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蕾
論新型二手衣物店的發展前景
◎李舒蕾
在商品更新和置換如此之快的21世紀,廣大消費者對商品的各方面需求日益擴大,各行各業的市場也日益繁榮,同時,二手市場也是一個引領舊貨產業改造升級升級、凈化消費環境的一種方法,又是一種變廢為寶的創新型產業。為了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就二手衣物來說,我們可以從它的再生產與服務這兩方面出發,尋求它的立腳點,從而打開新的市場,讓它走上一條新型的、廣大消費者都認可的新行業。
身為大學生的我,最能體會到大多數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就拿衣柜為例:大一時候的衣柜空的還可以裝的下一個人,到大二了勉強可以將四季的衣服放下,大三呢,每天都在為衣柜太小而發愁,每天都將過季的衣服拿在手上,徘徊在垃圾桶與衣柜之間,為什么要徘徊?因為糾結?又是什么讓她們這么糾結,通過調查研究得到,他們的糾結大都是因為丟了可惜,留下又占地方,數據表明,大約百分之80的大學生都會有超過15件,這樣丟了可惜,留著又占地方的“壓箱底”的衣服,他們一般又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衣物呢?通過我們對大四即將離校的學生采訪得知,有一半的學生會直接丟掉,另一半學生則選擇在學校擺地攤低價出售,然而銷售量寥寥無幾。
如果現在有一個機構對學生的二手衣物進行回收呢?那是不是就達到了各取所求的雙贏效果呢?是的,這樣一方面為大學生們騰空了衣柜,又為二手市場提供了原材料,最重要的是達到了資源整合再利用的保護環境的呼吁。
當然,對二手衣物的回收還是有選擇的,不是任何衣物都能回收,二手原材料也要保證質量。不過,大學生的閑置衣服都不會超過2年,根據回收回來的衣物做出整理,分類,在選擇哪一類衣物用來做什么,保證每一件閑置衣服發揮到它的最大價值。
二手衣服經過安全處理再銷售。閑置衣服代賣一方面可以解決現代大學生衣服多但是沒幾件能穿但扔掉可惜的問題,將閑置衣服放到實體店讓經營者代買,自己可以盈利也可以讓經營者賺錢同時解決了自己衣服多但沒衣服穿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閑置衣服代賣可以讓大學生體會到自己的鋪張浪費,從而改掉鋪張浪費的習慣,再次,經營者可以通過幫助給同學代賣衣服得到與同學的交流,拓寬交往范圍,從中累積交流交往經驗,為實體店積累人脈。
有的二手衣物價格昂貴,質地好,不過時又給人一種新衣服的感覺,對于這一類衣服,可以對它進行消毒按照原價的5折消費。不是每個人都會在當季第一時間去買新款的衣服,而這些被淘汰了的當時的新款在有的人的消費觀念下評價也很高,這類人是用經濟使用的消費關系看待商品,所以二手衣服的銷售還得抓住這樣的大多數人群。
在代賣二手衣服的過程中還可以開設二手衣物交換的服務,這樣可以讓衣服更新的頻率變高也給大學生帶來一種不一樣的試穿體驗,將自己覺得不想穿的衣服拿去經過價格咨詢,交換價值相等的衣服,如價格相差過大,則補差價。
二手衣服再加工。對回收來的二手衣物在經過加工改造成為新的產品再銷售出去。比如回收來的過時T恤或者裙子,經過精細的設計,將它打造成一件獨特的,獨一無二的,個性的全新的商品,這樣符合消費者的求異心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這樣變廢為寶的時尚,估計沒有人不喜歡。再比如將那些沒有辦法再銷售的衣物,可以進行裁剪制作成圍裙、沙發墊、杯墊等,這些商品一般大家不會在乎原材料是什么,反而會因為這是廢棄的舊衣物加工而成而感到新鮮,這些家居都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東西,市場需求量較大,降低價格,加大銷售量。
對一些色彩鮮艷的衣物可以通過設計,加工成各種玩偶、配飾,因為色彩鮮艷,此商品更多的針對兒童群體和學生群體,并將此設計成獨有的品牌,打造其品牌效應,傳遞二手衣服要傳達的勤儉節約的宗旨。
互聯網DIY服務。21世界是一個離不開互聯網的時代,將互聯網與個性相結合自然不會與時代脫軌。微信供公眾平臺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我們要利用它做好宣傳,更要用它做好二手衣物的服務,怎么樣去服務,除了那些愿意將自己衣服拋棄的人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告訴店家你想要用自己的哪件衣服變成什么,對,這也是一個魔術平臺,告訴它你的想法,他就會針對你的要求對你進行服務,在服務過程中,你們可以溝通。比如一個學生的一堆衣物不想要了,它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告訴店家你想要一個玩偶,他就會通過你的衣服進行設計,改造,加工,為你diy一個屬于你自己的玩偶,在這期間為了讓預期和實際更接近,客戶可以與工作人工溝通交流,最終只需用給賣家相應的手工費。
單單只是實體店已經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立足不了了,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購物已經成為整個國內乃至世界消費的主流,電子商務的發展可為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快車道,但是長期以來,線下零售行業的根基一直比較穩固,傳統消費者還是對子實體店“情有獨鐘”,電子商務雖然發展較快,但是不能等同于是實體店的終結者,線下實體店仍然成為體驗式營銷發展最肥沃的土壤。如今,單純的線上經銷已經不能夠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力的有效手段,線下的實體體驗服務的崛起已經能夠占據在消費者的主要消費心理,而且,消費者對于購物環境以及結伴而行的需求比較大,電子商務的靠攏以及傳統線下的實體店優勢,已經越來越成為實體店存在和發展的新境界,同時線上的引流,以及線下的實體店的服務落實,將線上與線下的流量相結合,真正實現對電子商務和對傳統實體店的轉型。其次對線上線下店面進行有力宣傳:項目實施之前先打印實體店的傳單,利用學校消費群體集中的優勢,對實體店進行宣傳。宣傳突出二手店的特色所在,相對于傳統服裝銷售來說,“代賣衣物”和衣物二次設計改造服務更吸引眼球。
(作者單位:西安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