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我少時喜歡詩歌,最后卻成了一名科學家,進入不惑之年后又寫上了散文,我不想再成為其他”,這是我最近的一句玩笑話。我是個業余的寫手,既然學習寫作就需要學習他人。汪曾祺先生曾經對青年人說,你可以多看書,但要和自己的風格情趣相似。汪先生是在說散文的路子問題。我常說文如其人,你不可能成為別人第二,但是別人的書你還是要看的,那就是學習。于是我就找三個人的書看了:余秋雨、汪曾祺和王劍冰。選擇余先生是因為他的名氣太盛了。在當今中國,你寫散文和讀散文,避不開余秋雨。汪先生,恕我孤陋,起初我并不知道他,后來才成為喜歡的類型。王先生呢,認識他還是因為《木漁的燈火》。而王先生說認識我是因為網絡,我相信這就是一種緣分的力量,因為我想出個散文集,這便是由來了。后來,王先生給我寫了序,還給我題了字。我仔細端詳著王先生的字,一時間竟不知道怎么個激動法。我跟王先生說,我需要充電,您給我書吧,散文集,不,理論的也好啊!
二
我學習《絕版的周莊》了,這是王先生聲名鵲起的一部著作。周莊是女子,“穿著粗布的灰色上衣”,她已經在那里等王先生很久了。“仍是明代的晨陽吧”,斜斜地照在女子柔柔的肩上。哦,王先生這是在穿越呢,他以獨特的想象比擬周莊如同一個江南的女子,這個女子仍是生活在明代,沒有一絲現代塵埃的沾染。這就是王先生,他具有超人的想象力,如詩般的語言里,能把靜的寫成動的,能從現代回溯到古代。王先生常把一種柔柔的情感注入筆端,寓于文字,在時光與歲月的更替中渲染世間萬物的靈魂,達到某種彼岸,使它們獲得新的生命。
“入夜,撐一葉小舟,讓槳輕輕的劃撥。”我拍案了!這就是陳洪金先生所說的《后赤壁賦》的韻味嗎?王先生正在說著三毛,這回卻突然去劃船了,這就是懸殊和對比啊!散文,不是記流水賬,散文要散而不亂,悠游和弦才好。王先生要寫周莊的水夜,他需要從三毛的故事里走出來,給人以輕松的感覺,所以王先生去周莊的水上蕩漾一葉小舟了。也許,他是被三毛的故事弄得有點醉意,應該趁著夜色去周莊的水上醒醒酒了。王先生的散文,多有這種“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吟唱。他在《閬中》里寫到,“解一只小舟入水,不知是江在行還是岸在行。”哦,這是一種起伏與波瀾的效果啊,它會讓讀者跟著作者在文字的情感里一張一弛,愉悅而抒懷。他在《天河》里說,“很想找到天河流去的地方。”他是在向往我們民族的文化源頭,是一種心靈的渴望。而這就是詩歌的行為,婉轉而令人驚嘆。哦,王先生還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有詩集《日月貝》呢。我猜想王先生是在以一個詩人的思維寫著中國的現代散文,是這樣的嗎?
三
看多了王先生的散文,漸漸地發現他有一種獨特的情懷。而這種情懷幾乎無處不在。
王先生去五百里井岡了。井岡山的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他扼腕。王先生說井岡山其實就是一炷火炬,它照亮了人民前行的道路。王先生又去吉安讀水,他從南宋的文天祥讀到紅色的贛江。贛江這條同湘江一樣北流的河流,不僅有著厚重的古代人文,還有著光輝的革命歷史,這是條對共和國有著巨大功勛的河流,所以他飽含深情地祝福著吉安:那就是吉泰民安啊!王先生站在浙江的望海樓上了,那是一片煙波浩渺的大海。他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宋國,那個叫顏延之的永嘉太守把岳陽樓的文化帶到了東海之濱,隨后又入了《全唐詩》。而就在這古今時空的變幻里,突然間千帆已過,于是他感嘆著大海的浩淼與壯觀。哦,王先生,你為文都是這樣極具雄魄的氣概嗎?
某一天,王先生在嶺南折了一枝梅花,回望著千年前的驛路,那些故往的行者就閃現在讀者的面前。他又回望了乾陵,欣慰武則天女皇還是那么的安然。王先生在東京汴梁觀看清明上河圖的圖景了……王先生,你有一種歷史的情懷,并把這種情懷用散文的形式進行吟唱。
王先生還有一份濃濃的家國情懷。他在黑河行吟,他在那片黑油油的土地上長久地駐足和悵惘。他還記得那個叫“璦琿條約”的地方。而現今的中國,還有多少人記得那些已經成為別人土地的地方?于是我給他點贊,“難得有赤子,至今提璦琿。”這就是一種赤子情懷啊!文人多是愛國的,但是文人又多是懦弱的,性格的懦弱、文字的懦弱。而王先生,你是豪放的,文字也是有骨頭的。
四
王先生是個非常謙虛和嚴謹的作家。
我看到一個采訪王先生的視頻報道,他在提到作品評價標準的時候說,“這個口碑在讀者那里,還有時間,時間在歷史那里。”他談到創作水平時說,“你不是一個高度,你只是偶爾達到一個水平,你離那個高度還遠著呢。你懷著這樣的心去對待寫作你可能會慢慢進步。”哦,這是一個作家的創作態度問題。我們常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就是這個道理。王先生對于作品是認真的,“當你對一個作品認真對待的時候,對你的文字十分負責的時候,那么可能你這個作品某一個方面會被人家承認。”他的《天河》是寫了三年以后才被碑刻的,他說是有那樣一個發酵的過程的,所以“作為一個作家,應該嚴肅地對待自己的創作。你哪怕是連一個標點符號都應該在意。”王先生說,除非你不想拿出來,如果拿出來,即使是博客文章都應該慎重和嚴肅,因為一旦出錯,最終出洋相的還是你自己。王先生,你的寫作比我們做科研還嚴謹啊!馬克思說,“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而王先生是想說,創作,你容不得半點隨意。
五
王先生是個很大氣的人。我雖沒有與他謀面,但是第一次看到王先生的博客頭像時內心里就是一亮,那張方正的臉龐會讓你感覺到他的大相。我有時候在想,王先生寫了《絕版的周莊》,海內的人還有人敢再寫周莊嗎?不,你可以寫的。王先生是不會反對后來者的,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看《散文時代》《文本現場》,他在寫散文時代的特征、新時代的文化散文寫作,散文時代的女性作家們,散文時代的新生娃們……王先生一篇一篇地寫著,一個人一個人地梳理著,他在詮釋散文深刻的內涵與浩瀚的外延的同時,從沒有忘記著墨于當今的那些散文寫手們。在王先生描述的散文天空里,那些散文寫手就如天河的星斗一樣璀璨!我曾見過那些給人提攜的品論,或為親鄰、或因故舊、或有因果。王先生,你筆下的人都是你的故舊么?而王先生卻一直都是這樣寫的,因為他不僅創作,還搞文學研究,所以林非先生稱贊他為“兩棲型”。他才不在乎對方知道與否,他也不在乎你與他關聯多少。哦,王先生,你這個散文家,你是在給后來者指點迷津啊!
夜已經很深了。王先生的書那么多,還等我去學習呢,我在學習他的語言,也在學習他的創作思想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