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習
摘要:建筑本身是一項投入非常大的工程,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和控制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動態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9-41-02
前言
建筑工程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項目就是控制工程造價了,建筑工程的造價在制定之后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以動態調整的方法來減少資金的投入,實現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1.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控制問題
1.1工程招標問題
在工程招標之前,參與競標的企業都會制作計劃書,將材料等各方面估價羅列進去。一般來說,大多數企業都會通過壓低價格來提升自己中標的幾率,從表面上來看成本確實降低了,但實際上隱患卻更多。如房型的設計需要相關費用,如果設計費非常低,將難以避免地出現缺漏項目、套圖、缺乏深度等問題,如果建設方也沒能發現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極有可能導致后續施工過程中的進程受阻、質量低劣等嚴重問題。再如,如果因為壓低費用而選擇質量不過關的混凝土和鋼鐵等材料,必然會給工程帶來隱患,更有甚者將釀成重大安全事故。在招標過程中,如果采取最低價者即中標的模式,必然會形成互相壓價的惡性競爭,甚至出現最終中標的企業無法用所提供的價格完成整個工程的情況,這樣建筑工程的進度與水準自然難以得到保障。但如果固定總體報價,施工方承擔所有風險,又會讓施工企業因利潤率低而消極施工,一味尋找理由進行索賠。
1.2工程施工問題
這類問題往往是由市場變化帶來的,例如,無視市場上某種材料的價格波動機械按照合同和招標書進行定價,如果市場價格上升,就會出現材料購入不足,或者以次充好、無法支付工人工資等情況,勢必會對建筑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帶來惡劣影響。此外,如果只照搬工程圖紙,無視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就會造成施工方案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實際費用超過預算、工程質量無法達標等嚴重后果。
1.3不可抗力因素
我國疆域遼闊,地形多樣,氣候和水文地質條件千差萬別,這必然會對建筑帶來非常重大的而影響,因此在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必須關注和重視勘察、測量工作,避免因忽視這些問題而對工程帶來不可逆的負面作用。自然災害可以劃分成即發自然災害和突發自然災害,突發自然災害往往強度更大,對于這類影響可以按照事先擬定和簽署好的協議進行處理。
2.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控制措施
2.1決策階段的預算控制
做好建筑工程的投資預算對整個項目的進行都具有重要影響,工程造價人員必須要對工程項目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進行認真分析討論,以便確保最后計算出的投資預算的合理性。工程造價預算分析需要準備的資料包括工程材料價格、人工成本、工程地質狀況、工程所在地水、電、交通狀況、建筑工程行業稅收等。而此時的工程造價動態管理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參考類似工程項目所投資額,并結合當地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走勢以及今后一段時間之內國家對工程行業的相關政策和發展趨勢等狀況確定最終的預算成本。
2.2招標階段的動態管控
在工程招標時,要正確引入良性競爭,以此敦促中標方能夠嚴格按照建筑工程中技術、材料、工藝等相關要求進行設計工作,并在隨后的設計監理過程中確保方案足夠合理,較好地對方案進行總體評估。同時,還要靈活結合市場指標對整個施工環節進行嚴格審查,尤其是設計圖紙的核準,盡最大可能減少設計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和瑕疵,確保其完整程度。整個招標過程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并接受相關部門的指示和監督。
2.3設計階段的動態管控
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重點在于設計方案的選擇和工程合同的擬定。首先是設計方案的選擇,必須要做到多方案備選,按照科學合理、經濟實用、符合建筑安全、項目涉設計方案投資額在預算范圍內等三方面要求的原則由專家選出最合適最有說服力的方案。其次工程合同必須處理好質量、工期、造價等關鍵問題并且擬定必須明確限額設計指標,即列出設計變更的費用額度限制條款及限額設計的獎罰條款,這樣才能算是做好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
2.4施工階段的動態管控
2.4.1加強合同管理
