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韜 雷凱
金融經濟危機與公司財務學發展
◎范文韜 雷凱
金融經濟危機的出現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束縛,也為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基于。從財務學的角度考慮,公司如何應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挑戰,從而使企業適應金融危機下的金融環境,緩解并穩定企業的財務狀況。文章主要研究了公司財務學的發展以及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公司財務運營狀況。筆者從公司財務的角度出發,深入了解了財務學的相關理論,并根據公司財務學與金融危機之間的聯系,研究金融危機為公司財務學帶來的相關調整和改變。
盡管我國當前狀態下的經濟狀況有所緩解,企業的發展也正在走上正軌。但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并沒有消散,不少專家都就金融危機來研究企業的財務狀況。根據財務學的相關理論以及辨證方法,專家們得出了金融危機為公司的財務學所帶來的實踐價值。根據金融危機出現的頻率可以看出,金融危機的出現是必然現象,也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企業要想從金融危機來臨時不受到影響,反而能夠從金融危機的沖擊中獲得利潤,需要對企業的財務學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
我國的公司財務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轉變。最初的財務學是由社會性質所決定的。國際上走上正軌的財務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基于社會主義的蘇式財務學,該種財務學主要有蘇聯發展,并逐漸傳入中國。中國的歷史上也曾積極發展蘇式經濟。而國內所學習的企業財務方面的知識都來源于蘇聯。通過國內經濟學家的研究了解,蘇聯的財務學主要是基于計劃經濟的社會體制,其方法論也比較傾向于整體主義。將整個企業比作為蛋糕,而在財務學當中將資金的運轉看做是創造價值并分配價值。財務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美式財務學。我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后,國內的財務學形式就已經從蘇式財務學向著美式財務學轉變。當時我國以改革開放政策轉變了對資本主義的看法,從宏觀的角度來調節市場經濟。而對于資本主義的市場也不再排斥。美式財務學更加適合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其將個體主義作為財務學的方法論,在經濟價值上比較傾向于個人,更加適合企業的決策。隨著后期蘇聯國家的解體,我國的經濟體制也發生了轉變,國內也已經將學習財務學的相關教科書更換為美國版本。我國已經在該階段充分認識到了資本主義市場的有利點,并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借鑒資本主義市場中的優點,挖掘其財務學中的相關實證方法,從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財務學。
在公司的財務學體系當中包含了多種方法論。一般來說,公司在處理問題時都會考慮到事物的具體問題,并根據特定的方法來處理問題。因此,對于公司來講,擁有正確的方法論十分重要。我國的方法論已經在轉變財務學理論的同時發生了轉變。上文曾提到,蘇式財務學更加傾向于整體主義,而美式財務學則傾向于個體主義。財務學的相關論證方法最早出自與西方國家,人們通常在論證事實時采用個體主義的原則。他們認為人類的社會是由個體組成的,個體的行為就是社會的行為。如果個體不表現出任何的行為,那么社會行為是不存在的。因此,其在論證事實時通常從個體的角度出發,并從個體的角度給出對于事物的分析。在公司的財務學當中,人們也將個體主義引入其中,將公司對于市場所進行的投資看做為個人行為,以個體行為為決策的主體,以此來擴大股東的收益。如此,整個公司的利益也將在此基礎之上獲得更好的發展。我國的公司財務學中最初的方法論是整體主義,主要是從公司整體的角度出發,認為在決策的過程中應該顧及公司的整體利益,公司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個體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在最初轉變方法論時,公司的領導層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其認為個體主義并不能夠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如果盲目的采用了個體質疑作為方法論的核心,會使公司的財務學陷入到財務學的缺陷中,從而使公司的發展受到限制。但隨著專家們對于財務學理論的深入研究,已經從創新的角度研究了財務學的理論體系,并拓展出了公司財務學的新領域。
金融經濟危機出現于2007年,在2008年的美國華爾街爆發。盡管現在已經是2016年,我國的經濟已經有所緩解,但從公司的財務學角度考慮,公司的財務狀況仍然不穩定,還在承受著金融危機的威脅。2013年起,日本的經濟狀況已經所有緩和,其GDP與往年相比有了明顯的上漲。而歐盟的幾個國家的經濟卻還在衰退,作為發達國家,德國的GDP已經無法保持領先的地位,整個歐盟的債務危機仍然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美國作為金融危機的源頭,雖然近幾年已經給人以經濟狀況良好的印象,但實際上,美國GDP的上漲速度已經明顯慢了下來,到了2013年,其經濟情況甚至已經處于跌落的狀態。而我國盡管一直處于市場經濟體制下,但還是受到了不少了影響。我國在2012年間,GDP的上漲速度有所減慢,采購經理指數也顯示出下降。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分析我國的經濟可以看出,我國的經濟雖然正在回暖,但如果不時刻對金融危機保持警惕性,要想輕易的走出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影響,還需要一段時間。金融危機的出現已經對我國的財務學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并對其造成了無法逆轉的沖擊。主流的財務學從其思想到方法論方面都將重新調整結構。新的主流財務學思想已經被建立,公司的財務學函數也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促使公司能夠順利的適應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經濟環境的改變,盡量減少公司的財務危機。
盡管金融危機的出現使公司的財務學發展狀況并不樂觀,但在公司轉變自身對于財務學的理解,并積極調整財務學結構的應變下,公司能夠制定更加利于財務學發展的相關者衡策。從公司股利政策的角度來穩定公司的財務狀況,促使其適應市場環境。公司方面也逐漸調整了相關的股利變量因素,促使公司的財務結構更加優化。即使在經濟衰退的環境當中,公司也處于處事不驚的狀態當中,積極的應對經濟危機,既不激進也不保守,從科學的角度完成公司的財務分配,使公司能夠對未來的金融危機進行預測,從市場的反應角度來應對未來的經濟風險。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