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允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
◎聶允
中國作為擁有56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大國,幅員遼闊,文化各異,形成了繽紛多彩各民族文化。也因此,民族舞蹈多種多樣,民間舞蹈亦是多姿多彩。但同時,隨著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西方外來文化對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時刻警醒著我們著力于中國傳統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本文主要是從民族民間文化發展的特征及傳承意識介紹出發,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與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以展現傳承與發展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誕生于發展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深深扎根于普通群眾的生活之中,成為具有多元化特征國度里的一個重要的民族文化組成部分。但是,審視現在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情況,我們不難發現,新時代的新文化對其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力,甚至一度陷入了消亡與邊緣化的境地。因此我們認為,我們有必要盡快采取措施來做好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工作,讓這種具有獨特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傳承與發展下去。
具有穿越時空性和脆弱性。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從宮廷舞蹈及其后來民間出現的舞蹈一直在發展。民族民間舞蹈是靈動的活躍著的變化著的文化,有時空穿越性和其能動性發展規律。民族民間舞蹈是與人民群眾最貼近的,因此其傳承也是相對較為好的,其舞蹈內容也是相對完善的。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戰爭頻發時期,舞蹈的傳承遭受戰火襲擊而受損。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對我們而言相對接近的時期,60、70年代,民間舞蹈特別是少數民族舞蹈,受到“右”傾和“左”傾主義思想的影響,其傳承與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中國改革不徹底,中國封建思想影響深刻,人們認為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是封建迷信,是不務正業,是自娛自樂的消遣方式,不值得推崇與發展。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開展,中國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中國傳統文化遭受外來文化的侵襲。比如:爵士舞,朋克服,芭蕾舞等等傳入中國,引得我國國民一度熱捧,中國民族民間傳統舞蹈遭受雙面夾擊,以至于少數民族的舞蹈難以傳承,甚至消亡。因受到外國舞蹈的沖擊,中國缺乏傳承與發展的土壤,這一優秀的文化最終走向消亡。國內民間舞蹈文化發展方向單一,內涵缺失,失去了原有的中國味道,又談何傳承與發展。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不僅僅是經濟,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也一直都是各國舞蹈藝術家密切關注的焦點,這個問題尤其在發展中國家顯得突出和緊迫。對其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強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
受國民素質影響大,具有不穩定性。在2005年我國有楊麗萍帶領的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榮獲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楊麗萍為展現云南民族文化做出了杰出藝術貢獻,從而成為內地2005年度惟一一位獲得該獎的人。楊麗萍對民族民間舞蹈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示范作用。多數的舞蹈家,真心熱愛民族民間舞蹈,開展多種多樣的少數民族民間舞蹈,切實促進了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這些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舞蹈家在個人力所能及的條件中竭心盡力地投身于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事業。然而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及欠發達地區的舞蹈藝術家們卻面臨著觀念陳舊"理論滯后"資金短缺、人才不濟、設備落后等諸多困擾。不少舞蹈界的藝術家,對舞蹈的認知不到位,對中國文化認知不全面,沒有領略到精髓,卻一味鼓吹族民間傳統舞蹈進行異化、淡化、丑化的傾向。由于這一類舍本求末且異常風靡流行的舞蹈新觀念在國內外有著較大的市場空間與社會文化背景,于是在吹糠見米"急功近利的舞蹈新觀念的驅動下,創新出大量不土不洋"以假亂真"以訛傳訛的舞蹈節目,開辦舞蹈比賽等等。對傳統文化認識不到位,卻又借此盈利。如此種種實際上也是構成了對民族民間傳統舞蹈傳承"保護與創新的又一種潛藏的危機。因此,在傳承中國民間民族舞蹈文化上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脫離中國化,民族化。
古代與現代藝術結合。千年來存活于云南的、桂林的、內蒙古的、大涼山的、日月潭的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文化遺產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重現輝煌是一件富有世界意義、歷史意義、時代意義、理論與實踐探索意義的大事件。中國是個大熔爐,五十六個民族文化都能夠完美應用,卻又不相沖突,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在歷史的發展階段中,民間舞蹈文化被賦予時代的特色。每個時期民間舞蹈文化都傾向于時代發展潮流,同時也有其地域發展特色。在不同的時期,相同的地方傳統文化很難改變,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筷子舞,秧歌,腰鼓,孔雀舞等在歷經千百年的發展中靈魂依舊,但表現方式,給人呈現的舞姿感都有其現代化的融合。
與當前社會教育相融合式發展。就其目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發展而言,越來越多的古老舞蹈被再現。人們搜索出古老的舞蹈文化,加之現代藝術的筆法呈現于大眾面前,對于大多數觀眾或許是陌生的,但是從此之后便不再陌生。社會迅速發展,廣大家長不堪自己的孩子輸于起跑線,讓孩子學習舞蹈,樂器。現有的民族舞蹈班人滿為患,這其實也不失為民族民間舞蹈傳承發展的一種方法。現在最重要的是有了國民意識,國民教育和國民素質上得去,中國文化就有了傳承與發展的動力與活力。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閃閃發光的明珠,是世界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要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加以創新,融入現代藝術,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所傳承。古老的文化不會拋棄我們,同樣我們也不能拋棄他們。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是我們的先人一步步地創造流傳下來的,是時代的濃縮,讓我們可以通過舞蹈看歷史。我們必須百倍珍惜與保護。
(作者單位:鄭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