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祝
?
農業經濟管理現狀及其對策
◎黃紹祝
中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全國小康現代化,中國農業經濟建設成為重中之重。雖然自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有了巨大的飛躍,但在管理的問題中仍然存在問題,積極謀求發展對策,改革創新,大大解決民生問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環保意識的增加,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對農業經濟的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農業的發展不再靠大量的勞動力不再是靠鋤頭打天下的時代,而是依賴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的農業裝備,才能使國家的農業發展趕上時代的步伐。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愈演愈烈,水果蔬菜農業的大量殘留,過多過量的新品種,無不要求農業經濟管理注入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現代化、健康營養的新理念。以下是農業經濟管理中的現狀分析,找尋根源,是農業長遠發展的前提。
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不健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就從農業大力抓起,中央領導的代表大會無不把農業經濟的發展放在中心。今年,習近平主席就大力強調在國家大力創新,萬眾創業的同時,仍然把農業放在重心,大力發展農業。國家多次指出中國農業要走現代化的道路,改革創新,改變過往的鐮刀跟鋤頭,使農產品大量增產,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但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沒有與農業市場經濟體制相呼應,相當于農業經濟的管理落后,而農業經濟發展受到制約,相應的削弱了農業經濟活動的積極性,喪失農業市場的活力。這是農業發展受限的最大弊端之一。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落后。中國農村的網絡系統沒有普及,通訊設備落后,農民獲取信息不及時,導致行動的緩慢,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落后就直接導致了中國農業的落后,就不能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獲取有效地農業信息,制約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水平。
農業經濟管理技術手段落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的發展也決不離開技術。全球信息化,農村經濟管理技術落后,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落后,城鄉差異大,對信息科技認識不全面,同時管理人員技術功底不夠硬,在一定程度上使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受到制約。
農業經濟管理隊伍發展落后。經濟、技術,人才對于農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國家針對農業經濟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然而當地的管理人員是否嚴格按照制度辦事,他們的整體的素質水平及業務的管理能力,在問題面前的決策能力,都與經濟管理緊密相連。目前,農業經濟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管理,法律,經濟等等,然而很多農業管理人員的知識儲備不足,農業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解決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甚至有些人員為謀求利益而忽略民生的問題。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農業現狀的分析,一方面發揚優點,一方面解決問題,解除制約經濟管理發展的不利因素,并提出解決方案。
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過往追求產量而忽視質量的理念,提倡綠色環保,無污染無公害,安全的健康理念,使農業真正意義上按照國際的標準實施生產,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健康營養,風味口感一流的要求。同時,擴大農業市場的份額,建立土地的管理,產品的生產,包裝,交通運輸等一流的產品鏈,提高產品的生產力度,大力發展交通行業,開辟偏僻地區的交通要道,使得產品迅速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滿足消費者對食品新鮮程度的需求。國家提高人民對食品檢測的監督力度,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多次發生,損害人民的健康。
全面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的時代,在農業領域更不可缺少。但是,農業的信息化卻是遠遠落后于其他行業的。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也不再是局限于看天看地了,而是通過農業的設備獲取,處理,傳播農業知識,實現農業的技術化,機械化。
充分發展農業科技。一方面,國家大力引進國外農業生產先進的技術,并實施到我的農業中來,使技術得到廣泛的傳播,改良機械設備,以達到農業生產的最優化;另一方面,大力培養先進的科學技術人員,培養針對果蔬禽畜、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專業人才。人才的發展就是國家的進步。
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農業經濟管理人員不僅要對農業而知識有充分地了解,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必須具備觀察市場經濟的能力,敏銳的市場觀察力,經濟的知識儲備充足,決策更要果斷,把握市場機會,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管理人員更加不可缺少的還有管理的能了,自身的管理,隊伍的管理,資源的配置,無一不是學問。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崗前培訓,不可或缺。
農業經濟一直是國家的重點。人們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何談發展。農業經濟的管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越來越復雜。2015 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充分顯示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其中“我國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資源環境硬約束下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與質量安全、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力,是必須應對的一個重大問題”這不得不引起國人的思考,農業經濟管理更要進一步加強。
農業經濟的管理同樣的不能一昧守舊,也不能照搬硬套,而是根據國情建設屬于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國家要注重農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技術上的創新,人才管理上的創新等等,也唯有創新才能為農業經濟管理注入新的活力,新的動力,農業經濟管理得到良好的發展,推動農業經濟的進步,繁榮,促進國家的發展。
(工作單位: 會東縣鯵魚河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