部分為47.9%,相較于2013年,約提升了2.1個百分比。
“互聯網+”攜著經濟全球化的大潮呼嘯而來,帶動新興的技術產業,可以展望其在世界上的發展潛力是無可限量的。因此,應該盡可能地應用互聯網+的融合優勢,結合大數據產業及物聯網,通過云服務及線下的規模化電商的高度融合以發揮它的最大作用。同時隨著國家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及縣域經濟的強勢發展,信息化產業倒逼通信運營商必須朝著技術創新、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等方面改革,不斷拓展縣域通信市場融入“互聯網+”產業,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寬帶被“互聯網+”注入了新的定義。首先,“互聯網+”要求寬帶可以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網絡連接與網絡應用,那么寬帶就需要提高承載能力;其次,“互聯網+”中需要融合不同的產業,而寬帶作為產業圈的基礎資源,其不能夠僅局限于物理傳輸,而應該把傳輸管道融入“云”“端”,同時增加定位、安全提供數據等多重服務的智能化管道。
習近平總理表示現代化的發展依賴于信息化,同時總理報告中在鼓勵積極創業的同時更激勵共同創新,由此說明我國社會正向著信息化、創業型的方向發展。當我國明確信息與創新成為發展的重要因素時,2015年召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為主題,會議中表明信息通信技術已經成為創新的推動力,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創新都離不開信息通信技術。
縱觀人類發展的進化歷程,物質、能量與信息是重要的三個因素,而20世紀中期以來,信息通信技術成為了世界發展變化的最主要推動力。當下,信息通信技術在互聯網中應用的更加廣闊,讓人、事物、信息、思維之間都保持了緊密聯系,促進大眾獨立思考,且各種類型的信息經過整合凝結后又被無限傳播。
由此可見,信息通信技術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引領者與驅動力。李克強總理曾表示,我國的經濟若處于“互聯網+”的風口上發展,會呈現高速的狀態。而且信息通信技術催生了“互聯網+”,并使其融入到民生經濟中。
1、積極建設
我國通信建設領域因為鐵塔建立而被徹底攪動。到目前為止,在建設移動基站與寬帶設施時,還會遭遇審批難、進場難以及建設難的困擾,而電信企業在建設寬帶基礎設施時,需要以大局為重,避免將自身的經濟效益擺在首位;我國三大通信企業都依靠鐵塔來完成基站配套設施的建設,鐵塔公司需要統籌三方需求,規劃出鐵塔等基站建設的位置地點,從而為“互聯網+”提供基礎網絡建設。同時,各運營商對寬帶市場有了重新的認識,隨著廣電網絡公司的加入,寬帶光網絡覆蓋將更加充分,客戶的選擇性更廣泛。
2、技術支持
為了確保“互聯網+”可以更好的推動各個產業發展,那么就要在互聯網思維中融入“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多源付費、數據驅動”,而當下網絡方面的加速、管道供給以及組成都呈現分散化,那么就需要技術支持保障。技術支持主要表現在:網絡用戶都應發揮CDN節點作用;加快城域網與接入網建設,構建高速互聯智能化網絡;利用SDN層組網調度智能資源;采用國際標準,建設省級云數據中心;細化云服務產品,讓其細分為公共化、私有化、混合化、個人化以及家庭化等不同服務產品;為客戶制定私有云或混合云;保證大數據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利用云技術推動“互聯網+”的垂直整合應用速度。
3、政策支持
我國各省市為了加快寬帶網絡基礎建設,落實“互聯網+”服務技術,不斷的出臺相關政策,其中福建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失調措施的通知》,為降低網絡提速費用與推進“互聯網+”發展提供了保障,隨后又在草擬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實施意見》。但是分析福建省出臺的各項政策時,還需要完善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需要積極爭取互聯網骨干直接點與區域國際互聯網轉接點之間的渠道開通,從而提升骨干網絡容量和網間互通能力,力爭將互聯網骨干節點提升到國家級;推動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立項建設;同步建設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互聯互通監測系統,加強互聯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管。
其次,通信基礎設施需要不斷創新建設管理方式,加快電信基礎設施的信息共享,從而推動集中統一且專業化管理建設。在建設鐵塔以及其配套設施時,需要重點改造存量資源的利用,確保信息共享,無需重建。
第三,地方政府需要不斷完善政策上的支持,落實并實施以寬帶為重點內容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保證寬帶光纖覆蓋全省,鼓勵通信企業對尚未開通光纖寬帶的區域展開工程建設,提倡公共場所免費為用戶提供無線寬帶服務。
最后,規范通信工程建設行為上,要嚴格執行招投標相關管理規定,加強對通信工程的質量監督,強化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解決通信建設諸多難題,非因法律禁止性規定的,任何單位和組織不得阻撓和干擾電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工作,切實保障電信基礎設施的“通路權”。
為加快互聯網化轉型,運營商的銷售服務部門的各級生產組織要積極落實服務規范,高效運營,實現服務能力提升新突破,助力企業經營發展,拓展通信市場。
1、提升線上辦理業務、線上查詢、線上提醒的互聯網服務能力,實現線上感知優于線下感知。
2、強化服務質量監督,提升快速解決服務能力的效能。以服務標準為準繩,常態化開展服務稽查、服務評價,實施服務過程管控,理順流程,改進短板,抓好落實和閉環管理,促進服務問題有效解決,提升客戶感知度。
在互聯網+趨勢下,要激發運營商廣大一線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持續探索互聯網化的服務手段和模式,同時要關注市場的動態變化,產品的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1、互聯網化的寬帶產品要適應消費者的趨新消費理念,遠程的家居控制、農業自動化、以及云對講、辦公云托管等互聯網化的智能服務項目已經普遍得到推廣及運用,流量經營是各運營商市場拓展的主要方向。
2、與物聯網的融合是互聯網+的主要表現形式,隨著交通物流業的高速發展,結合移動終端的智能化,運營商的市場拓展要適時推陳出新,產品的創新要結合各行業的發展趨勢,才能在不同的消費群體中保持存量份額,從而形成規模效應。
在互聯網的大潮下,互聯網化與大流量、高帶寬通信的結合成為主流趨勢。這種方式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縣域通信水平的不斷擴展,而且還能為其他新技術的出現提高良好的平臺。因此需要我們對這種先進的方式有詳細的理解,本文通過對互聯網+及高速寬帶業務的特點、發展歷程的探討、對通信技術的現況詳細分析以及如何實現對縣域通信市場實現擴展進行了研究。為后期拓展縣域通信行業在“互聯網+”大潮下的市場份額提供參考意見及思路。
[1] 常其剛.互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12,
[2] 陳紅兵,李俊兵,黃婷婷.互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研究[J].信息技術,2012
[3] 張磊.基于新型互聯網通信應用技術以及發展趨勢分析[J].新應用,2011
[4] 何激揚.關于互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技術,2014.
[5] 郝屹,史琳,宋微.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區域科技競爭力綜合評價及對比分析——以吉林省為例[J].科技和產業,2013(11).
[6] 劉茲恒,周佳貴.日本“U-JAPAN”計劃和發展現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03)
[7] 張秀紅,馬迎雪,李延暉. 結合主成分分析法改進后的層次分析法及應用[J].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04)
(責任編輯:劉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