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肖曉青 李夢璇
發達國家巨災保險制度與對我國的啟示
◎楊碩 肖曉青 李夢璇
我國遭受自然災害損失嚴重,完善我國的巨災保險制度非常緊迫。本文指出了巨災風險和巨災保險制度的含義,分別闡述和分析了發達國家美國、日本、英國的巨災保險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提出值得借鑒的經驗。
巨災風險一般指對于無法預料、無法避免的大面積突發性災難事故的風險,通常包括地震、洪水、熱帶氣旋(臺風)等破壞力強大的自然災害現象。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天然巨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損失也隨之不斷加大。災害給社會經濟與民眾心理等方面造成沖擊,人氣衰落將致使經濟蕭條,對社會經濟恢復可能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巨災保險制度,主要指包括巨災保險的法律法規體系、風險分散體系、具體實施形式和運作模式等一系列的制度體系,旨在通過保險的形式,分散巨災風險,是巨災風險管理中的重要經濟手段。巨災保險機制的建立與完善,為許多災民的生活給予一定程度的幫助,更是在心理上給予相當大的信心支持,對于災后的重建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美國國家洪水保險計劃。美國國家洪水保險計劃率先以立法形式將洪水保險列入洪水風險管理機制。195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洪水保險法》;1968年制定了國家洪水保險計劃,并建立了國家洪水保險基金;1973年通過了《洪水災害防御法》,正式建立了由政府參與的、強制性的國家洪水保險計劃。美國國家洪水保險計劃的保障對象是居民家庭財產及小型企業財產。該計劃主要由聯邦政府管理運作,屬于政府主導型巨災保險模式。政府鼓勵私營保險公司以代理人名義營銷出售洪水保險,政府負責銷售所得保險金的統一管理與使用。聯邦政府在這一過程中充當再保險人的角色。
日本地震保險制度。日本是地震保險制度較為成熟的國家。1966年日本率先通過《地震保險法》,法律規定了日本地震保險三級機制。在地震保險制度實行中,日本先后頒布了《地震保險相關法律的實施規則》《地震防災對策特別措施法》《受災者生活再建支援法》等一系列法規,在地震保險制度的實施細則、防災減損和災后救援等方面,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保障與制度完善。日本地震保險制度采取政府與市場互相協助型巨災保險模式。相比于企業財產地震保險由商業保險完全負責,家庭財產地震保險是由商業保險公司和政府共同充當承保主體。家庭財產的地震風險以超額賠款再保險的方式承保。日本地震保險制度設定了巨災保險一次性賠付的最高限額,政府對家庭財產地震保險提供政府再保險的政策支持。
英國洪水保險制度。洪水是英國最主要遭受的自然災害。由于英國保險與再保險業發展成熟,英國保險制度的基礎是市場機制的運作,屬于市場主導型巨災保險模式。在英國的洪水保險模式中,投保人以自愿的形式投保。保險公司與再保險公司承擔全部的巨災保險風險。英國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大防洪投入力度,興建防洪設施,積極從事相關公共產品的提供,將洪水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從而吸引商業保險公司并與其建立建設性伙伴關系。英國《洪水保險供給準則》規定,只有當某地區的防御工程措施達到特定規定標準或該地區積極推進防御工程改進計劃時,商業保險公司才會為該地區建筑物及其內部的財產承保洪水風險;業主則可以在保險市場上任意選擇保險公司進行投保。這使得洪水風險在英國具有一定的可保性,私人保險公司才能在承保洪水風險后穩定經營。
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是構建巨災保險機制的基礎和前提。應通過相關立法,明確投保人、保險人、再保險人、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巨災保險中的權利和義務,明確巨災保險的適用范圍和實施形式,以法律形式界定巨災保險理賠程序與具體事項。許多國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普遍做法是立法先行。中國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巨災保險的運作模式、資金籌集渠道以及風險分擔機制等,對各主體間權利和義務進行清晰界定。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目前,政府財政支持將是我國巨災保險的基本特征。借鑒國外經驗,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至關重要。我國缺乏發達的保險市場和再保險市場,巨災風險制度的維系離不開政府的主導與參與。政府在巨災保險的承包體系中應主要承擔再保險的職責,而保險公司則承擔保險業務的經營職責。這有利于充分利用商業保險公司資源,節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與此同時,政府應做好防災防損措施,慎重控制其承擔巨災風險的程度,從而避免在重災年份,由于政府支出大量必要救濟而嚴重削弱國民經濟。
建立巨災風險分散機制。我國應大力發展保險市場與再保險市場,在開展巨災保險時首先由商業保險公司承保,然后進入再保險層次,充分發揮再保險的風險轉嫁作用,以降低保險公司所承受的風險。同時,國家應通過立法的形式成立巨災保險基金,由國家設立專門的機構,嚴格監管巨災基金的收繳情況、使用明細以及日常運作過程。此外,發達國家利用其成熟的資本市場,開發了一系列保險衍生產品,將可保巨災風險轉化成可交易的金融證券,如巨災債券和巨災期貨。通過出售這些證券,將巨災風險轉移給資本市場,增強了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因此,我國有必要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深化金融改革,逐步打破保險、證券、銀行分業經營的局面,建立多層次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應從實際出發,構建巨災保險制度。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之國,自然災害種類眾多且分布范圍廣,建立全國統一參保的巨災保險模式難度極大。要建立起多層次巨災保險制度,需要充分考慮我國國情與各地區間巨災風險特點,充分發揮保險在促進防災減災、有效分散災害風險、有力提供災后損失補償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發展中不斷完善巨災保險制度,為經濟社會發展筑造堅固防線。
(作者單位: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