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
國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
◎張志剛
"走出去"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做出的重大決策,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是實現我國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和不斷深化,許多具備對外援助及對外承包工程資格的企業逐漸加大在外施工范圍和力度,力爭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市場爭得一席之地。那么,在市場不斷擴大的同時,項目管理的風險也隨之而來;如何做好國際工程施工管理,規避風險?現從下面幾個方面闡述:
一個國家、地區的政治環境決定了其經濟發展的基礎。眾所周知,任何國家和地區在動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嚴重經濟損失,甚至出現經濟危機,導致經濟不能正常進行,人民不能安居樂業。
所以,在對外承包國際工程中首要做好一個國家的政策、法規了解以及對象國近遠期的政治環境評價,為確定是否承接該國的工程項目提供決策依據。例如:1)2015年9月,尼泊爾頒布新憲法后,印度與尼泊爾關系惡化。印度隨后停止向尼泊爾運送燃油,進而致尼泊爾爆發持續燃油危機,公共交通運營出現困難,造成國內經濟下行嚴重,市場環境惡化。2)眾所周知的敘利亞形式嚴峻,處于動蕩期的政府搖搖欲墜,且惡化的國家形勢無法預測,勢必給投資商帶來嚴重災難。這樣的政治環境,在承接國際工程前,一定要審時度勢,三思而后行。
任何國家和地區擁有獨特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只有熟悉、了解當地國的處事原則,才能真正了解到對方所知所想,并融入到當地人的傳統文化中。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才能揚長避短,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達到溝通之目的。例如:1)有些國家的人民對某種顏色或房屋建筑風格特別厭惡,如果是一項EPC項目,設計時在沒有考察的情況下就進行一系列工作,不考慮對方感受,就有可能造成誤解。2)某些國家,尤其是穆斯林國家。對于他們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并尊重他們,否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任何項目的實施都要做好“三控三管一協調”,這對項目的順利進行會造成巨大影響。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也要注意風險因素的把控。
合同管理;合同在簽訂前要對影響項目的各種因素考察仔細,包括雙方合同采用的條款(國際上一般采用FIDIC條款)、當地建筑市場的習慣做法、標準等,提前制定防范和糾正措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場地條件,當地氣候特征,把握工程項目的重點、難點,做好工期安排,制定切實可行的進度計劃。施工中還要循序漸進,及時糾偏,做好事中控制;合同完成還應及時進行工作總結,汲取教訓。
安全文明管理:首先要對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和制定預防及控制措施;其次從現場文明施工做起,做好現場圍擋,樹立良好的施工安全文明形象;現場辦公、生活場區實行封閉管理,盡量減少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設施,嚴格遵守當地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中方人員的安全理念,培養當地國技術工人的安全意識,提高技術工人的安全覺悟;做好安全勞保用品的佩戴和使用。通過安全文明管理,切實做到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安全保障。
成本管理:首先在投標報價前做好當地材料、設備、人力資源等的考察工作,包括當地水泥、砂、石子、瓦、木料、瀝青、油料、燃料及其它材料等的價格情況以及生活物資、當地的財務政策(增值稅,營業稅,地方建設稅、利潤所得稅等相關稅費)、工人的工資、福利等。其次,由于我國的建筑材料相對便宜,好多企業大多采用從中國進口物資,但應結合進口國的海關政策(關稅、運輸費用)進行綜合考慮,不能盲目進口;另外,應充分發揮當地勞動力的作用。多數比較貧困的國家,勞動力充足,但是技術落后,價格便宜。在外施工的項目中,中方人員越多,造成成本居高不下。項目部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加強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跟當地人交朋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力爭在哪里施工,哪里就有本土化的施工隊伍。如不對當地市場了解清楚,那么在投標報價時就極有可能漏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協調: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感性認知和思維習慣。剛出國的人,往往感覺外方不理解自己,不愿接受別人的意見,進而形成一種偏見,久而久之,就會對項目的結果帶來不利的影響。在外施工過程時,與業主、建筑師的溝通過程中,處事要靈活,頭腦應清醒,方式要多樣化,不能死腦筋,以自己固有的觀念對待別人。要經常變換思維角度,想對方之想,方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溝通的目的。例如,某項目,業主對中方提交的樣品不滿意,原因是中方只根據設計圖紙給予業主提供了一些樣品的照片。業主只能看,不能摸,并且樣品單一,不滿意;而中方考慮如果將樣品空運過來,可能花費一定費用(樣品數量多,重量大),而且業主也不一定看好,因而不予理睬,雙方陷入僵局。如何找到解決的方法,取得雙贏局面?后來中方主動邀請業主來中國市場考察,并將樣品一并進行了確認,業主非常滿意,在后期的施工過程中,雙方合作密切,互相尊重和信任。
充分了解業主的相關信息,對于項目能否順利進行顯得非常重要。一個項目執行前,我們應對業主的信譽、財務運營狀況、項目資金來源、項目執行標準、設計標準、具體的項目報價范圍等進行了解和確認。
了解當地幣的走勢,掌握當地幣的發展走向,對于承接合同時選擇采用的幣種顯得尤為重要。2013年以來,美國貨幣寬松政策退出,資金回流美國,沖擊國際市場間貨幣匯率,世界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相繼出現嚴重經濟震蕩,經濟增長速度急劇下跌,貨幣匯率兌美元大幅貶值,有些貨幣甚至達到年跌幅30%及以上,經濟承受巨大打擊。因此,在外施工的企業,在選擇承接的項目時,應選擇保值的幣種,或者有升值潛力的幣種,以應對貨幣匯率市場風險。
綜上所述,在國家“走出去”戰略的大形勢下,在外承攬工程項目的企業,要快速適應一個新環境下的業務發展,首先要提高自身管理素質,其次對影響項目實施和成本控制的風險因素也要綜合考慮,合理安排,才能在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中站穩腳跟。
(煙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