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夢詩

摘要:觀察并且創(chuàng)造演變,這就是藝術美學,一切的建筑風貌的演變都存在于感覺和自由的創(chuàng)造,就今日的世界范圍說,藝術并未終結。
關鍵詞:藝術;美學;Art Deco建筑;生活
中圖分類號:TU24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6)09-140-02
前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種建筑形式的更新和演變都與藝術美學息息相關,而當今建筑設計在探求審美文化和文化時尚中再次找尋自然和人生,也在不斷地探求一種新的建筑風貌。在建筑中運用到點的“嵌入”,線的“鏈接”,面的“聚合”,三者融匯在一起,一個互相關聯(lián)的整體組合體系。本文主要研究ArtDeco在建筑裝飾的藝術美學的演變,并對ArtDeco的裝飾特殊與文化的簡單闡述。
ArtDeco演變自十九世紀末的ArtNouveav(新藝術)運動,它是充滿異國色彩,中西結合的裝飾表現(xiàn)形式,睿智與溫柔深淺交錯,融合優(yōu)雅的形體與國際流行的幾何對稱構圖,精致優(yōu)雅與時尚現(xiàn)代融為一體的特征。
1.藝術美學文化
一個民族文化上能否有偉大的建樹,歸根到底取決于心智生活的總體水平上,在最簡單的思路中,國際主義的精華的取與舍最為關鍵,任何的藝術美學都必須站在比較高的位置上,有廣闊的視野,才看得清它的全貌,所謂智慧無國籍,無論東西方,藝術美學這一類多元素的,多領域的常識或精神文化,對于每個建筑設計師來說,如何融會貫通,如何取舍,如何覺悟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才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建筑風貌和藝術作品。在藝術美學中談論建筑,它就是精神創(chuàng)造,設計者靈魂尋找形式的表達。簡單來說,藝術美學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正因為如此而更顯出它的美為目的的永存世界。
2.微妙的過渡設計
據(jù)相關資料得知,Art Deco最早出現(xiàn)在法國博覽會。作為臨時展示館,這種建筑風格看上去,既傳統(tǒng)又倉q新,有著豐富的線條,裝飾與逐層退縮的結構輪廓。它不僅在建筑上有影響,在服裝設計、舞臺背景、立體派、未來派、新古典主義、爵士風格藝術等等藝術風格都與其涉及。同時也普遍被認為是現(xiàn)代主義早期的一種青工,隨著時代的變遷,Art Deco有了它自己獨特的風格,更為簡潔,明朗的流線型和機械化的齒輪線條。色彩上輔以高雅的棕灰色調,形成建筑高貴內斂的藝術氣質。
Art Deco建筑通過變形簡化,幾何化處理,將古典裝飾轉變成了摩登裝飾。它源于經典,但并非新古典主義。這種建筑風格構筑著有關上流生活有關優(yōu)雅情節(jié)的建筑風格。作為輝煌時代的總結,深化為現(xiàn)今的表達形式,再度成為國際流行的建筑風格。
Art Deco發(fā)展經歷了三階段,先是早期法國,到折線形,再到流線形。
3.獨特的形態(tài)、寓意
Art Deco,是具備打破常規(guī)的裝飾藝術,有著新女人的形體美學,古老文化的結合與取舍,機械式的幾何體圖形,夾雜著速度、力量與飛行的精神寄托,融合二十摩天大樓退縮輪廓、放射狀的太陽光和噴泉的形體美學,兼?zhèn)渲錆M異國色彩的浮雕感。同時大量運用了鯊魚紋、斑馬紋、曲折鋸齒圖形,階梯圖形、粗體與彎曲的曲線、放射狀圖樣等等來裝飾,是現(xiàn)化藝術設計上的一種運動風格。
4.鮮明的都市意象
當代樓盤中Art Deco風,歷經歷史的洗禮,不斷轉變,在設計領域不斷的轉變形成了既簡潔又不失裝飾性的建筑美學語言所體現(xiàn)出來的基于線條形式的強烈裝飾性。在原則上運用了重復、對稱、漸變等美學法則使幾何造型充滿詩意和富于裝飾性。現(xiàn)今,大多數(shù)人對現(xiàn)代主義,極簡主義帶來的冷漠和無視,經反思之后。開始對人居環(huán)境的使用過程中的精神感受高度的關注,開始走向于高超的美學境界對精神空間的追求,融匯各藝術門類,創(chuàng)造有序的宜居的人居環(huán)境。美,我們在生活中,我們所居住的人居環(huán)境就是以人的生活為中心的美的欣賞和藝術創(chuàng)造,滿足人的美學精神。
