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娜 梁佳 劉振濱
模擬教學法在貿易經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郭娜 梁佳 劉振濱
為提高貿易經濟專業學生的專業認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可嘗試將模擬教學法引入該專業教學過程中。本文結合貿易經濟專業的特點,從專業可行性、課程可行性及基礎設施可行性等方面對該專業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從課程設計、模擬教學方式設計、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對貿易經濟專業應用模擬教學法進行了相應設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模擬教學法在貿易經濟專業應用時需注意的一些具體問題。
貿易經濟專業在1997年教育部本科專業結構調整中從專業目錄中消失,自此之后,只有少數幾所大學保留了這個專業,其學科地位不斷下降,直到2012年教育部對本科專業目錄再次修訂,貿易經濟專業又被重新列入基本專業目錄中,其學科地位得以回升。在近15年的時間內,由于大多數院校沒有設置這個專業,教學研究和相關學術交流只能在較小范圍內進行,使學科發展受到了極大限制,迄今為止,在課程建設、教學規劃等方面仍處于摸索階段,這與大多數專業已具備成熟的課程體系及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形成鮮明的對比。目前,在多數院校中,貿易經濟專業仍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即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要形式,盡管在教學中不斷引入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等新的教學模式,但是這些模式對該專業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提升作用并不明顯,這直接影響了該專業的就業率。與此同時,許多貿易經濟專業的學生出現了“專業迷茫”現象,即不知道學了該專業自己到底掌握了些什么,以后能做些什么,這導致一些高校中,貿易經濟專業學生的流出量明顯高于其流出量,不利于專業的穩定及發展。因此,為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探討能將理論與現實緊密聯系起來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認知,構建貿易經濟專業教學的“新常態”。本文認為,將在其他專業中廣泛應用的模擬教學法引入到貿易經濟專業教學中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模擬教學是一種在教學活動中模仿社會實踐的教學方式,具體而言,就是教師根據專業要求及課程特色,通過周密的設計或借助于一定的設施,將現實中的工作場景呈現在課堂上,并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具體模擬操作,在鞏固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其實踐能力。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一些大學紛紛把模擬教學引入相關課程中。之后,模擬教學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廣泛應用于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心理學、醫學及護理學等學科的教學領域。在我國,經濟管理類課程的模擬教學研究文獻始于2000年,然后該領域的研究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徐進等,2010)。目前,在我國一些大學的經管類專業中,模擬教學主要應用于會計模擬、證券期貨模擬、進出口貿易模擬、國際商務談判模擬、管理學ERP沙盤模擬等領域。
模擬教學法作為一種特定的教學模式,其成功應用需要具備一定的主客觀條件,貿易經濟專業在教學中引入這一教學模式之前需要進行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包括專業可行性、課程可行性、基礎設施可行性等方面。
專業可行性。貿易經濟專業是迎合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旨在培養既掌握市場流通理論,又具有相應技能的專業人才的應用型專業。其專業性質決定了其培養目標和方向,強調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梢?,該專業對與實踐結合緊密的教學方法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為徹底改變貿易經濟專業教學與實踐脫離的狀況,應及時將模擬教學法引入到相關課程的教學中,以體現其實踐導向的專業特征。
課程可行性。貿易經濟專業的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其中專業基礎課偏重于理論,而專業課則側重于實踐。本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通過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掌握本學科相關理論;二是,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掌握一些具體技能。傳統教學方法的實施完全可以實現第一個條件,而第二個條件的實現則需要通過教學方法的革新來實現,而模擬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基礎設施可行性。開展模擬教學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支持,鑒于許多院校一些經管類專業在實踐教學方面已經先行一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貿易經濟專業在開展模擬教學之初,可以選擇性地利用相關專業的實驗室、軟件等展開實踐教學活動,例如,ERP沙盤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證券期貨模擬實驗室等。與此同時,許多高等院校非常關注教學方式的轉型與改革,并加大了預算與投資力度,這為貿易濟專業下一階段建立自己的專業實驗室、購置軟件提供了資金支持。
課程設計。在貿易經濟專業引入模擬教學法并不是說在所有專業課程中都應用這種教學方式,而是需要結合課程的性質和特點進行選擇,將實踐類課程列為重點應用對象,例如,商貿公司運作實務、商業業態理論與實踐、期貨貿易、網絡貿易等課程。
模擬教學方式設計。不同課程的特點、要求不同,這就意味著在這些實踐類課程中引入模擬教學方式不能采取同一種模式,因此,應根據課程差異,對模擬教學法進行應用設計,具體可分為情景模擬教學和設施模擬教學,其中情景模擬教學是模擬一個經營場景,在這些場景中設置具有與實際經營環境類似的角色與工作過程,讓學生參與其中,例如,在《商業業態理論與實踐》課程中,就可通過情景模擬教學的方式設置各種業態的經營場景;設施模擬教學則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設施或軟件,讓學生通過利用相關“道具”或操作“軟件”對實際情況進行模擬,例如,可將ERP沙盤模擬引入到《商貿公司運作實務》課程中。
模擬教學法在貿易經濟專業應用的質量評價。在模擬教學法引入貿易經濟專業教學一段時間之后,就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質量評價。首先,選擇評價方法和模型;其次,根據評價方法和評價模型的要求,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然后,根據評級指標體系設計問卷,對參與這種教學方法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以獲得相關數據;最后,運用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對教學效果進行定量評價。
模擬內容必須以教學大綱為基礎。模擬教學的目的是使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生動化、具體化,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果。因此,模擬教學的內容必須源于教學大綱,或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軟件進行模擬操作,或將傳統課堂教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貫穿到情景設計中,通過動態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領悟、理解能力。任何單純為追求教學方式創新,偏離課程教學大綱的模擬教學設計,無論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違背了將模擬教學引入貿易經濟專業的初衷,均不可取。
模擬內容必須以社會實踐為導向。當前在貿易經濟專業推進模擬教學法主要是為了實現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接軌,推進二者的相互滲透,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該專業學生日后能迅速融入社會創造條件。因此,模擬教學的內容設計必須以社會實踐為導向,結合相關課程,時刻關注社會領域的各種變化,并對其內容設計進行及時調整,避免模擬教學內容因滯后于社會實踐而與真實情況脫節的現象發生,以保證學生通過模擬教學活動能學到最新的、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能。
模擬內容的設計必須逼真。無論是模擬軟件的選用,還是模擬情景的設計都要以逼真為前提,任何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模擬軟件和模擬情景設計都難以保持學生的持久熱情和興趣,也不能體現貿易經濟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甚至違背該專業應用模擬教學法的初衷。因此,一方面,在選用模擬軟件時,一定要對其模塊設計認真考核,看看是否與現實中相關領域應用的軟件在操作方法及功能上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在進行模擬情景設計時,一定要以現實場景的為藍本進行角色設計、情景規劃及道具安排。
模擬內容必須易于操作。模擬教學內容是否易于操作是決定學生的參與興趣、參與率及最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模擬軟件的選擇、模擬情景的設計還要以易于操作為出發點,以便使學生能夠盡快地熟悉模擬軟件并熟練應用,盡快地進入模擬角色并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模擬教學質量評價必須客觀。判斷在貿易經濟專業應用模擬教學法是否實現了預期的目標,評價是關鍵,因此,評價必須客觀,其中,教師的評價應根據實際的教學效果做出,不能隨意夸大。同時,學生的評價應該根據各自的實際感受做出,不應受其他人的影響。只有對模擬教學質量做出客觀的評價,才能正確引導下一階段模擬教學法在該專業的應用。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規劃項目“模擬教學法在貿易經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GH151079)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