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 山西省祁縣統計調查監測中心
?
2015年祁縣城鄉居民消費現狀分析
王晶晶 / 山西省祁縣統計調查監測中心
【摘 要】在祁縣經濟不斷發展,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的同時,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模式漸成主流,消費理念逐步轉變,社會保障水平的日益完善,祁縣居民消費水平穩步提升。2015年祁縣居民增長消費呈現出“吃好,玩好,行好,身體好”新特點,享受型、發展型消費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但受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消費環境、消費結構等方面的影響,城鄉居民消費潛力仍有待挖掘。
【關鍵詞】祁縣城鄉;居民消費;現狀分析
祁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消費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居民消費形式也由單一的物質型消費向享受及服務型消費轉變,服務性消費逐漸步入”快車道”。2015年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0356.46元,同比增長8.63%。在八大類消費性支出中,呈現”六升二降”的態勢。
1.食品消費有所增長。近幾年來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居民食品消費傾向于營養化和多樣化,從“吃飽”向“吃好”轉變,飲食結構從單純的主食消費到注重粗細搭配、追求營養均衡轉變食品消費品種更加豐富,再加上肉禽蛋類、蔬菜類等主要副食品價格的上漲,拉動了食品消費支出增長。2015年城鄉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為2418.013元,同比增長19.45%。
2.衣著類消費有所增長。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衣著更加注重品位和品牌的消費,衣著消費市場各式服裝應有盡有,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居民的消費欲望。2015年人均衣著支出887.7元,同比增長0.76%。
3.居住消費熱度下降。房地產業較低迷,導致居民購房熱度下降,2015年居住類支出2269.39元,同比下降3.16%。
4.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上升。隨著祁縣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增長,對生活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呈現多樣化和精細化需求。2015年祁縣城鄉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人均支出889.01元,同比增長11.75%。
5.交通通信支出略有下降。由于我們采取的是抽樣調查,樣本對數據影響較大,2014年102戶住戶中有一戶花費8萬元購買了一輛汽車,導致2015年交通通信類支出同比有所下降。僅此一項對祁縣城鄉居民收入人均影響227元,剔除此因素這項消費實際是增長的。
6.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幅較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類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來越大,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傾向明顯提高。與此同時,更加注重健身、休閑娛樂、旅行等消費,“樂享生活”逐漸成為居民生活的一種“新風潮”。2015年祁縣城鄉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人均973.13元,同比增長41.93%,增幅位于八大類消費之首。
7.醫療保健消費有所增長。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和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用于健康保健方面的消費支出呈穩步上升趨勢,而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鎮居民人口結構的老化,也使得居民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比原來有明顯增加,居民家庭醫療費用支出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中所占比重穩步上升。2015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664.87元,同比增長25.87%。
8.居民加大對自身的美化和其他消費投資。居民對美容、美發、保養越來越重視,用于化妝品、美容等方面的消費越來越高。2015年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為475.63元,同比增長8.94%。
1.城鄉消費結構有待優化。在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同時,城鄉消費結構仍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特別是教育、保健和文化娛樂的消費潛力較大。
2.城鄉消費差距有待降低。祁縣作為農業縣,農村人口多,但和城市相比,由于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費信心不強,消費能力不足,市場流通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城鄉消費差距有進一步擴大趨勢,城鄉消費水平有待提高。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新常態下,挖掘市場潛力,激活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對促進經濟穩步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1.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促進消費水平。收入作為消費支出的決定因素,必須把穩步提高城鄉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作為促進居民消費的有效途徑。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二是穩定就業,建立工資性收入增長長效機制,保持工資性收入增長速度與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相適應;三是加速建設,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和創業服務機制,積極搭建創業平臺,加大政策力度,優化創業環境,提高創業者積極性;四是加大民生投入,進一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補助標準;五是穩定物價水平,切實提高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六是積極探索產業轉型,發展集生產、制造、銷售一體的龍頭企業,向消費對象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將農業打造成為全產業鏈的“第六產業”,帶動居民收入增長。多措并舉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使得城鄉居民“能”消費。
2.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消費信心。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是城鄉居民消費需求下降,儲蓄性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快健全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城鄉居民的基本生活,實現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貧有所扶,孤有所助,解除城鄉居民的后顧之憂,減輕城鄉居民對預期支出的壓力,增強消費預期,從而釋放消費需求,使得居民“敢”消費。
3.擴大消費刺激政策,引導消費方向。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原動力,繼續采取措施,完善可持續的消費政策,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鼓勵居民適度消費,文明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發揮消費對經濟的增長的拉動作用,使得居民“會”消費。
4.完善城鄉市場體系,改善消費環境。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基礎設施較差的農村,更要加大對通路、通電、通水、通網等投入,加強建設和完善城鄉市場體系,鼓勵企業增加和科學分布商業網點;二是加大城鄉市場整頓,促進市場競爭,降低流通成本,進一步擴大城鄉居民消費,使得居民“愿”消費。
5.完善市場監管體系,保障消費安全。一是政府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監管體系,切實加強對進入流通領域商品的監管力度,減少偽劣商品的出現,減少壟斷行業的不合理條款,營造安全公正的消費環境;二是加強立法,加大對違法違規案件的查罰力度,保障居民消費的安全權益,穩定居民消費預期。
6.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分層促進消費。由于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層化問題十分突出,不同收入階層居民的消費傾向、消費能力都不一樣,因此,要針對不同群體,分層促進消費。增加收入,刺激低收入居民的日常消費;科學引導,促進高收入城鄉居民的大額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