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根
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
◎孫學根
悉與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在基礎知識的指導下進行各種實踐活動。隨著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會更加感興趣,并可以更加順利的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高職學生成為社會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要把重點放在實踐教學當中,因為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礎,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以便于其在社會競爭當中不被淘汰。本文就以計算機教學的現狀為主要內容并結合教學改革的根本特點進行探討,希望給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進行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其實就在于為國家培養實用型的技術人才,尤其是計算機這種技術性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經驗是就業的基本前提條件,此外,學生們對基礎知識的熟
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就目前的計算機教學方法而言,很多老師上課的方法大多以板書與講解結合的方法,這也是最不被學生喜歡的一種上課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信息只能被單項的傳遞,不利于學生積極思考,進而影響大家對軟件的認識與敏感度,畢竟計算機技術是以圖片與鼠標操作為主要形式進行展現,這種虛擬的方式是很難通過基本的板書與講解可以表達清楚的,因此需要更多的演示與操作,以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教學模式的單一是教育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因為即使有先進的教學工具也難以被充分的利用,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因此教學改革要從改變教學模式開始,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條件的可以建立比較完整的教學系統,并組織教師們收集、整理并研究自己做的課件,以找到其中的漏洞與問題,進而使課件更加具有意義并提高課件的使用價值。教學模式是學生接受知識方式的一種重要體現,如果教學模式一直這么單一就會導致知識在傳遞過程中出現失真的情況,所以,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與老師充分的互動,以便于老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個別情況個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教育以人為本的本質。因此,在機房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當中,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具有創造性與主動性,進而對知識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使其在社會當中更容易被接受,對其未來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學生實踐能力偏低。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都是以知識教學為主,而對實踐部分的重視程度非常低,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成本、硬件設施、學生不配合等原因,因此實踐教學開展起來異常困難,此外,學生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消極怠慢的態度,參加的社會實踐也非常少,進而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計算機是一個對實踐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專業,因此,學生們需要大量的上機實踐才可以對相關知識有所掌握。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可以提供較為先進的教學設施,因此需要教師對其充分的利用,并做好相關的實踐教學準備工作,以達到把實踐經驗充分教授給學生的目的,在此需要注意對難點知識的充分講解,要在講解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提醒,要求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學生實踐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其在社會上的發展前景,因為只有良好的實踐能力才可以更好的解決突然出現的問題,進而有利于學生們成為社會上出類拔萃的計算機人才,為中國經濟的振興做出貢獻。
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室。教學的改革不僅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更是硬件設施上的提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老師們應該積極的使用多媒體教室,以便于達到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同步的目的。使用該種教師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師可以直接向學生展示自己實際的操作方法,讓學生們更好的模仿,進而更好的學習,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缺陷以及老師講課過度勞累的問題,也就相當于是老師在手把手的進行授課,從而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機相關操作步驟,并可以學到該種技術存在的技巧,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操作過程的失誤,從種種特點都可以看出來多媒體教室所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這是一種學習計算機技術的捷徑。除了以上需要改變的事情之外,在實踐課程的教學上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們對外界事物的需求能力,也就是其自身要了解自己需要的東西,進而有利于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學習與工作,并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熟練掌握各種具有較高專業性的軟件,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基礎,并可以偶爾利用現有的軟件進行即興創作和設計。總之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們的創造能力與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并且學生們在實踐中能夠獨擋一面才是教育改革的真諦所在。
精心進行作業的布置。目前,計算機技術專業所留的作業都是以具體的題目為主的,這種方式的教學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不被大家喜歡的,因為這種形式的作業很容易讓學生們失去對程序設計的興趣,可知這樣會耽誤很多學生的前途,并且學生上機課程的作業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他們在運行以便就可以了,根本沒有意義可言。對作業的布置會極大的影響學生的態度與學習狀態,而且多數情況下都是很被動的,作業完成之后并不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師在改革時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吸引,并且要增加對時間課程作業的布置,要在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進行不同難度與不同內容的作業設計,以達到增加學生興趣的目的,并從根本上增加學生們的創新創造能力。增強學生應用技能的培養是改革的宗旨,因此老師們要把握住所傳授知識的廣度,并且要具有突出的特點,讓同學們產生更多的回應,尤其是計算機軟件開發方面的知識,要著重對實踐技能進行培養,利用好身邊的資源進行高效率的學習。
綜上所述,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要從根本做起,并且要堅持到底,在這一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只要大家積極主動的去研究與探索,就會產生知識之間的碰撞,并會得到正面的結果。此外,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需要長時間的磨合才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的。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鶴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