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
大連市服裝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李曉梅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隨著大連市服裝出口貿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服裝企業缺乏規模經濟效益,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低,頻繁遭遇貿易壁壘,服裝企業規模過小,知名品牌少,產品質量下滑,人才匱乏等問題。為了促進大連市服裝出口貿易,提出以下對策建議:發揮龍頭服裝企業的帶動作用,降低企業成本,熟悉貿易壁壘,規避貿易風險,加強品牌宣傳,建立健全質量檢測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大連市;服裝出口;對外貿易
大連地處遼東半島,三面環海,具有良好的港口條件,產品不需經過遠距離陸路運輸就可到達港口,直接裝船出口。目前,大連沿海港口已與東盟、美國、韓國、日本、巴西在內的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海運航線,在東北地區,超過50%的出口物資都是通過大連沿海港口進行運輸。2009—2015年,大連市服裝產品出口量和出口收入增長率均超過100%,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亞及東南亞國家,少量出口到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由于大連距離日本、韓國較近,交通便利,加上文化和歷史原因,大連的服裝產品深受這兩個國家風格影響,大量出口到日本和韓國。
(一)企業缺乏規模效益
大連市大部分服裝企業規模小,產能少,機械化和工業化程度低,加工企業分布零散,深加工少,限制了企業資本和技術投入,使得企業收入低下,難逃“低收益—低投入—低生產”的惡性循環。同時,服裝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訂單,不斷壓低價格,造成惡性競爭,導致企業的生產環境不斷惡化。
(二)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低
目前,我國服裝企業成本呈不斷上升趨勢。首先是原材料價格,近幾年全國棉花一直減產,2015年產量同比減少9.3%,加上化纖生產、紡織印染以及各類輔料生產和制作價格一路飆升,增加了服裝制造成本。其次,遼寧省工資水平不斷上升,2005—2015年遼寧省職工平均工資由978元/月增長到4361元/月,大連市工資水平遠高于遼寧省平均水平。大連市服裝企業人工成本的急劇上升使得企業的利潤不斷下滑,同時愿意從事服裝加工的勞動力不斷減少,企業只能不斷地提升工人工資,企業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此外,隨著我國出口檢驗日趨嚴格,大連市服裝企業需要在國內外海關付出較大的查驗時間成本和投資成本,同時,談判成本及運營成本也逐年遞增,減少了對外出口凈利潤。
(三)頻繁遭遇貿易壁壘
大連市服裝出口貿易發展緩慢,服裝加工企業缺乏出口貿易知識,頻繁遭遇貿易壁壘。近年來,歐盟地區、美國、日本等大連市服裝出口的傳統市場紛紛對我國商品設置貿易壁壘。2013年日本、韓國開始對我國服裝產品執行新的檢測標準,使得大連市服裝出口數量不斷減少并逐漸喪失日、韓市場份額。隨著國際市場服裝貿易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國對進口產品的規定也更加繁瑣復雜,大連服裝出口受到的制約不斷增多。
(四)服裝企業規模過小,知名品牌少
全球服裝企業排名前五十強的企業沒有中國企業,在排名前一百位的服裝企業中也屈指可數。大連市大型服裝企業少之又少,普遍規模小,資金少,技術落后,缺乏品牌意識,不注重品牌打造,服裝質量參差不齊,缺乏高端服裝品牌。
(五)產品質量下滑
首先,原材料質量差。近幾年,我國棉花生長遭遇嚴重的病蟲害,棉花產量及質量大幅下降,直接造成服裝質量下降。個別服裝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從一些不知名的企業采購化纖制品,導致因為原材料質量問題不能出口的事情頻發。其次,企業檢測流程、檢測標準不夠規范,導致產品質量出現不達標現象。許多規模較小的企業,經費少,沒有質量檢測部門,即便是成立質量檢測部門,專業技術水平偏低,檢測不夠嚴格。
(六)人才匱乏
與我國一線城市相比,人才短缺、高端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大連市服裝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設計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公關人才的缺乏,使大連市服裝出口競爭力明顯不足。大連市需要具備外貿、法律、金融、市場營銷、管理等方面知識的高級復合型人才。據統計,大連市服裝企業未來幾年人才缺口達三萬余人,而中小服裝企業由于自身實力弱,資金少,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更大。
