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釗 雷凱 陳逸
?
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性的策略
◎張金釗 雷凱 陳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虛擬經濟迎來了發展高峰期,在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并駕齊驅發展下,實體經濟逐漸喪失了即有的優勢,故此為了大力推進實體經濟,應不斷的加強金融支持,以期保證實體經濟有效發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皆為金融發展的展現模式,只有兩種模式共同協調發展,才能保證金融的穩定,所以注重實體經濟發展,運用金融大力推進實體經濟的有效發展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以利用金融方式支持實體經濟有效發展為討論主題,分析如何開展金融支持,穩步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旨在協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有效發展。
虛擬經濟是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一種經濟方式,而實體經濟也可理解成為市場經濟發展中所實際流通的金幣。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只有保證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協調發展,才能促進國民經濟的長久發展。
虛擬經濟是基于互聯網網絡發展下的一種交換與分配活動,該種經濟活動方式過于傾向資本化交易方式。虛擬經濟具有不穩定性的特征,這種特征屬性也將影響到市場經濟的整體活動。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隨著1.5萬億美元的世界兩大頂級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繼爆出問題后,美國政府向AIG提供850億美元接管AIG,隨后該年9月華爾街投資銀行倒閉。這些現象的發展不僅危害到了個體國家,甚至殃及國際金融的整體發展。金融危機事件也展示出了虛擬經濟的過渡發展勢必將會導致經濟發展紊亂,與此同時,也體現出市場經濟的若建立在虛擬經濟之上,必將導致經濟空心化,并起到阻礙國際金融發展的效果;而實體經濟的則是指在現代市場中生產流通經濟活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的穩定發展基礎之上。
首先,生產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當前隨著市場的不斷運行企業生產成本不斷得以提升,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企業為保證自身發展利益,而逐漸降低生產成本,以期導致產業結構受到嚴重影響。這一影響并非單方面的影響,而是直接影響到企業生產階段,效率階段以及整體市場運轉階段,這些影響的發展最顯著的效果,即導致金融投向發生逆轉,實體經濟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最終導致其發展受阻。
其次,實體經濟雖然風險較低,但是無法得到更多的回報,相比虛擬經濟,兩者之間回報有著明顯的差異的,故此,相對比虛擬經濟,實體經濟無法受到更多的重視。加之虛擬經濟發展較為強勢,結合IFC最新數據現象,當前全球上市公司已經突破6萬大關,而且將會持續增長。2013年期貨總成交量為206177.33萬手,總成交股數48372.68億股,上證綜合指數最高達2444.8;2014年期貨總成交量為250585.57萬手,總成交股數73755.00億股,上證綜合指數最高達3239.4。種種數據顯示出了兩年之間我國虛擬經濟的強大發展態勢。
第三,受到政策影響。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大力發展,國家積極推進第三產業的良好發展,這樣就給予虛擬經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促使虛擬經濟快速發展。加之,實體經濟在受到沖擊后,其融資渠道變得較為狹窄,在市場運行中,實體經濟很難再次活動更多的金融支撐,故此導致實體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強化金融市場機制。為了降低金融市場影響,應不斷的強化金融市場機制,通過自身體系來協調各部分之間的運轉。實際上,實體經濟與金融之間為相互作用關系,為了進一步的強化金融市場機制,就需適當的放寬金融市場準入標準,從國家角度進行宏觀調控,以期不斷的發揮金融市場機制的有效性,盡量降低金融市場等級差別,借用金融杠桿,緩解實體經濟發展困境。另外,為了大力推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實體經濟也應不斷進行自我調節,借鑒國際金融運轉方式,盡量進行調節以保證與國際市場接軌,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等多方面的努力,在增加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
不斷加強金融信貸政策支持。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家企業經濟發展主導作用,針對當前實體經濟發展缺乏有效支持的現象,國家有義務實施宏觀調控,借助“無形之手”來調節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只有在充足的金融支持下,才能幫助實體經濟活動重生。故此,國家應不斷的架起金融信貸政策支持,在支持中,注重區域經濟差異性調節,盡量降低的區域經濟的客戶準入差異化影響,并針對企業賬戶基金進行監管,以期降低資金運行風險,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調節,逐漸促使信貸市場更加合理化與科學化發展。
關注金融資源投向與金融產品的創新。實際上,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也就是指實體經濟與金融發展之間的相互融合,進而進行資本轉移。但是影響資本轉化最重要的因素即市場金融風險,故此為了保證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應首先明確金融風險,并將金融風險控制在適當范圍內,從物流發展,技術支撐等多方面進行支持,以期提升實體經濟轉化效率,在金融之后才能下提升實體企業運行效率,才能為實體經濟發展增加新的砝碼,以此來平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此外,在關注金融資源投向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創新金融產品,從實體經濟著手,創造出符合實體經濟信貸使用的相關產品,以期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為雄厚的物質基礎,創新金融產品,以便于達到吸引金融投入,加快實體經濟復蘇。
綜上所述,在當前互聯網金融等虛擬產品不斷發展前提下,為了保證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應為實體經濟爭取更多的金融支持,以便于達到維持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平衡發展的效果。因此,為了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效發展,應不斷的強化金融市場機制,并加強金融信貸政策支持,在此基礎上,關注金融資源投向與金融產品的創新,以期更好的權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