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文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各環節或提供勞務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60元買的棉花加工成棉紗,將棉紗100元出售給織布廠,則100-60=40元就是其中的增值額。
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收入征收的一種稅。
從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4個行業近1000萬戶由營業稅納稅人變身為增值稅納稅人,我國增值稅實現貨物和服務行業的全覆蓋。
營改增之前,我國實行增值稅和營業稅并行的稅收制稅,增值稅是就增值額征收的一種稅而營業稅的課稅對象是企業的營業收入,不但包括產品和服務的增值部分,還包括除人力資本之外的墊付性資本部分,這就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以及營業稅本身不能進行抵扣并且征稅范圍狹窄的自身缺陷必然會引發營改增。
1.2.1 降低稅負是全面營改增的目標之一
2012年至2015年營改增前期試點累計減稅6412億元。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預計2016年減稅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是本屆政府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減稅。降低企業稅負是營改增的目標之一,其降低稅負是指整個行業不增加,但不能保證每個納稅人都能降低稅負。營業稅是價內稅,增值稅是價外稅,營改增之后可能會帶來稅負的減輕。
個人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市民出售購買2年內房屋,如果銷售額總價80萬元,本來需繳納營業稅4萬元。營改增之后不含稅銷售額=80÷(1+0.05)=76.19萬元,即3.8萬元是應繳納增值稅額,相比營業稅少了0.2萬元。
1.2.2 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也是其重要目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這種改革具體而言是要求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面對中國經濟當下的困局,僅從需求側著手已經很難有所突破,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側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給的中長期視野的宏觀調控,才是結構性改革。
全面推開營改增,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社會分工協作,支持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企業購進不動產可以抵扣進項稅,在稅負減輕,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可以促進企業加快固定資產更新、積極采用新技術,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
當然,全面營改增的目標還有:可以優化稅制結構;完善分稅制度、提高征管水平等。
降低稅負是全面營改增的目標之一,雖然不一定給單個企業帶來稅負降低,但從宏觀來說對企業所處的行業是有利處的。
原來增值稅可以抵扣進項稅的一般納稅人主要是制造企業,也就是第二產業的企業,現在營改增了之后,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也可以進行相應的進項稅的抵扣,帶來稅負的減少。多余的價值,在推動第二產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會帶來第三產業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將會帶來我國企業產業鏈條的合理化、適宜化。
對于生活服務業從原來5%營業稅變為6%增值稅,由于有進項抵扣,行業稅負仍有可能下降。以餐飲業為例,購買廚具設備、桌椅板凳可按17%稅率抵扣;對餐館裝修可按11%稅率抵扣。但占大頭的原材料成本,如在集貿市場購買肉和蔬菜等很少能開到發票,抵扣就無從談起,因此稅負具體下降情況有待觀察。
營業稅的計算以及處理相對比較簡單,營改增后,企業只有符合增值稅新的相應的規范、要求,才允許納稅申報。要進行的賬務處理變復雜了,光用到的會計科目就比之前多了很多,不止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這一個會計科目,底下還有下一級明細科目: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等;相應的納稅申報流程也變復雜了,要經過認證、抄稅、報稅等流程,還要填寫納稅申報表。
對于不能取得抵扣憑證的轉型企業,像建筑業企業,如果年應稅服務銷售額不能超過500萬元,那么就被劃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其就可以實行簡易辦法納稅,稅率為3%,如果劃分為一般納稅人企業,就要按11%來納稅。那么,就會使這樣的企業不愿意達到一般納稅人的標準,不愿意做大、做強。這樣這些企業就不能吸收更多的就業,也不能更好地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對于國家有相應的新政策出臺,會組織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企業也可以自己進行相應的培訓,相關人員要認真學習、培訓。各高校非常重視財務實操,像稅務會計方面,會有納稅申報表的填制的講解,所以可以引進相關的優秀畢業生。
相應的改革,國家會出臺相應的政策辦法,我們轉型企業要認真研讀,根據相關政策,照章辦事,對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爭取合理的少繳納相應的稅費。“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因為這條規定,企業在購置設備時可以偏向環保、節能、節水型。
如能進項抵扣,應該盡量選擇可以進項抵扣的供應商,或者在采購價格上進行談判。
與客戶進行溝通時,在充分了解營改增對雙方的稅務影響的基礎上,與客戶談判更有利的價格。
總之,營改增是一項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但對財政收入會造成沖擊。所以政府以及企業還需要在營改增的路上不斷努力,讓這一舉措更加完善,風險不斷降低。
[1] 楊昱倩.論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納稅影響及對策[J].商,2015,(51).
[2] 謝慶紅.“營改增”對企業發展影響分析探討[J].理財,2014.
[3] 馮倩彬.全面實施營改增助力企業渡難關[J].熱點觀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