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巖/石家莊市京昆高速公路京石管理處
高速公路收費站內控機制建設
韓淑巖/石家莊市京昆高速公路京石管理處
【摘 要】面對國內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要跟上形勢,抓好運營期的管理。作為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的收費站,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一條路的運營好壞:不但影響著整條路的形象建設、運行效益與未來發展空間,而且對所處地域的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做好高速公路收費站內控機制建設與高速公路的發展要求相符合,也是提高運營管理效益,促進自身發展而做的有益嘗試。本文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近年來的對高速公路收費站內的管理分析了高速公路收費站內控機制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高速公路收費站; 收費站內控機制; 建設策略
引言
內控機制是收費站管理層為保證運營目標的充分實現而制定并組織實施的對收費人員從事的業務活動進行風險控制和管理的一套政策、制度、措施與方法。加強內控機制建設是收費站建設的重點工作,對于強化源頭治理,實現監督關口前移,防范通行費征收風險具有重要的意義。
狠抓內控規范建設,構建長效監管機制,實施規范監管程序,實現科學有效監督。以下是實際工作中總結的收費站內控機制建設的策略。
通行費征收工作風險防范是否有成效,關鍵還在于找準、找細風險點,這也是建立整個內控機制的基礎。為此,我們重點將日常監管“管什么”作為主要課題,以進一步規范征收權力運行。為此,站內控機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收費管理涉及的內容進行了全面的梳理,盡可能做到考慮全面,不留死角。經過認真、細致的研究、甄選,共有通行費、通行費票據及收費人員三大類及備用金是否符合規定等十五項內容列入內控范疇,涵蓋了收費管理的實質,至此,收費工作實現了“零空白”管理。
內控不力是每一起通行費征收違法違紀案件的根源。因此,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風險排查方式方法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在第一步確定了日常收費管理“管什么”的基礎上,確定第二步的工作重點為解決“怎么管”的問題。圍繞全處收費運營管理“標準化、精細化”工作目標,以及進一步探索、總結內控長效機制建設的要求,對已運行近五年的“巡查督管”收費管理模式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并站在全處大局,在創新、落實收費人員內控制度規范上,進行了再次耐心、細致地研究,將人員監控及設備監控兩種模式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形成了“351”管理法即“三級實時監控”“五級稽查”和“監控錯崗作業”三種管理手段。
1.“三級實時監控”。
一級監控為監控人員利用監控設備對收費現場、結算室進行一級實時監控,這是“人機”結合的突出體現;
二級監控為站長(或主管業務站長)對監控室、收費現場、結算室進行實時監控(建議在站長〈或主管業務站長〉室建立監控終端);
三級監控為處信息中心對收費站(監控室、收費現場及結算室)進行實時監控。
2.“五級稽查”。
針對站收費中心工作任務,各稽查組有針對性地開展通行費征收風險檢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為此,靈活、機動的稽查形式是內控機制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具體來講,我們專門設立“站內控監督小組、監控人員、主管業務站長、站領導班子及處內控監督小組”五個小組。堅持站內控監督小組周至少檢查兩次、監控人員24小時監督、主管業務站長和站領導班子隨機抽查、配合處內控監督小組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以及實地稽查的辦法,逐級對收費人員開展通行費征收全過程的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問題,查找不足,落實整改,督導收費人員依法執收,加強通行費征收管理。
3.“監控錯崗作業”。
“監控錯崗作業”包含處信息中心和收費站監控室兩個層面。工作人員每月實行錯崗工作,即每月月初調整跟(收費站)收費班班次,杜絕共同營私舞弊行為的發生。
完成了收費站內控基礎建設,如何解決風險監控的日常落實工作問題,是風險防控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做好本環節的關鍵是各級內控小組要按照內控監督程序規定的職責,結合周、月內控安排,不折不扣地將“351”管理法常態化。
基于此,站領導班子首先確定了各稽查小組的職能。站內控監督小組組長由監控室主任擔任,負責組織辦公室、財務室人員開展每周兩次的稽查;當班監控員為24小時監控負責人,直接監督收費現場和結算室工作;主管業務站長作為獨立小組負責人,直接到監控室,稽查既往收費或結算室錄像,以及實時錄像;站領導班子成員作為站級稽查負責人,隨時可組織中層以上人員對收費現場進行實地稽查。
“人機”結合的新模式在控制收費人員行為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有效解決了風險控管落實難的問題。且在日常各級稽查中,及時發現了個別職工備用金短款、文明服務手勢不完整等違規違紀行為。
痕跡化管理在績效考核工作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此,收費站非常重視痕跡化資料管理。在痕跡化管理過程中,做到了內控監督計劃、內控監督過程、內控監督結果及內控監督考核歸檔四個“痕跡化”。
痕跡化工作的實施,規范了績效考核的流程,很好的記錄、反應、提升了管理的過程、方法和成效,為績效考核提供了基礎依據。同時,也糾正和彌補了考核過程中的不足,讓績效考核工作更合理,更人性化,更具成效,推動了績效考核工作的深入。
內控的本質要求是促生內在制約力。因此,解決了“管什么”“怎么管”的問題,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將內控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與“收費稽查考核辦法”進行對號入座,以獎懲督促進行落實整改。同時,對內控得力、監督有效的當班監控員、班長給予了額度較大的物質獎勵。內控獎懲結果一并計入當月星級考核結果,與月星級評定、績效工資掛鉤。既直接教育了當事人,也給廣大收費人員敲響了警鐘。內控獎懲罰則鞭策后進的同時,激發了職工的干勁,提升了工作效率,對加快收費隊伍作風轉變,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實踐表明,“351”管理法以“逐級跟進,層層遞進”“日常監督、同步監管”的人機結合模式,防止了個別收費人員鉆空子,有效地發現、防范了收費作業中的各類違規違紀問題,實現了收費站內控機制建設的突破性發展,確保了“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標準”,為保證正常的收費秩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規范只有起點。今后,我管理處將進行更加精密地部署,堅定信心,扎實工作,毫不松懈地做好內部管理監督工作。在高速公路行業發展新形勢下,為保障通行費征收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在內部管理監督工作建設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朱榮恩. 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思考[J]. 會計研究. 2001(01).
[2] 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 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 會計研究. 2000(05).
[3] 宋志偉. 淺談如何加強高速公路收費管理工作[J]. 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