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萌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與分析
李 萌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隨著相關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逐漸產生。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企業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本文從企業財務管理流程入手,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進行研究和分析。
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分析
在我國國民經濟不斷增長的背景中,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為了保證自身的良性發展,企業促進自身競爭力提升的需求越來越明顯。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有助于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并從市場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
在我國的制造類企業中,財務管理工作以總分式結構為主要特征。在這些企業中,不同的財務人員對其所在組織中的會計行為獨立進行核算,并根據具體的會計行為編制報表,當會計期結束之后,企業中不同組織中的財務人員分別將各自的財務報表依照不同的管理基層進行上報,企業總公司中的財務部門負責對報表進行合并,通過合并報表結果得出整個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具有完整性特點的報表。在這類企業中,財務管理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幾步:第一,各個子公司發生經濟業務,不同的業務人員分別對這些經濟業務進行記錄;第二,當記錄工作完成后,在保證記錄準確性的基礎上,業務部門需要將這些原始憑證提交給子公司中的財務部門。第三,子公司中的財務部門需要對業務部門提交的原始憑證進行合理審核,并根據原始憑證完成記賬憑證的編制。第四,子公司中的相關人員需要對賬簿進行登記。第五,當登記工作完成之后,子公司中的財務人員需要編制部門財務報表。第六,子公司的財務部門將財務報表提交給中公司;第七,總公司的財務人員需要對子公司提交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清查;第八,審計清查工作結束之后,總公司的財務人員需要對報表進行匯總,并完成總體財務報表的編制。
1、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定義
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即為企業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體制。財務管理模式是指,在企業集團公司管理中存在的,為了實現企業集團公司整體財務目標而設計出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組織分工以及其他要素結合的綜合性管理模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形成使得企業集團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和決策活動進行得更加合理有序,該模式在企業集團公司中的應用為其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是對總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關鍵財務決策權限進行合理劃分,這些具有重要作用的財務決策權限主要包括投資決策權、融資決策權以及收益分配權等。
2、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分類
在我國目前的企業中,主要包含三種不同的財務管理模式。第一,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這種財務管理模式是指,在企業的管理框架中,按照重要性原則對各個子公司的財務進行合理控制,并對決策權和管理權進行合理劃分。就總公司而言,它的作用是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方向進行引領,總公司負責解決戰略性問題和方向性問題。在這種模式中,企業的子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發展構想和經營目的進行發展和經營。第二,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指,企業中的所有財務決策都集權在總公司中,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總公司會對各個子公司的經營活動和財務報表等進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各個子公司的決策全部來自總公司,子公司需要保證總公司所作出決策的嚴格執行。在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中,子公司只有一部分財務決策權。第三,混合式財務管理模式。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中既包含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也包含分權式財務模式的特點。在企業對不同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中,應用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的企業數量最多。
3、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優點和缺點
由于財務管理模式包含多種,這里分別對分權式和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點、缺點進行討論。第一,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點、缺點主要包含以下幾種,就優點而言,企業的子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決策,決策過程具有便捷性特點,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應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企業子公司更容易捕捉到增加經濟效益的機會。除此之外,分權式管理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減輕總公司的決策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總公司對子公司的干預效應。就缺點而言,在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中,總公司的財務調控能力被弱化,當子公司面臨較大的財務問題時,總公司很難及時發現。這種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不利于對子公司經營者進行有效約束,子公司經營者很容易根據自身需求和喜好對員工進行控制,這種不良現象會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不良影響。第二,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就優點而言,總公司可以根據整體財務報表為企業安排統一的財務決策,這種現象有利于企業行政管理成本的降低。在這種財務管理模式中,總公司可以將自身的財務調控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進而促進企業統一財務目標的實現。在企業的實際運營中,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提升了企業資金統一調劑的便捷性。除此之外,這種模式還會對總公司中財務專家作用的發揮產生促進作用,這種現象對子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降低。就缺點而言,總公司面臨的決策壓力較大,并且這種模式會對子公司經營者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不良影響。
1、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背景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在相關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中,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應運而生,這種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有效應用促進了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并幫助企業從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相對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而言,財務管理模式中包含多個子公司和一個總公司,不同的子公司運營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會對各個子公司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的企業中,應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企業數量最多。這種模式可以有效減少子公司的經營風險,進而促進整個企業所獲經濟效益的提升。但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應用,提升了總公司的決策壓力,當總公司出現決策失誤,會為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2、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組成
結合功能化原則和模塊化原則可以將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分成以下幾個組成部分:第一,績效評價模式。在企業中,績效評價模式的作用是對企業中的經營活動進行衡量,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對之后的工作進行參考。在企業績效評價模式中,量化和非量化指標、財務與財務指標的平衡是核心部分。第二,財務組織模式。在企業中,財務組織模式是由財務人員安排和財務部門設置構成的。在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中,財務組織模式占據了較為重要的地位,它負責對各個子公司的財務進行合理的權責分配。分配的有效性會對企業所獲經濟利潤的多少產生影響。第三,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在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中,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是企業將自身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會計信息對外進行披露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于企業而言,發生會計信息披露的原因主要包含兩種,一種是通過強制披露保有信息的選擇權,第二種是以獲取良好的信譽為目的對自身的會計信息進行自愿披露。第四,預算管理模式。在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中,預算管理模式的作用是在企業的戰略和子公司的財務之間建立有效的連接,可以將預算管理模式看成是企業戰略的一種決策支持。為了保證企業戰略得到有效實施,需要在充分了解企業戰略的基礎上,對企業戰略進行合理的計劃分工。
3、作用機理構建
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是由績效評價模式、財務組織模式、會計信息披露模式以及預算管理模式組成的。在這四個不同的管理模式中,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準確性會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自愿度產生影響,同時,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財務信息效度和信度會對企業績效評價結果的準確性產生直接影響。除此之外,企業預算結果的準確性也是影響企業績效評價結果準確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就企業財務組織模式而言,組織分權程度是影響會計信息披露資源程度、企業績效評價結果準確性以及預算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
財務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應用促進了企業的良性發展。財務管理模式對企業中收益分配權以及投資決策權等具有重要作用的財務決策權限進行合理劃分。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類型都屬于集權式。對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的研究有助于財務管理模式各項功能的有效發揮。
[1] 朱明星.中國上市商業銀行創新能力形成機理及其對績效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 薛緋.基于財務風險防范的戰略預算管理評價與優化研究[D].東華大學,2013.
[3] 楊修.我國電子商務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4.
[4] 李光榮.國有煤炭企業全面風險演化機理及管控體系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4.
[5] 朱乃平.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09.
[6] 馮夕文.企業物流成本形成機理及核算體系構架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6.
[7] 顧士勇.我國電子商務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形成機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09:182.
(責任編輯:劉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