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鳳武
?
基于科學發展觀的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制構
◎尹鳳武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新型社會組織成為我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健全有著重要作用。自科學發展觀在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之后,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組織黨建工作有了一定的引導作用。本文針對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利用科學發展觀作為導向,希望提高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制的制度水平。
新社會組織是隨著我國社會主市場經濟的完善和發展所產生的一種新型的組織形式。該種組織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我國國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新社會組織與新經濟組織是兩個相對而言的概念,所以,新社會組織在實際上是具有歷史階段性。這個獨特的性質,讓新社會組織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之下的地位和作用發揮受到改變,需要對其黨建工作進行引導與監督。
在我國,新社會組織是相對于政黨、政府等傳統形式以外的各類民間性質的社會組織,主要包含了各級民政部門和主管單位管理的社會團體。通常來說也就是具有組織性、自治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等特征的社會組織,由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等組成。新社會組織的概念最先出現于我國2004年的黨的正式文件,用于代指已經存在并具有一定發展力的社會性質團體。該種組織與經濟的關系相對政黨和政府機構更為嚴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時間的發展,它具有的“新”的特征也會逐漸淡化,但是,在當前,它仍舊是一種相對新型的社會組織。
新社會組織作為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征。雖然現階段新社會組織是已經納入國家的正規管理之中,但是,由于其相對傳統的黨建格局過于新穎化,所以工作機制上會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主要可以從其發展的階段表現來看,按照其發展時間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第一,改革開放初期到上世紀90年代。在這一階段中,民間組織的萌芽與發展都受到國家的嚴格規范與控制,在活動范圍上具有極大的約束力。第二,上世紀90年代到2002年黨的十六大,在該階段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為新社會組織及其黨建的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第三,自十六屆四中全會到現在。在該階段中,我國對于民間社會組織的控制力度明顯放松,鼓勵合法化的組織自由運作的權利,新社會組織黨建也逐漸成為社會管理格局中的一個部分,在社會中獲得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發揮社會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強社會自治功能”。實際上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在面對新社會組織工作中加強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作用。由于我國當前的經濟環境相對復雜,而新社會組織與新經濟組織是相對而言的概念,所以當前的社會組織存在一定的問題。
當前的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缺乏對應的地位。任何社會組織的存在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段的發展和證明,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新社會組織的存在,也是中國共產黨經歷了由自發、控制到現階段的有意識有目的地開展黨建工作。由于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對于當前的社會過于新型化,在實踐中的發展相對落后,比起傳統的政黨基層組織建設,缺乏許多資源。尤其是黨在對其領導上,還沒有正式其地位,無法給予對應資源推動它的發展。
新社會組織黨建與新社會組織的邏輯存在差異。黨建工作的發展需要與組織相對應,而當前階段中,基層黨建工作與新社會組織的構建體系存在差異。黨建工作往往比組織更具有嚴密性和組織性,所以,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難以適應當前的組織形式。
新社會組織黨建機制尚未完善。雖然我國的新社會組織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過程,但是由于歷史上我國對于新社會組織的發展具有的約束力,所以,在其具體的規章制度上,仍舊缺少完善的機制來指導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進行。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價值導向。我國經濟發展需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新社會組織作為與新經濟組織相對應的概念,在其發展中,也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導向。價值導向,是政黨領導的重要內容,是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行的落腳點,利用黨組織的領導作用,讓新社會組織的發展與黨的基本路線保持一致性,從而為社會發展帶來正能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創新黨建工作的途徑,完善新社會組織黨建制度管理。新社會組織黨建與傳統的黨組織工作有所區別,它的主要作用表現為對于社會經濟的推動性,而傳統的黨組織工作是對經濟和政治的雙向引導。面對當前的社會情況,需要對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實施途徑進行創新,不能一味的實用傳統的政黨工作方式。同時,需要正式其社會地位,為其提供應有的法律法規等制度的規制。
落實黨建工作,健全新社會組織黨建機制。對于當前的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缺失,機制的不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在實現黨建工作機制構建時,需要對其機制進行健全和完善。機制的晚上具有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健全新社會組織黨建機制,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黨建工作領導機制、黨建工作保障機制以及黨建工作機制。這三個機制的分別完善,才能實現新社會組織黨建機制的整體完善,從而為社會帶來積極作用。
落實工會的工作職能。新社會組織如想科學開展黨建工作,應該步步落實工會的工作職能。因而新社會組織應當繼續完善企業的民主管理機制,保障組織職工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堅持職代會的周期性召開。新社會組織的黨組織應當經常對職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明確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的關系,為組織的長遠利益著想,樹立熱愛工作、關心企業的觀念。新社會組織黨組織應當主動積極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使職工能夠更順利地生產經營,形成新社會組織的和諧生產氛圍。
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具有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對于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政黨基于科學發展觀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改善,從而完善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制,實現其存在的價值和作用。
(作者單位:吉林省鎮賚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