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
基于我國當前經濟背景下的農村民間金融體系
◎葉劍
所謂農村民間金融,就是在農村環境下所有國有金融體系之外的金融交易關系的總和。農村民間金融,既包括了民間的私人借貸關系,也包括了各種社會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關系。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僅僅要從國有金融體系上下功夫,民間金融也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將分析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現狀,分析其積極影響、消極影響和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農村民間金融與國有金融之間的最大區別就是沒有國家金融機構的參與,比如說銀行。農村民間金融往往發生在私人之間、私人與社會金融機構之間、社會金融機構相互之間,但是同樣要受到金融法律法規的保護。農村民間金融的產生,是為了滿足民間資金籌集的需要。由于農村民間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缺少國家政府的參與,往往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和漏洞。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經濟形勢,我國必須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整治力度,促進農村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
農村民間金融的產生,是建立在血緣關系或者地域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其主要形式可以分為民間借貸、合會、民間集資三種。其中,民間借貸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形式,又可以分為有息借款和無息借款兩種。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比較靈活,容易達成,能夠滿足農村經濟主體大部分的資金需求,但是這種方式同樣存在嚴重的缺點。民間借貸一般發生在親戚或者鄰居之間,受到的約束比較小,違約成本比較低,很容易引發債權債務上的糾紛。合會,就是根據一定的血緣關系或地域關系,將農民群眾組織在一起進行融資的組織形式。參與合會的農民往往具有比較緊密的聯系,通過這種方式集合在一起,能夠有效發揮在信息、成本和聲譽上的一些優勢。民間集資是一些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主要采取的集資形式,集資對象往往是內部員工,目的是為了解決企業內部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幫助企業渡過危機。
積極影響。農村民間金融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農村民間金融促進了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眾所周知,我國的經濟體制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題,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僅僅依靠公有制經濟,是不能滿足社會上的所有經濟需求的,所以必須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農村民間金融的出現,為一部分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緩解了社會整體對于資金的需求壓力。其次,農村民間金融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農村民間金融相比國有金融,靈活性更強,手續更加漸變,能夠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國家有效緩解“三農”問題。最后,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也能夠促進正規金融機構自身的進步。農村民間金融的產生,加大了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度,能夠有效促進正規金融企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不斷對自身的運營狀況進行完善。
消極影響。農村民間金融的產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會產生消極影響。民間借貸的利率往往比銀行的存款利率高,這就導致農民往往更樂于將資金存入民間金融機構,大量資金從銀行當中流出,對正規金融行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農村民間金融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金融監督機構很難對民間金融機構進行監管,一旦出現風險,債權人的權益很難得到保障。另外,一些非法團體和犯罪分子也會利用民間金融的形式,擾亂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
我國農村的民間金融,存在很嚴重的不規范現象。很多民間金融組織,既沒有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也沒有相關的財務審查制度,內部資金的流動情況極為模糊,給政府部門的監管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另外,民間金融機構的借貸行為缺乏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缺乏對借款對象最基本的了解,也不能夠對借款的用途進行有效監督。
完善法律法規。為了促進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首先就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對金融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金融法律法規要明確對民間金融和非法金融進行區分,樹立民間金融的合法地位,針對民間金融的發展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推出了一部分針對貸款公司的暫行條例,但是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制定針對農村民間金融的法律法規,我國立法部門要積極聽取金融專家和法律專家的意見,結合當前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形勢,理清金融機構內部的股權結構,引導民間的資本進入小額貸款公司,為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創新運作方式。對自身的管理運營方式進行創新,是民間金融機構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創新運作方式,民間金融機構能夠豐富自身的服務體系,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促使農村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完善。民間金融機構要拓寬自身的融資渠道,從保險公司或者銀行吸收資金,也可以面向整個資本市場來籌集資金。在金融產品上,也可以進行創新,豐富金融產品的類型。比如,在我國的一些林業發達地區,民間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實行林權抵押的模式,將林地的擁有權進行抵押來進行貸款。
調整監管政策。為了促進農村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政府部門進行有效監管是非常必要的。我國的農村民間金融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體系不夠完善,制度也不夠成熟,如果脫離了政府部門的監管,就容易向著畸形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國政府必須對針對農村民間金融的監管政策盡心調整。比如,對于小額貸款公司,在法律上將其定義為金融機構,而不是企業法人。在小額貸款公司吸收資金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審查其資本充足率和壞賬準備金狀況,規范農村民間金融的發展。
農村民間金融是農村環境下重要的金融組織形式,在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我國應當正視農村民間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民間金融機構的運作方式進行創新,同時加大政府監管的力度,促進農村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奉新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