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榮薇,楊昕明
(云南省煙草公司文山州公司,云南 文山 663000)
運用精益思維降低采購成本的有效方法初探
師榮薇,楊昕明
(云南省煙草公司文山州公司,云南 文山 663000)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通過管理成本來提高利潤,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采購活動作為生產經營的首要環節,是企業生產和銷售的重要基礎,也是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的領域。據統計,采購成本平均每降低1%,就相當于銷售額增長10%。因此,加強采購環節的成本管理,對提升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要想對采購成本實施有效控制,真正發揮采購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最大效益,就必須對整個采購流程進行科學管理。結合現代企業采購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初步探討如何利用精益思想有效管理采購成本。
精益管理;采購成本;管理方法
(一)精益管理的概述
精益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是一種整合多種管理方法于一體的先進管理模式。它的本質是用最小的資源投入創造最大的價值,并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核心是消除所有消耗了資源卻未創造價值的浪費。在具體工作的實施中,主要體現在企業服務水平和效率的不斷提高及成本的有效控制、投入產出比的最大化、生產經營管理能力的日趨卓越方面。簡言之,就是“多”“快”“好”“省”地開展生產經營管理。
(二)采購成本的定義
采購成本指的是在購買原材料的階段產生的與之有關的物流費用,主要包含三個部分:(1)原材料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費用、運輸費等;(2)采購過程成本,主要指采購部門人工和差旅費等;(3)因采購不善而造成的管理成本,包含質量成本、效率成本、資金占用成本、風險成本等。
(三)運用精益思維進行企業采購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產經營管理中,采購成本管理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縮減采購成本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利潤的增長。但必須明確的一點,減少采購成本并非就是追求最低的采購價格。生產物資是否能以最合適的價格獲得,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采購成本太高,必定導致生產成本升高,進而影響產品的銷售和利潤;而采購成本太低,則很有可能又會伴隨很多的風險,如質量風險、技術風險、及時供貨風險等,這勢必又會降低了產品的品質,削弱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應當追求的是“采購最優成本”。在這個過程中,探究如何通過減少生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時間、空間、人力、資金、物資等方面的浪費行為,嚴控成本費用,來持續提升企業運行效率和效益便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采購管理中導入精益理念,做好采購成本的精益管理,對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意義重大。
(一)采購管理方式不科學
部分企業的采購管理方式過于簡單和程序化,常常為了簡化審批程序,而采取分散采購的方式來進行物資購買,甚至刻意將采購項目化整為零來規避招標,從而導致采購價格和物流費用居高不下,售后服務難以保障。
(二)信息渠道不通暢及供應商管理缺失
部分企業對原材料市場缺乏關注和研究,未能適時把握市場動態,及時了解供應商信息,導致掌握的供應商信息較為單一,失去了很多直接的采購機會,加大了采購成本。加之未能實現對供應商的有效管理,不注重與合格供應商“雙贏”合作關系的搭建,繼而難以獲得貨源上的保證和成本上的優勢。
(三)片面注重采購價格控制
在物資采購過程中,部分企業將關注重點僅放在與供應商的價格談判上,忽略了售后服務承諾、與供應商戰略性伙伴關系的建立和發展,以及對采購流程的優化等,而對所采購原材料的質量及交貨期限等因素通常也只是事后才來加以控制。這種僅以價格作為標準選擇供應商的做法,顯然無法給企業帶來最大收益。
(四)采購管理制度不健全
采購管理是一門囊括了管理、貿易、法律、材料、工程技術、計劃控制、貯運、物流管理等多項專業的復雜性的綜合管理科學。采購活動本應由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人員來承擔,但在一些企業中,由于缺乏相應的采購管理制度和行為準則的約束,采購往往被視為油水最足、漏洞最大的環節,采購大權因此也被管理層牢牢把握在手中,憑個人主觀意識干預采購工作,抑或將采購環節交給一些從未接受過采購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的親信來進行管理,致使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成本居高不下。在一些情況下,還會導致采購腐敗行為的發生,加大了采購成本和廉政風險。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精益管理的重要現實意義,用精益管理的思維和方法來解決采購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做到時間空間節約、資源消耗節約、成本費用節約,實現由低增值高消耗向高增值低消耗的轉變。
(一)集中采購,體現規模優勢最大化
在物價的一片“漲”聲中,最先容易想到的是利用集中采購帶來的規模效應,來降低采購成本。集中采購,在單項物資上數量巨大,供應商一旦中標,無論是對其自身知名度的擴大,還是對產品本身品牌價值的提升,作用都十分明顯,因此,往往能吸引到更多具有強競爭力的供應商,有時甚至可以得到一線生產商的特價或特供產品。以大型家電企業海爾為例,電纜是其多數產品都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元件,采購部門和產品設計部門通過對其家電產品所用的電纜重新進行設計規劃,盡可能地使其標準化和通用化。通過這些改進,使其所需電纜由原來的幾百種減少到十幾種。隨著原材料品類的減少,單類原材料的數量上升,便自然而然地實現了集中采購。據測算,光憑這一改進,就使得海爾集團在電纜項目的采購上節省了近20%的成本。
