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強 孫慶梅
?
個人取得信用社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政策的思考
◎郭之強 孫慶梅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形態呈現多元化特征,某些行業經濟形式、經營管理模式、投資主體和經濟效益發生較大的轉變,導致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取得方式、投資收益率等關鍵因素發生巨大變化。文以塔城地區3個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信用社)發展歷程著手,對其在不同時期向個人分配的股息、紅利分配情況進行簡要闡述,對個人所得稅政策規定進行簡要分析,針對目前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完善個人所得稅征管措施,提出幾點粗線的思考意見。
信用社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由全體社員投資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職責是為社員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屬于集體企業,以其全部資產對債權債務承擔責任,依法享受民事權利。其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信用社從成立之初到現在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成立之初至2003年,通過深化改革,信用社正式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成為獨立經營和管理的法人企業,這一階段屬于信用社的起步“創業”階段,連年處于虧損狀態,發展緩慢,企業生存壓力大。第二階段從2004~2008年,在這一時期,國家繼續加大對信用社的改革和推進力度,新的管理體制和框架初步建立,產權和組織形式發生重大變化,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財政部門、貨幣資金和稅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信用社徹底擺脫困境,扭虧為盈,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經營效益穩步提升。第三階段是2009年至今,信用社迎來了全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伴隨著信用社在第二發展階段經濟效益的好轉,極大了刺激了社員的投資熱情,產生良好的經濟效應,入股社員數量急劇增加,信用社的整體實力得到大幅提升。塔城地區三縣市信用社收益和股息紅利分配數據如下:第二階段可分配利潤由2004年的107萬元增長至2009年的1404萬元。;第三階段可分配利潤由2010年的2058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7950.1萬元。縱觀該信用社第二發展階段和第三發展階段,社員取得的股息紅利收入從2004年的20元/人增長到2015年26676.5元/人,年均增幅高達91%。
經濟實力不可同日而語。20世紀90年代,信用社改制后,發展面臨歷史包袱沉重、內控機制不完善、團隊戰斗能力不足等客觀因素,導致企業舉步維艱,服務“三農”主體職責不能有效發揮。國家為積極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對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出臺多項扶持政策。
稅收政策扶持目的已實現。1996年,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授權,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自治區地方稅務局出臺了《自治區地方稅務局關于對基層供銷社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支付給個人入股股金的利息、股息、紅利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新地稅四字〔1996〕001號),旨在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信用社擴大融資來源,縮短融資時間,提升投資者的積極性,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充分發揮好服務“三農”的職責和作用。該信用社1997年持有股金357萬元,2015年持有股金9168萬元,21年間增長了25.68倍。
投資主體和貸款對象已發生變化。信用社的主要任務是籌集農村閑散資金,為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在信用社成立之初,融資主要以農村閑散資金為主,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限制,融資數額增長速度緩慢。第二階段,融資對象逐步擴大至城鄉群體,融資渠道全面打通,融資來源包括農民、個體工商業戶、各類企業單位和自然人,隨著吸收存款能力的提升,存款資金也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
股息紅利分配方式發生較大變化。為進一步穩定投資主體信心,把企業利益同投資者既得利益深度融合,該信用社自2013年開始調整股息紅利分配方式,從應分配股息紅利金額中,提取一定比例直接轉增投資人的股本,成為進一步擴大資金基數,提升投資入股人員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從稅法角度來看,看似信用社通過提取一定比例的未分配股息、紅利所得轉增社員股本,增加社員在信用社的股權份額,實則是在分配股息、紅利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合法性原則下,出現了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的部分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導致稅款流失。《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公告第67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獎勵和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公告第80號)已明確規定,“被投資企業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個人股東已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以轉增額和相關稅費之和確認其新轉增股本的股權原值。”“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項目,統一適用20%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稅收政策存在區域差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1996年開始出臺對基層供銷社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支付給個人入股股金的利息、股息、紅利(不含單位集資分配給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已執行20個年頭,為提振信用社發展信心,鞏固發展成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經筆者查閱其他省份相關政策,發現各地政策執行不一,沒有統一的標準。主要為以下幾種情形:按比例給予減免;按全額給予減免;分階段給予減半征收或全額免征;未限定減免期限,給予減半或者全額免征。針對不同經濟性質給予不同政策,如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減免,農村商業銀行全額征收 。
利息、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負不公。《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
施條例規定,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屬于個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當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除信用社以外的其他企業納稅人,在向投資者分配利息、股息、紅利均按照稅法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出臺《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作出將基層供銷社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支付給個人入股股金的利息、股息、紅利暫免征收個人所得規定。2013年-2015年,塔城地區三個縣市信用社涉及個人股息紅利合計1.7億元,減免個人所得稅合計3446.6萬元,人均減免個人所得稅5211元/年。
筆者認為,該文件屬于一項過渡性政策,由地方政府自行把握,用于促進某一經濟體發展的權宜之計。政策使用權限在地方,可由地方自行決定免或不免,或免多少,或者什么時候免,什么時候不免。
除特殊情況和特殊時期外,稅收規范性文件應保持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一致。目前該政策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應該回歸本源,發揮其調節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公平、有序、科學發展。
《自治區地方稅務局關于對基層供銷社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支付給個人入股股金的利息、股息、紅利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新地稅四字〔1996〕001號),僅限于規定中所列述的情況,無論是稅務機關還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都應對清晰的知曉特定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也是特定的,不能任意擴大適用范圍。2013年至2015年塔城地區三個縣市信用社分紅金額分別為7139.9萬元、8198萬元、7905萬元;轉增股本金額分別為261萬元、617.8萬元和1918.8萬元,轉增股本逐年提高,實現了股東股息紅利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基于稅法和總局文件規定,筆者認為對信用社轉增股本的行為按照總局相關規定征收個人所得稅。
隨著信用社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科學營業,茁壯成長為行業內龍頭企業,已今非昔比,二十年前的舉步維艱已成歷史,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信用社不斷升級改造,采取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業務范圍不斷拓展,經營能力跨越式提升。為保證各類經濟體享受公平的外部發展環境,發揮政策杠桿作用,杜絕各地區間差距進一步擴大,確保經濟社會平衡發展,特別是注重農村地區脫貧致富工作。為進一步激發信用社對貧困地區、邊遠山區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應對各地州或各(縣)市信用社給予差別化政策規定,使信用社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筆者建議取消經濟水平中等偏上地區信用社支付給個人入股股金的利息、股息、紅利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對經濟水平中等偏下地區給予差別化對待,鼓勵信用社加強對“三農”經濟的服務力度和積極性,可采取減半征收信用社支付給個人入股股金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按照稅法和總局相關規定,對信用社利用未分配股息、紅利轉增股東股本的部分,不論采取何種分配方式,均應納入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內,并由發放股息紅利的單位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同其他各行業,各類納稅人保持一致,確保稅收政策的公平和公正。
(塔城地區地方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