(一)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大連市應充分發揮龍頭服裝企業的帶動作用,提升龍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集中力量發展和打造優秀的服裝企業。鼓勵具有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積極整合重組散弱小服裝生產企業,增強大連市服裝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提升大連區域品牌影響力,提升大連服裝企業的整體水平。優化管理團隊,改變傳統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通過聘請職業經理人實現企業管理專業化。加大服裝產品開發力度,實現品牌化銷售,改變傳統營銷戰略,將國際化競爭和國際化設計融入到戰略設計中,擴大企業經營視野。
(二)降低企業成本
成本的增加使得大連市服裝出口競爭力不斷下降,降低成本已經成為大連市服裝產業亟須解決的主要問題。在原材料成本方面,要發揮自身科技產業一體化優勢,把精力放在新型材料的研發上,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增加服裝材料競爭力。在人工成本方面,用自動化機械代替人工勞作,實現機械化產品的高效、快速運作,提升服裝產品生產速度,降低使用人力所帶來的高投入。在運營成本方面,通過國外企業代理的形式,利用國外企業牽線搭橋,降低貿易談判、運營銷售等成本。
(三)了解國際貿易壁壘,規避貿易風險
為了規避貿易壁壘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大連市服裝出口企業要努力學習國際貿易壁壘相關知識,了解國際貿易規則,盡量避開貿易陷阱。增強法律意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貿易權益,避免不正當競爭。生產企業和外貿公司展開合作,尋求外貿公司專業人員的幫助以更加順暢地進行服裝出口貿易。同時,大連市政府也要為服裝出口打造更好的政策環境,適當減少稅收,降低企業負擔;通過為中小服裝出口企業提供擔保,增加銀行對服裝企業貸款額度;縮短企業出口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務。
(四)加強品牌宣傳
大連市服裝出口企業應重視產品質量和包裝,積極進行商標注冊,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為服裝企業搭建更多的展覽和宣傳平臺。收集國內外各類信息,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參加澳門、鄭州、福建、上海等服裝產業博覽會、展覽會、交易會,有效利用電視、網絡、廣播、報紙、雜志等宣傳媒體,擴大大連市服裝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好大連市服裝節,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五)建立并完善質量檢測體系
服裝質量的保障離不開產品質量檢測,應建立健全服裝產品質量檢測系統。首先,提高原材料采購質量,增加原材料監測環節,與上游企業積極合作,把好質量關。其次,規范產品質量檢測,在企業內部加強宣傳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加強本企業產品質量監控,建立質量監控檢測部門,聘請專業人員,嚴格按照檢測流程檢測。
(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大連市服裝出口企業彌補人才缺口,一是校企合作,加強和大連工業大學、大連藝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本地高校合作,由學校和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學校為企業人員進行理論培訓,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為企業培養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內部培養,通過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專業教育等方式加強對企業員工培訓。企業員工培訓之后可以立即上崗,無需適應期,對企業也有較高的忠誠度,培養的人才不容易流失,也能滿足企業員工自身對知識的渴望,提升自己的價值,既提高了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滿足了企業對人才的需要。
[1]陳黛霞.紹興紡織服裝業的出口現狀與轉型升級之路[J].對外經貿實務,2014(8).
[2]何燕君.淺析廣東紡織服裝出口現狀及發展對策[J].商業經濟,2014(10).
[3]張彥山.浪漫大連 時尚之都 大連展團參加CHIC創歷屆之最[J].紡織服裝周刊,2014(13).
[4]吳有琴.紡織品服裝出口面臨的綠色貿易壁壘及原因分析[J].現代公司教育,2014(20).
[5]譚寶蓮,張冶.新形勢下紡織品出口貿易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4(36).
(責任編輯:張彤彤)
李曉梅(1977-),女,漢族,遼寧大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F74
A
2095-3283(2016)10-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