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彪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運營量也在持續的增加。我國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建設項目也隨之不斷增多,公路養護維修施工安全問題逐漸成為生產建設的焦點。本文分析了公路養護維修施工中特點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特點,提出了相應防范措施。
【關鍵詞】公路維修 施工現場 安全特點 制度落實防范意識
我省在“十二五”期間,完成養護維修工程4394公里;將在“十三五”期間,全省實施公路養護維修里程4600公里(高速公路約1150公里、國省干線約3450公里)。結合公路養護維修施工中特點:一般不能隨意封閉交通,作業面偏小、相對分散,受人流、車流的干擾較大,現場安全管控的內容、要素復雜多變,規范性要求常被忽視等;而且養護維修項目都存在搶修的性質,工期普遍較為緊張。通過施工現場采集統計,發現在養護維修工程存在一些問題和嚴重的安全隱患:部分公路養護作業現場管理較差,組織無序,同一條主線上多個路段距離連續作業,管理不規范,養護作業控制區不規范設置,安全管理人員不到位、指揮不規范,安全教育和投入不及時,受施工影響的路段路況較差。
1 公路養護維修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特點
在養護維修工程中,如何消除施工隱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通過認真分析事故,發現有以下特點:
(1)事故突發多發:公路工程建設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表現為事故征兆不明顯,連鎖反應強烈、破壞性強、后果嚴重。在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時刻都有可能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也具有多發性特征。(2)領域相對集中:根據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類別分析,橋梁、路基和隧道施工施工事故分別占事故總數的46%、31%和21%,占死亡人數總數的46%、25%和23%。五大傷害事故從高到低排名依次是坍塌、高處墜落、車輛傷害、觸電和物體打擊,占事故總和的81%。由此可見,安全事故存在一定的規律性。(3)事故后果嚴重:事故往往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和成品破損。為配合調查、解決善后,輕則造成工施工單位經濟損失,個人接收紀律處分;重則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處理不好還會埋下隱患,必然影響后續工作推進,后果非常嚴重。
2 公路養護維修施工中防范措施
針對公路養護維修工程中的施工特點和安全生產事故的特點,要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要以保護勞動著的健康與安全為最終目的,從對施工生產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環境因素現狀進行管理,對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不安全行為進行確實有效的控制,從而避免或者消除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須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2.1 強化安全教育、落實制度管理
安全教育和培訓對公路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尤為重要,也是從最根本上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重要措施。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參加三級安全教育(公司級、項目部級、班級)的安全培訓學習,對安全施工規程和所涉及具體項目的專業基礎知識,必須結合實際需要有目的地學習,從而加強自身的保護意識,不進行違章操作,不違反勞動紀律。這不僅是崗位職責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由此,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和避免工作失誤,降低因自身業務能力不足而帶來的安全風險。
通過培訓學習,要將施工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到位,防止在執行過程中產生偏離和走樣——“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控制變成了事后處理,事前部署止于文件往來,事中追蹤缺乏跟進手段,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流于紙面。
2.2 樹立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公路養護維修項目施工過程中,常常雇傭民工,他們的安全意識相對比較單薄,并且有很強的流動性,根本不懂得項目工程安全的知識以及操作規程。部分管理人員安全技術以及能力十分匱乏,項目的安全管理人員嚴重不足,從而無法滿足項目安全生產的培訓以及教育需要,因此,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必須一切同生產相關的人全員參與,尤其是現場施工人員和監管人員,首先必須從思想上樹立牢固安全意識,高度重視施工安全防范問題,提高對施工安全防范重要性的認識。只要在思想上重視了,行動才會更自覺,方法才會更多樣,措施才會更科學。這就是先輩們提出的“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生產必須人人時時處處講,人人時時處處抓,人人時時處處管”等重要論斷的正確性所在。
2.3 合理增加安全資金和技術投入
受當前國內安全形勢和公路養護維修工程客觀條件方面的影響,現階段公路養護維修形勢致使安全生產投入增加,工作保障經費需求也會水漲船高。但在實際工作中,安全生產投入難以滿足現實需要。一是賣方市場和最低價評標價法擠壓了合理利潤,安全生產投入來源不暢。二是安全生產事故具有一定的偶發性,不宜量化,在監管不力時易滋生僥幸心里,資本逐利本性驅使安全生產投入減少。投入減少造成必要的保障措施難已到位,同時先進的安全監控技術無法引進,在外部條件日趨嚴苛時,“一增、一減”進一步惡化公路施工安全形勢,風險進一步加大。
這就必須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確定三方責任主體,即建設單位工程的法人,對該工程項目的整體施工建設安全負責;監理單位的主要責任在于承擔工程安全監理責任,它是工程項目建設單位管理層的擴展和延伸。工程施工單位是安全施工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它對工程現場的各項安全工作進行管理和負責,即安全事故首要責任人。同時要提高執行力和監管力度,強化實施過程中的監管和定期通報,探索將安全生產納入企業信用登記的辦法和途徑。同時改進事故追責導向,將填補制度漏洞、落實工作舉措、改善工藝手段作為基本要求,盡量避免類似事故重復、多次發生。
2.4 制定科學的規章,采取合理的措施
任何事情都是要靠人去完成的,人的行為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大到國家法律,小到內部工作監管制度、專業技術標準和規范等,只有必要的制度健全了,做事才不會盲從無序。人的行為才會得以規范有序了,才能減少失誤,避免產生不要的損失。所以,抓制度建設是做好施工安全防范的基礎和重點。
在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現了某些安全問題,但防控手段和措施不科學、不合理,那么防范工作也無法做好的,實踐中的若干實例均能反映此類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善于探索、學習、思考和總結,面對具體的項目要具體分析,努力尋求科學、合理、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黃鑫.施工安全管理形勢與對策分析[J].中國公路工程,2015(17).
[2]鄭云芳,諶宏.公路改造施工安全防范重點[J].中國公路工程,2015(15).
[3]孫健.朱諸公路大中修工程項目安全管理問題的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