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劍



摘要:混凝土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良好的混凝土質量是建筑工程質量的根本保證。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有效的推動了我國建建筑行業的發展,出現了嚴重的資源緊缺現象,某些地區的建筑工程甚至出現了無沙可用的狀況,使得混凝土和用供需量之間的矛盾也逐漸突出,因此,積極采用機制砂取代天然砂生產混凝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過實驗的方式,分別從各個方面對配合比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進行分析,為合理的配比提供精準的數據材料。
關鍵詞:配合比;機制砂混凝土;性能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TU5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9-03-02
前言
就現階段而言,我國大多數地區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依舊采用天然砂作為主要的材料,隨著需量的不斷增加,導致天然砂的數量逐漸減少,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不可能再生,同時,由于這些砂子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方便運輸。如果不能保證天然砂的供需量,很可能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造成一定影響。只有不斷加強對配合比的研究,明確其中的原理,才能將影響降到最低。文章主要從砂率、膠凝材料施工數量、水灰比例等方面入手進行分析。
1.砂率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分析
據相關研究表明,如果機制砂的表面較為粗糙、就有很多棱角,并且機制砂的表面所含的石粉較高,就會導致所拌合的機制砂混凝土原料包括:混凝土的坍落度、擴展度、強度等相關水平受到一定的影響。通常來說,如果機制砂混凝土的砂率數值較小,就會導致拌合混凝土出現離析、泌水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如果機制砂混凝土的砂率數值較大,就會對混凝土的粘性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其流動性較差,因此,應該積極的對砂率進行控制。
工作人員積極開展相應的試驗對混凝土的坍落度、擴展度、強度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在試驗過程中選擇了三種不同等級的砂率,分別為:0.33%、0.43%、0.53%,不同砂率值對混凝土的影響如下表所示:
從上述表格中,能夠看出對機制砂來說,如果將膠凝材料的使用數量控制在330.0kg/m3以內,混凝土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還會導致機制砂的可泵性降低。因此,通過相應的研究,機制砂配合比過程中,膠凝材料的使用數量應該在330.0kg/m3以上,才能保證良好的混凝土質量。
由上表可知,對于機制砂混凝土來說,如果將水泥漿液的含量保持在固定的條件下,
配合比中的砂率依舊會對機制砂混凝土易性水平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機制砂混凝土中,存在一定的配合比最佳值,如果砂率小于最佳值,就會導致混凝土所對應的漿液含量不足,容易對其易性水平造成直接影響;如果砂率大于最佳值,就會導致混凝土拌合物含水量較少導致其流性較低。
表格綜合分析:不同的砂率對于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影響并不明顯,并且通過相關數據的綜合分析,砂率最佳值應該控制為0.43%。
2.凝材料使用的數量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分析
通過相關的試驗表明,機制砂所展現出來的級配具有局限性,因此,應該保證機制砂混凝土和易性的穩定,才能滿足相應的工作需求。在實際配合比中,應該使用一定的凝膠材料,能夠實現對機制砂內部空隙的填充,能夠有效提高機制砂的潤滑性。如果僅對于強度等級較低來說,在實際的配合比中,所采用的水泥用量較少,導致凝膠材料用量也較少,有效的保證了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可靠性。因此,在配合比設定過程中,應該設置最低限制,才能保證配合比拌合機制砂混凝土符合實際需求。
在機制砂的配合比研究過程中,凝膠材材料的使用數量對于混凝土的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可泵性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依據實際情況進行實際情況進行實驗,此次實驗選擇的膠凝材料使用標準也不同,分別為290.0kg/3、310.0kg/3 330.0kg/3、350.0kg/3,具體的數據如下表:
3.灰比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分析
對于拌合機制砂混凝土來說,如果相應的材料確定,混凝土的強度以及膠水比能夠維持一個正常的比例。如果針對拌合混凝土來說,如果水灰比確定,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大于普通混凝土,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了:(1)機制砂中碳酸鈣是其主要的構成,使得機制砂長期處在碳酸鈣環境中,從而在表面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對于天然砂來說,其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硅,制約了化學反應的發生。(2)對于天然砂來說,機制砂不管從哪個方面進行比較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機制砂的界面較為新鮮,具有大量的棱角,有效的提高了機制砂的粘結度;(3)機制砂中村子一定數量的石粉,并且能夠直接參與到混凝土的反應過程中,有效的提高了晶核反應的速度,能夠快速引導水泥快速析晶,并且,還能夠生產水化碳鋁酸鈣,抑制了鈣礬石對單硫型水化硫鋁酸鈣的反應速率;(4)機制砂中存在的石粉較小,在混凝土中能夠發揮出形態效應,能夠對機制砂混凝土中的縫隙進行填補,有效的提高了機制砂的強度。
為了研究水灰比指標相對于混凝土強度性能所造成的影響,應該積極的進行實驗,實驗選取不同等級的水灰比標準,分別為:0.35、0.45、0.55/0.65,其具體的數據如下表:
對于一些天然的混凝土材料來說,如果水灰比條不斷降低,所對應的混凝土的抗壓強性能就會逐漸提高,因此,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反向關系,符合混凝土水灰比定制的要求。對于機制砂混凝土來說,水灰比和拌合混凝土強度之間的對應關系和常規混凝土的規律相適應。在上述表格中,工作人員應該進水灰比應該控制在0.55以內,才能滿足實際需求。
4.級配以及細度模數
工作人員通過對同一個砂場的不同機制砂進行分析,分別用A、B進行表示,A的細度模數為2.8,應該屬于中砂,B的細度模數為3.8,應該屬于粗砂。通過相應的實驗表明,機制砂能夠通過降低其細度模數實現對級配的調節,并且能夠達到中砂范圍的機制砂級配要求。因此,只有將級配以及細度模數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以內,才能保證機制砂混凝土的性能。
5.總結
綜上所述,積極的對配合比參數對機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分析,具有重要意義,能夠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間接的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通過實驗,最大限度的保證拌合機制砂混凝土綜合性能的穩定、可靠,推動建筑工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