由此可見,Art Deco這種形式的設計介于新古典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之間,既摩登時尚的城市意象,又是古典對稱和現(xiàn)代簡約的綜合。
5.案例圖示
5.1區(qū)位屬性
本項目地處于中山市港口鎮(zhèn),是中山市港口鎮(zhèn)的建設示范新區(qū),其基礎設施齊備、生態(tài)環(huán)境極佳,是文體、體育、科研相對密集區(qū)。是較適合人居的區(qū)域,也是中山市規(guī)劃發(fā)展最快、最具展?jié)摿屯顿Y潛力的區(qū)域。
5.2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如愿居(住宅小區(qū))
項目地點:中山市港口鎮(zhèn)
用地面積:74426m2
總建筑面積:224583.65m2
5.3設計理念
該項目的設計從多角度,多層面地關注了其所承擔的城市職能。小區(qū)內園中掇山,花問隱榭,水際安亭,手法采用“巧于因借,精在體宣”,充分體現(xiàn)了藝術與人文的交融體系。所謂“人居環(huán)境,貴在融匯”,將藝術欣賞,人文體驗,自然美完美地結合,為人居環(huán)境都市生活做出新的提案。
5.4綠色系統(tǒng)
充分利用外部自然環(huán)境與區(qū)內花園環(huán)境,令所有戶型或遠眺自然景觀、或觀賞到共享內庭的園林景觀,為居民營造出“逃逸都市,享受慵散”的閑適氛圍。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空間設計,借鑒風景園森的造景手法,由區(qū)內的中央花園到宅前的公共綠地再到住宅入戶花園,形成由公共
半公共私密的空間過渡。
5.5立面設計
(1)注重形體塑造、色彩對比和視覺感受,利用漏空的構架與通透的陽臺玻璃板形式,力求表現(xiàn)表象上的空靈、輕巧之動感。
(2)高層住宅立面采用Art Deco建筑風格,簡約、明快、挺拔而時尚。采用落地凸窗及入戶花園、空中院館,空調百葉等為主題元素,盡可能地體現(xiàn)方正節(jié)能之目的,使各棟樓宇做平,做整。出屋面機房與漏空構架取齊,消除機房的單調感,立面采用強烈的色塊對比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記好的視覺效果,體現(xiàn)統(tǒng)一,大氣的感覺,有效的提升項目的形象和口味。
(3)設計采用入戶花園,質感輕、明、透,在公共電梯廳與私宅之間形成綠色過渡空間,既為戶內爭取了良好的景觀,又使立面富于變化。
(4)在立面材質上,以采用外墻面涂料為主,局部采用玻璃幕墻,突出輕盈的視覺感受。
5.6藝術文化渲染與傳承美學精神
整個項目,設計以新穎的手法重新打造ArtDeco建筑風格,屏棄了繁雜的圖紋,保留和傳承了大方簡潔優(yōu)雅的線形風格。正因為世界上有事物有許多相同的結構,對藝術美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是有許多相通和相似之處的,形式美的規(guī)律,由秩序、單純、齊整、一致、均衡、比例等因素的貫通。在建筑上傳承了它的規(guī)律,從而美的根源,既有溫情脈脈的人間情昧,又有著現(xiàn)代科技美。所謂技術美是有著大量的想象力。有著理性無法分析的自由度,也有著感性的柔情,追求自然界中尚未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的美和簡潔性。
在現(xiàn)今,審美文化和當代藝術似乎己被資本社會嚴重商業(yè)化,藝術和審美也被市場經濟所控制。它是否從而失去美學的品格呢?“美感雙螺旋”和“人的自然化”的出現(xiàn),在探求審美和文化時尚中再次找尋自然和美學精神。作為美的藝術正是透過形式的尋覓和創(chuàng)造而積淀著生命的力量,時代的激情從而使它具備著生命、力量和激情的形象。
Art Deco經過歷史的積淀,具備著自身獨一無二的感性存在和自己的“生命意義”,也同時滲透著歷史的洗禮。
6.結語
建筑藝術作品的意味層是超越語言的無意義而傳遞出“意義”。強調藝術雖不能離開審美,但又并不等于審美完全替代再現(xiàn)藝術。探求藝術美學,不僅在裝飾美、形式美、純粹美上下功夫,還需要從小說、電影里觀賞、聽音樂、欣賞書法、領略、感受生活和人生,從而更能使當代建筑在中國藝術中由巧到拙,由熟到生,使它標志藝術的成熟,心態(tài)的成熟。藝術由再現(xiàn)到表現(xiàn),由表現(xiàn)到裝飾,從具體意義的藝術形象中走向“自由的形式”和“自由的感受”,并且打破走向衰亡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