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英姿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安徽蚌埠233030)
中國乳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邊英姿
(安徽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安徽蚌埠233030)
基于2010—2014年世界多國詳細的乳制品貿易數據及進出口貿易數據,通過市場占有率、RCA指數和CA指數的計算,分析比較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競爭力狀況。同時,基于2005—2014年的相關數據,利用Tobit模型對影響我國乳制品行業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自2005年以來,我國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并且我國在乳制品行業上基本不具備比較優勢;同時,國內人口數、對外開放程度和人民幣匯率變動是影響我國乳制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乳制品;國際競爭力;MS指數;TSC指數;RCA指數;Tobit模型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給我國乳制品行業以沉重的打擊,乳制品產量增長率由2005年38.06%下降至1.29%。2010年以來,乳制品行業呈現回溫的態勢,乳制品產量逐年攀升,但增長率卻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2010—2013年乳制品產量增長率分別為10.6%、6.6%、6.0%,2014年我國乳制品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狀況,總產量為2 651.81萬噸,同比下降了1.7%,由圖1可見2005—2014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及增長率狀況。

圖1 2005—2014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和增長率
國內乳制品行業的巨大波動,不禁使得社會大眾思考——我國乳制品未來將如何發展?我國乳制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哪些因素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競爭有影響等一系列關于乳制品未來發展的問題。波特認為一國產業競爭力主要取決于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持產業和企業戰略四大要素及機遇和政府兩大輔助因素。目前國內關于乳制品行業競爭力的研究較少,主要有張文兵(2005)運用RCA指數衡量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競爭力;于海龍(2011)通過引力模型分析影響乳我國乳制品行業出口的因素,認為乳制品產量對乳制品出口具有正向作用,而出口對象國GDP和我國人口數量具有顯著負向作用。筆者通過計算市場占有率、RCA指數、CA指數、TSC指數來分析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競爭力狀況,并且細化至乳制品行業HS編碼4位碼的RCA指數和CA指數的測算,同時運用Tobit模型探尋影響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競爭力的因素。
1.乳制品行業大而不強。我國乳制品行業年產量大,2010年我國乳制品年產量跨越2 000萬噸大關,但是在乳制品國際市場占有率除了2012年外,其余年份均不足0.1%,乳制品年貿易量不足800萬噸。這表明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內需求的拉動,對外出口明顯不足,這充分顯示我國乳制品大而不強的特點。2010—2014年我國乳制品進出口額見表1。
2.貿易逆差巨大。由表1可以看出,我國乳制品產量自2010年以來,逆差顯著,并且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通過對2014年我國部分乳制品出口和進口流向地區的分析可知(見表2),未濃縮的乳及奶油、固狀乳及奶油、酸乳、乳清及改性乳清、黃油、乳酪上均呈現出巨大的貿易逆差。2014年,固狀乳及奶油和乳清及改性乳清逆差最大,分別為44.211億美元和7.887億美元,占據貿易逆差的82%以上。

表1 2010—2014年我國乳制品進出口額(單位:十萬美元)

表2 2014年我國乳制品(部分)出口和進口流向地區(單位:萬美元,萬千克)
3.進口來源國與出口對象差異大。由表2可以看出,我國乳制品主要出口到香港地區、澳門地區、韓國、馬來西亞、蒙古國等周邊國家,而乳制品的進口主要來源于美國、法國、新西蘭、德國等發達國家。出口國市場規模的大小會直接限制我國乳制品的出口額,由于我國乳制品行業缺乏先進的技術,只能先與周邊國家進行貿易,這一現象與坎維特的技術變遷產業升級理論相符。乳制品行業主要進口于世界發達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發達國家在乳制品產業上的技術優勢。
一國某產業的比較優勢可以通過市場占有率、RCA指數、CA指數等進行衡量(喬娟、李秉龍,2006)。產業的競爭力可通過RCA指數、MS指數(市場占有率)、TSC指數(貿易專業化)三方面度量(張希穎,2010)。結合現有的研究成果,筆者選取了4個指標來衡量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競爭力,分別是MS指數、TSC指數、RCA指數和CA指數。本文數據均來源于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庫、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AskCIData)。
1.MS(市場占有率)指數。MS指數①是反映一國產業競爭力最直接的指標,其取值界于0和1之間,值越大,表明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越強。從表3可以看出,乳制品的市場占有率相對于我國巨大的生產力而言處于相對劣勢。顯而易見,新西蘭和歐盟占據了主要的世界乳制品市場,其市場占有率之和一直高于25%。相比而言,中國的乳制品占有率除了2012年之外,均低于1%,出現了與我國貿易大國極不匹配的市場占有率,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在乳制品出口上不具有比較優勢。

表3 2010—2014年主要國家乳制品市場占有率(單位:%)
2.TSC(貿易專業化)指數
貿易專業化指數②可以用來反映產品的周期理論,系數的變化度量產品進口、進口替代、出口擴張、成熟和逆進口各階段。由表4可以看出,我國的乳制品行業的貿易專業化指數常年接近于-1,說明我國是乳制品凈進口國,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乳制品的生產效率低于世界總體水平,處于貿易條件劣勢,并且這種劣勢很明顯。

