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價下跌伴隨著脆弱的世界經濟,還將引發更大的風險。生產國經濟減速,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并實行更緊縮的貨幣政策。富裕國家也有麻煩。
誰害怕油價下跌?
The Economist 英國《經濟學人》2016.2
人們一度認為油價上漲會造成經濟震蕩,油價下跌對世界經濟有利。過去18個月,油價下跌了75%,但目前油價下跌所帶來的好處卻有限。人們對未來油價的預測普遍悲觀,大部分人認為油價在2017年前很難回升。一方面低油價促進了進口,從2014年中至今,歐元區石油進口費用占GDP總額比例已下降了20%。但對產油國來說,迅速減少的稅收可能造成政治不穩。即便油價下跌,進口國如美國也比預期更節省,石油生產國卻捏緊了錢袋子。油價下跌還影響了投資方式。
企業高風險債券收入所占比例從2015年中的6.5%上升到目前的9.7%,投資者的厭惡情緒也從能源蔓延到所有行業。隨著實體市場持續低迷,全球指數也達到30個月來最低。但油價下跌也提供了機遇:印度和中國從中獲利;給了沙特、委內瑞拉等盛產石油的國家一個很好的改革理由;為韓國等石油進口國提供了增加稅收減少赤字的機會。
沒有司機,世界會怎樣?
Newsweek 美國《新聞周刊》2016.2
汽車文化在美國風行幾十年,但這一風潮已戛然而止。如今年輕的美國人改變了對開車的看法。未來無人駕駛汽車這項技術創新可能重塑汽車文化。一百年內,年輕人可能不再記得有人開車的世界。
一旦無人駕駛汽車大規模問世,就會引發一波又一波的變化:對于上班族來說,耗費在堵車中的時間大大減少,壓力和憤怒也隨之減輕。共享汽車會逐步取代私家車。無人駕駛汽車還有可能催生二戰后最大規模的市郊遷居潮。不用再擔心周五晚高峰的路況,不用擔心在哪兒停車,也不用擔心叫車軟件坐地起價和地鐵太過擁擠。城市可能變得更綠色,更宜居。由于人為失誤是大多數車禍的主因,人類不再駕駛后,也就失去了制造車禍的威力。醫療、執法和保險等領域將從這一巨大的公共安全收益中獲益。
治阿爾茨海默癥新藥
TIME 美國《時代》周刊2016.2
自2000年以來,超過200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藥接受測試,但最終沒有一種可以藥到病除。不過,美國斯坦福大學神經學家弗蘭克·隆哥正在測試的一種新藥值得關注。因為這種藥在白鼠實驗中顯現出希望,并且被證明可以在人類身上安全使用。真正讓它脫穎而出的是,它以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方式向阿爾茨海默癥發起攻擊。
傳統方式試圖修正引發阿爾茨海默癥的問題,即淀粉樣蛋白的堆積。但新方式是如果通過腦部掃描發現阿爾茨海默癥的高危人群有淀粉樣蛋白的跡象,就用神經生長因子進行噴射,以此預防或緩解淀粉樣蛋白對神經細胞造成損害。
這種新藥甚至可能幫助大腦已經遭到淀粉樣蛋白損害的人。通常認為腦神經受到的損害無法逆轉。如果這一效果能在人類身上重現,將產生巨大影響。這可能是改變阿爾茨海默癥進程、而不只是治療其癥狀的首批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