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范
?
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相關問題
◎王秀范
內部審計作為各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司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需要重視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工作,提升內部審計的深度和層次,加快推動內部審計職能向管理方面轉變。通過開展內部審計,提高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確保各單位經營目標的實現。
加強理論學習。理論學習是內部控制審計的前提,我國內部控制審計起步較晚,關于內部控制審計的研究和實踐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各單位在開展內部控制審計之前,需要對相關規范及指引等文件進行深入學習,使其成為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依據和標準。同時作為內部控制審計的審計人員,還需要對內部控制相關的研究成果和書籍進行閱讀和掌握,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單位內部控制審計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制度和標準。內部控制審計涉及的內容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因此為了確保內部控制審計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制度和標準,并與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制定規范的審計程序,進一步對審計內容及關鍵性控制環節進行明確,確保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各部門在建立嚴格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還需要確保內部控制業務流程的規范性,明確內部控制審計和評價的范圍。通過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來對內部控制測試的技術和缺陷標準進行確定,有效的降低單位的業務風險,進一步實現內部控制審計的規范化和程序化,確保審計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
全面性原則。主要是針對于內部控制審計的涵蓋范圍而言,內部控制審計工作包括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同時需要將單位及其各種業務、事項涵蓋到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來,確保內部控制審計涵蓋范圍的全面性。
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審計需要對審計結果進行評價,全面性評價基礎上,需要對風險更為重視,以此來突出重點。即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在審計方案制訂和實施及審計資源分配等過程中需要以風險導向為重要思路,對于一些會對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帶來高風險的領域和風險點要重點關注。進一步突出重點,對一些重要業務事項、關鍵控制環節及重要的業務單位要著重關注。
客觀性原則。內部控制審計需要對經營管理的風險狀況進行準確提示,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握進行如實反映。在審計方案制訂和實施的全過程中都需要堅持客觀性,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和公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內部控制審計客觀性原則帶來影響的因素較多,如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審計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不足,工作缺乏獨立性,沒有完善的溝通機制無法對檢查評價的重點進行確定等這都是會對內部控制審計的客觀性原則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在具體實務中對這些影響因素給予充分關注。
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總體情況,制訂審計實施方案。在內部控制審計實施過程中,需要通過訪談及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來對單位的情況進行掌握,明確單位內部的組織結構、人員配置、業務模式、經營情況、財務核算及投資項目等情況。并進一步對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進行觀察來對內部控制的總體環境進行了解,采取科學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措施,確保審計實施方案的優化。
初步評價內部控制。對于內部控制的評價主要以功能性評價和健全性評價為主,如果認為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正常時,可以將初步評價內部控制作為實質性測試檢查的依據。
實施符合性測試。需要深入到單位各業務環節中,進一步對各項制度和流程的設計情況和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評價內部控制。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需要對審計過程中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總結,同時與相關的評價標準和規范制度進行對比,并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來對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判斷。
提交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主要以審計評價、存在的缺陷及整改建議等內容為主。其中審計評價要確保做到全面性、客觀性和公正性,進一步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并確保其有效的執行。對于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存在的缺陷,則需要做好溝通工作,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整改建議。在年末,審計部門還需要根據整改結果來編制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并將報告進行上報。
個別訪談法。通過個別訪談法能夠對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全面了解。在訪談前需要針對于審計工作需要制定具體的訪談提綱,詳細對訪談過程中的內容進行記錄。同時還要注意在訪談中同一問題不同人員的解釋是否相同。
調查問卷法。在調查問卷過程中需要對調查對象范圍進行擴大,而且要確保調查題目的簡單性和易答性,盡管做到題目的簡化。
穿行測試法。穿行測試是指在內部控制流程中任意選取一筆交易作為樣本,追蹤該交易從最初起源直到最終在財務報表或其他其他經營管理報告中反映出來的過程,以此了解控制程序設計的有效性,并識別出關鍵控制。
抽樣法。抽樣法主要以隨機抽樣和其他抽樣為主,可以隨機或按某一特定標準來從樣本庫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但在利用抽樣法時,需要確保樣本庫中具備能夠與測試要求相符的所有樣本,同時還要確保所選取的樣本具有較好的適當性。
實地檢查法。實地檢查法是指使用統一的測試工作表,與實際的業務、財單證進行核對的方法。
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數據分析,評價關注點的方法。可以將企業數據與歷史數據、行業標準數據或行業最優數據等進行比較,從而識別異常的區間。
由于我國內部控制審計起步較晚,在各行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通過實施內部控制審計,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單位內控體系,而且對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單位需要加強對內控審計制度的完善,并加快對內控審計方法的創新,從而使內部控制審計的重要作用更好的體現出來。
(作者單位:大慶市薩爾圖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