基于當前工程量清單報價的模式,施工企業應遵循“低價中標,索賠贏利”的原則承包建筑項目的實際工程。而造價人員應該做到依據合同辦事,降低工程索賠。首先是加強施工設計變更的有效管理,認真做好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及時變更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中圖紙變更。項目施工也前應預先估算出項目變更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從功能和經濟等方面絕對工程變更的必要性與否。且應盡量在該分項工程施工之前決定,避免發生返工而增加費用。其次,應該加強現場簽證的管理,避免現場任意簽證現象的發生。簽證管理應該“隨做隨簽、簽證條款明細、簽證內容符合實際、簽證量化符合要求、不超范圍簽證”等五大簽證原則。最后,對施工單位及材料供應商不履行約定義務及時提出反索賠,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工程項目施工過程造價動態控制主要表現在對隱蔽工程的簽證計量、材料單價的控制、月計量審核、項目變更核算等事項的關注。只有做好以上幾點才能更好的在施工階段管控好工程造價。
2.4.2材料差額處理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材料的費用占比達到了總工程費用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說到造價的動態管控必須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材料差額的處理工作。材料差價問題應該充分考慮市場價格,并將單項材料與費用控制系數結合起來管理材料成本與調整差價。材料價格的測定應該綜合考慮地方材料價格和使用材料范圍等差價系數,從而有效控制不同分項工程的材料費用。另外還應該綜合考慮材料的采購、運輸、損耗、保管費用,就地就近采購、嚴格進行材料、設備管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最后可以殘酷定額站每月公布的差價系數,以便更好的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管理。
2.4.3造價人員管理
工程造價人員的素質對工程造價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我們需要選擇那些有經驗有素質的工程造價人員,加強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在配合監理工程師做好工程質量、工期、安全監督的同時,重視節約投資。
2.4.4加強獎勵措施
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工程建設速度也日益加快,但是部分建筑工程項目由于設計時間較早,開工時間較晚,新的施工工藝出現后已經可以大大縮短工期了,但是部分施工者因利益原因,仍按原進度進行,這導致了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加強獎勵措施,促使施工者積極地參加到競爭之中,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又加快完工的予以現金獎勵,以此帶動建設速率提升。節約建設時間和資金成本。
2.5竣工階段的動態管控
建筑工程竣工階段的造價控制也十分必要,造價人員應該認真收集和整理結算資料并對其注意整理和歸類。結算資料包括合同條款、招標投標文件、工程量計算規則、工程造價管理部門頒布的計算規則調價規定、材料信息價、竣工圖紙、標準規范、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等。另外竣工階段的造價管理主要包括工程量審核、單價審核和稅費審核等三部分也應當注意做好。總之造價人員還是應該了解國家建筑行業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同時堅持以合同為依托,認真審核變更簽證的合理性,確保竣工結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加強建筑造價動態管理控制的對策
3.1自然災害防治
各方應在施工之前進行詳盡的水文地質測量和勘探,盡可能提前做出針對地質災害的預案,如果出現突發性自然災害,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如保險等)轉移風險項目,而即發性自然災害則需要按照相關合同和協議協商處理。
3.2材料價格管控
要想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強化對于材料價格的管理,施工方就必須建立和維護一整套材料價格管控體系,這個體系必須密切結合實際情況,依托市場,針對性地進行材料采購規劃,選擇材料價格較低的時間點進行采購,也可選用招標和投標的模式來選擇供貨商,這種途徑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工程中所用材料的總體質量,并能夠降低成本、保障工程進度和質量。
3.3采用新工藝,新技術
在整個建筑工程過程中,各企業和單位應強化新工藝、新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從而在施工過程中實現減少和控制工程造價,提升企業效益和收入,保障工程質量等多重目的。
4.結語
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是對能夠引發工程造價波動的因素進行科學管控的有效對策,相關人員要充分認識工程造價動態管控對于企業競爭力和收益率的影響,應用新興的動態管理工程的造價方式,有效科學的對其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