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玉
(遼寧科技學院 財務處,遼寧 本溪 117004)
我國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的困境與對策研究
李明玉
(遼寧科技學院 財務處,遼寧 本溪 117004)
環境管理會計致力于實現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而我國企業在應用環境管理會計方面卻存在諸多障礙。從分析我國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的現狀出發,簡述應用的困境,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
環境管理會計;應用;困境;對策
如何有效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是現代社會聚焦的核心問題,而在企業中合理引入環境管理會計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但是我國企業在應用環境管理會計方法卻面臨著很大的困境。
經過多年的經濟過度發展,我國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各類的環境問題,也就必須要考慮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的主導思想,提出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形成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企業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利用其具體的方法、指標體系來規范和約束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環境問題,能夠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有力支撐。
雖然我國對環境管理會計的使用提出了很多的倡導性意見,也制定了相應的制度支持,但是在我國的企業對于這一方面的問題,基本上是停留于遵守環境法規、規避行政處罰、避免環境污染名單列明的操作行為范疇,都沒有積極主動的應用環境管理會計來有效地核算企業的環境成本、環境收益、環境質量、相關的業績評價以及環境開發等業務。
我國企業之所以沒有像很多發達國家的企業那樣,很好地利用環境管理會計來進行相關的經濟與環境發展業務的核算與處理,必然存在著諸多困境,嚴重阻礙著我國企業對于這一新興會計體系的應用。
根據這些現實困境的來源以及產生背景,可以歸結為環境管理會計體系本身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的原因、企業本身的應用困境三個方面。
(一)環境管理會計體系本身的問題
由于我國環境管理會計本身在理論和方法方面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了應用困境。
第一,環境管理會計的具體核算定量方法不科學。環境管理會計最主要的是要估計和確認企業經營生產活動對于外部社會環境發生的影響,以及對企業內外部人體健康造成的傷害程度。但是由于技術水平低,對于這些內容還不能完全準確地測量和計算。
第二,沒有建立起系統的可操作性強的定性評價指標體系。圍繞環境管理會計的業績評價復雜而涉及面廣,目前只是能提供一些簡單的數據,而沒有形成一套非常系統的、全面考慮到整體環境中的企業、個體和政府三方行為相互作用與影響的評價體系,導致評價單一而不系統。
第三,有關環境成本的分配問題,在企業內部,環境成本需要在各個部門之間進行分配,以便于明確責任,分擔成本,也需要由相應的部門及個人承擔解決該項環境問題的責任。在社會大環境中,環境成本需要在不同企業和單位之間來進行分配,便于承擔責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一般會計體系中,成本的分配按照產量、銷售額或者其他合理的標準進行分配,而環境成本的特殊性較強,需要以環境負荷和環境消減作為成本動因,但是有關成本動因的細分指標還沒有確定。
(二)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性原因
國家對環境管理會計具體實行過程中,所需要的政策條款頒布得不全面與不系統,是我國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較差的另一個重要困境。
第一,沒有制定企業如何將外部環境成本進行內部化處理的具體細節性實施政策。由于企業生產經營運作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具有空間轉移性,波及面較廣,其環境污染介質易于與其他物質相互混合,可分性不明顯,因此,目前這一成本由企業和社會中的政府和個人共同承擔。這樣處理實際上損害了社會的利益,降低了企業的實際成本,虛增了企業的利潤。企業應該將這部分成本完全內部化,但是現在沒有頒布相關條款制約企業,而企業在利益驅動下又沒有自覺性來主動承擔。
第二,沒有頒布企業施行環境管理會計準則與規范。有關環境成本會計這方面,沒有具體的會計準則指導企業的具體操作,更沒有政府的約束條款來迫使企業進行有關環境問題的信息披露,導致企業沒有動力來進行有關
環境因素的研究,進而有意識地在生產經營貫徹環境保護。
(三)企業本身的應用困境
企業在利潤最大化的驅使下,不愿耗費大量的時間、物力和財力來核算和處理環境問題。因此,企業自身的應用困境主要體現在意識觀念層認識不足,領導層不重視,認為有關環境成本會計的應用將會弱化企業的經營運作。
為了在環境管理會計的應用方面與國際接軌,更是為了在實現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涉及全民利益的環境問題,相關部門與人員必須采取措施強化我國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
(一)宏觀政策的建立
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必須有相關的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支持,這就需要國家從宏觀上頒布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比較詳細的環保標準,并且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督促企業按照要求完成。
企業進行環境管理會計的相關業務的處理,需要按照社會的統一標準,來制定企業的環境保護條款,確定需要達到的水平。因此國家在制定環保標準時,一要學習國際上已經成型的標準,二要詳細分析我國的實際環境情況和技術情況,確定出可行的標準。另外,為了確保各個企業都能夠按照這一標準執行,還要對企業中的領導和會計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環保標準的學習、環保標準的執行、環保標準與環境管理會計的結合。
為了有效推動與督促企業應用環境管理會計,國家還需要加強環境審計工作。具體來說,環境審計就是由國家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按照國家環保標準,檢查與監督企業環境管理工作。在適當的時機把審計結果對外公布,便于社會公眾對企業進行監督與評價,也便于企業掌握自身的環保標準執行情況,也利于國家對全國范圍內的企業情況進行總體把握和管理。這樣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形成環境管理的社會氛圍,可以以此迫使環境管理不良企業采取措施改善自身的狀況,促進其應用環境管理會計。
(二)環境管理會計方法的改進
環境管理會計在我國應用狀況較差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科體系自身的方法上的不完善,使得企業無章可循。以國家制定的環保標準為基礎,將環境管理會計的應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建設進行有效結合。這樣,環境管理會計的核心目標就是配合國家的環保標準,積極進行企業生產經營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按照國家標準,企業的環境管理會計在應用過程中,會計人員設置賬戶對環境方面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與處理,收集環境方面的資料與相關數據信息,進而深入分析與比較,找出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形成科學系統的環境管理會計報告,上報給管理決策層。接著,企業的領導層深入分析報告內容,針對問題,研究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環境方面的改善建議,可能關系到原材料的變更,生產過程的環保改進,員工勞動保護問題的完善等等。
(三)企業推進應用環境的配置
企業是環境管理會計應用的主體,所發揮的作用最大,企業要為應用做出多項準備工作,包括在企業中建立環境保護意識、制定相應的環境管理會計應用法規、確定應用管理會計的會計人員、指定環境保護監督員以及對人員的培訓工作。
[1]王洋,王睿.對環境管理會計有關問題的淺析及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4,(12):32-34.
[2]趙一偉.對我國環境管理會計的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9):15-17.
[3]宣銀花.環境管理會計發展歷程與應用前景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7):23-25.
[4]張韞麒.環境管理會計若干問題探討[J].知識經濟,2013,(3):11-14.
[5]孟巖,周航,劉沓.大數據時代環境管理會計發展探究[J].財會通訊,2015,(7).
[責任編輯吳明宇]
F230
A
1673-291X(2016)25-0076-02
2016-08-16
李明玉(1979-),女,遼寧本溪人,科員,會計師,從事會計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