表4 2010—2014年主要國家貿易專業化指數
3.RCA指數。RCA指數③,即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主要用于反映一國產業的比較優勢狀況。一般認為,一國RCA指數大于2.5,則表明該國該產業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RCA介于2.5-1.25之間,表明該國該產業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RCA介于1.25-0.8之間,則認為該國該產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RCA小于0.8,則表明該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較弱。根據表5可以看出,我國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弱,RCA指數一直低于0.01,并且國際競爭力的波動性比較大。相對于新西蘭這樣的乳制品貿易強國而言,我國乳制品行業進步空間非常大。從美國方面來看,2013年美國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出現了質的飛躍,躋身于乳制品競爭力強國,這給我國的乳制品行業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從分類的乳制品RCA指數來看,2010—2014年我國在未濃縮的乳及奶油、固狀乳及奶油、酸乳、乳清及改性乳清、黃油、乳酪上國際競爭力均較弱,并且在未濃縮的乳及奶油上國際競爭力呈現出顯著的下降趨勢,乳酪的國際競爭力基本平穩,其他四類乳制品均呈現出較強的波動,見表6。
4.CA指數。CA指數,即顯示性競爭比較優勢指數。一般認為,一國的CA指數大于0時,則該國在該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若CA指數小于0,則該國在該產品上處于比較劣勢。并且CA指數越高,表明該國的貿易競爭力越強;指數越低,表明該國的貿易競爭力越弱。由表7可知,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乳制品行業一直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并且這種情況逐年惡化,這一結論與RCA指數得出的結果比較一致。

表5 2010—2014年主要國家乳制品RCA指數

表6 2010—2014年我國乳制品分類的RCA指數

表7 2010—2014年主要國家乳制品CA指數
影響一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因素眾多,理論上包含:產品的價格、質量、一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市場的需求條件、基礎設施、技術水平及匯率等。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及合理性,筆者選取乳制品產量、對外開放程度、國內市場的需求狀況以及匯率作為解釋變量,變量的選取及意義見表8,選取取值為0~1的RCA指數作為被解釋變量,運用Tobit模型實證分析影響我國乳制品行業競爭力的因素。
Tobit模型的回歸結果表明,對外貿易依存度(X3)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競爭力具有正向的影響,人民幣匯率(X5)的降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對我國乳制品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國內總人口數量(X1)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對被解釋變量具有正向作用。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X2)和乳制品行業的年產量(X4)與預期的符號不相一致,變量的顯著性檢驗也無法通過,具體的回歸結果見表9。可能的解釋是,一方面,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能直接反映我國居民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內乳制品行業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處于低迷時期,高收入人群更傾向于國外乳制品的消費。當今,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僅取決于行業的生產能力,更取決于產品的質量。

表8 變量的選取及意義

表9 Tobit模型的回歸結果
1.主要結論。我國長期且巨大的乳制品貿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乳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的缺失。筆者通過MS指數、TSC指數、RCA指數和CA指數的比較,得出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弱,在乳制品行業上具有比較劣勢,并且我國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呈現出逐年下降趨勢的結論。筆者通過Tobit模型分析影響我國乳制品行業國際競爭力的因素,結果表明:我國的人口數量、對外貿易開放度和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對于我國乳制品國際競爭力具有顯著的影響。
2.政策建議。(1)提升乳制品質量。國內乳制品行業的丑聞使得消費者的信心直線滑落,乳制品行業當務之急在于提升乳制品的質量,而非單純的擴大產品的生產規模。政府相關部門首先應通過完善法律法規來提高乳制品行業市場的準入標準,防止有問題的乳制品流入國內市場;其次,應明確其相關質量監管職責,以嚴格而透明的方式,在保證我國政府權威性的同時提升我國乳制品行業的誠信形象;此外,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用高質量保證的國內產品的需求替代消費者對國外洋品牌的盲目追求。(2)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乳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大對外開放程度,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倒逼國內乳制品行業的深化改革和技術創新,提高國內乳制品產品的附加值和可信度。
注釋:
①MS指數計算公式為MS=xi/wi,其中xi是指一國i產品的出口額,wi是指世界i產品總的出口額。
[1]張文兵.中國奶業競爭力:基于RCA和鉆石模型的分析[J].農村經濟問題,2005,(11):38-42.
[2]于海龍,李秉龍.我國乳制品的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2,(10):14-24.
[3]張希穎.中國乳制品國際競爭力研究[J].特區經濟,2010,(7):285-286.
[4]林艷輝.我國乳制品行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2013年“洋乳品”危機事件[J].中國畜牧雜志,2014,(6):10-14.
[5]農業部國際合作司歐洲處.歐盟奶業合作社發展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奶牛,2009,(2):56-58.
責任編輯、校對:秦學詩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Dairy Industry
BianYingz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30,China)
With the multinational dairy products trade data and import-export trade data from 2010 to 2014,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airy industry in China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market-sharing rate,RCA index and CA index.At the same time,it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airy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with theTobit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dairy industry trend to decrease year by year and there are no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he dairy industry in our country.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domestic population,the opening degree and the changes of RMB exchange rat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dairy products.
dairy products,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MS Index,TSC Index,RCA Index,Tobit Model
F710
A
1673-1573(2016)04-0091-05
2016-04-28
邊英姿(1993-),女,山東淄博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