(二)以委托招標代替自主招標,減少采購腐敗的發生
采購活動中的腐敗問題,很多時候是由于過多的人為因素摻雜其中,以及信息的閉塞所導致。采用委托招標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同時解決了信息不通暢的問題,減少采購腐敗的發生。通過公開招標,選擇具有國家或有關部門資質認定的招標代理機構,委托其對企業的原材料采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不但可以利用招標代理機構廣闊的招標信息發布平臺解決采購信息無法廣為人知,讓更多供應商參與競標的問題,還可以利用招標代理機構的專家庫優勢做出更好的選擇。同時,由專家庫的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評標來確定中標人,還有效杜絕了“領導打招呼”等有失公平的腐敗行為發生。
(三)加強供應商管理,獲得最優采購資源
首先,企業應加強市場調研,創設供應商管理數據庫,分類管理供應商信息檔案,通過對以往采購數據信息的整合分析,可為最優貨品來源選取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參考;其次,應建立可量化的供應商行為績效指標,通過對供應商進行績效管理,運用績效考評的結果來權衡是否繼續與之開展采供合作:增大或削減采購份額、延長或縮短合作期限等;再次,對不同的供貨商采取差異化激勵和獎懲,以此促進其不斷優化貨物供給行為,保證優質高效的供貨;最后,在確定合適供應商后,企業應注重與供應商建立和維持戰略伙伴關系,謀求共同發展。如此,企業便能夠實時掌握最新的市場供貨信息,便于企業適時調整應對策略,提高經濟效益。
(四)運用電子采購,提高采購效率
物資采購的電子化是企業運營信息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使得企業通過網絡,尋求到合適的供貨商和貨品,實時了解市場行情和庫存情況,及時調整計劃,在線采購所需的原材料,并對采購訂單和原材料進行實時在途管理、臺賬管理以及庫存管理,實現采購過程數據的自動整合分析。采用電子采購的方式進行采購,不但高效便捷、交易成本低,而且信息公開程度高。在完成采購活動的同時,很好地利用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對采購全程的各個環節節點進行了規范管理,有效地整合了企業的資源,幫助供求雙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五)樹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理念,提高采購質量
企業要控減采購成本,不可單純地只關注采購價格的降低,而是要樹立一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理念。在選擇供應商時,應把所購物資的綜合性價比作為采購決策的依據,也就是說,既要考慮貨物的采購價格,又要注重貨物的質量、性能和供應商的承諾,如售后服務、保質期、交貨期、送貨與安裝等。除此之外,產品設計方案的創新在成本控制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覷,應在保證產品質量、性能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最優的產品設計方案,通過改變材料的使用狀況來減少原材料消耗,或嘗試用新材料替代原材料來降低物資采購成本。
(六)建立和完善企業采購管理制度,規范采購行為
制定嚴格的采購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不但能使企業的采購活動規范化、高效化,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明晰各相關責任人的工作權力范圍,理順采購的程序、有關部門的責任及關系。企業應在采購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實施有效的全過程監管,制定包括采購計劃/申請/預算管理制度、招標管理制度、物資驗收管理制度、供應商管理制度、招標代理機構管理制度、評委管理制度、財務結算管理制度等在內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采購管理制度和行為準則,全方位抓好采購管理,規范采購行為,保障采購質量,降低采購成本。
總而言之,采購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想要追求采購過程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就要學會以最低的投入去獲取最高的收益,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關鍵是要樹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理念,將“多、快、好、省”的精益管理方法運用到采購管理活動中,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采購技術,努力推動采購的科學化、高效化,最終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尹強.采購就是這么簡單[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
[2]吳洪剛.企業降低采購成本的途徑淺析[J].中國市場,2007,(Z2).
[3]吳戈.降低采購成本是提高企業經濟利益的前提[J].中國流通經濟,2006,(8).
[4]鄧新紅.淺談企業降低采購成本之策略[J].現代企業文化,2009,(18).
[5]殷元元,趙麗清,王承明,叢蕾.優化采購流程降低采購成本[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11).
[責任編輯吳明宇]
F275
A
1673-291X(2016)25-0086-02
2016-08-16
師榮薇(1986-),女,云南文山人,經濟師,從事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