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寧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
發揮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規模效應對策研究
張卓寧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大企業集團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力。近年來,受宏觀經濟形勢趨緊、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大企業集團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在分析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發展制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實現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規模效應的對策建議:優化大企業集團發展環境,延展大企業集團的產業鏈,打造大企業集團品牌優勢,增強大企業集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大企業集團國際化經營水平。
大企業集團;規模效應;途徑
隨著我國進入后工業時代,工業發展不再局限于工業企業的數量,而更加注重企業發展規模。大企業集團不僅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工業振興的主導力量。目前哈爾濱市有大企業集團56家,其中,5家企業進入中國500強企業,分別為哈飛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哈電集團、哈藥集團、華電能源以及北大荒集團。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大企業集團規模效應的主要因素,指出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發展環境、規范管理模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際競爭力,旨在為大企業集團發揮規模效益提供助力。
(一)城市整體發展水平較低
哈爾濱市作為發展中城市,在同級別城市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發展速度相對緩慢。2014年哈爾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32.7億元,同比增長6.9%,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僅高于廈門,排名第十四位,增速排名第十二位;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856.7億元,同比增長12.2%,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六位,增速排名第十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49.40億元,同比增長7.7%,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十五位,增速排名第十一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0.90億元,同比增長12.6%,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九位,增速排名第五位。從哈爾濱市各項指標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排名中不難看出,哈爾濱市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雖然有些指標增速較快,但由于基數小,城市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依然不高。
(二)大企業集團規模較小
受哈爾濱市發展水平低,經濟規模小、政策環境不佳等因素影響,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發展規模始終受限。2014年中國500強企業中,哈爾濱市上榜的5家企業中除新晉上榜的哈飛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外,其他4家上榜企業均位次下降,其中,哈電集團位次下降了58位、哈藥集團下降22位、華電能源下降61位、北大荒集團下降149位。而曾經名列全國500強的龍煤集團、九三集團已經在排行榜上消失。與此同時,哈爾濱市入圍中國500強企業與同級別城市相比較數量少且規模小。
(三)大企業集團技術創新能力不強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推動企業規模化發展的助推動力,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創新能力取決于企業對于科技的投入、實施以及實現的能力。目前,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對于科技研發投入較少,不足企業營業收入的1%,相較于國外企業每年拿出營業收入2.5%以上的資金用于科技研發有很大的差距。大企業集團科技創新資金不足,導致企業科技實施能力薄弱。同時政府對于R&D投入也不足。企業科技研發中心少、科研人員流失、科技水平薄弱、企業決策層市場意識淡薄以及國家宏觀層面上研究資源的非均衡性政策,都是造成企業科技實施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
(四)大企業集團集中度不高
企業集中度是指企業通過兼并、參股、聯合等形式擴大企業規模,通過調整組織結構、合理配置資源、升級管理模式,使企業規模不斷調整優化。但就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現有情況來看,企業通過兼并、參股以及聯合等方式擴大企業規模的現象并不多見。企業大部分兼并、參股以及聯合等行為并沒有遵循企業規模經濟的發展規律,而是依靠政府宏觀調控擴大規模。除此之外,企業自身經營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都是造成企業集中度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我國市場經濟正處于發展階段,過度競爭的市場結構、不均衡的生產資源供給、各區域間的市場壁壘以及關鍵技術交流不通暢都給企業規模化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一)優化大企業集團發展環境
一是政府應制定相關的企業扶持政策,利用利率、稅收等手段為經營收入萎縮的大企業集團提供貼息、減免稅等支持。二是完善大企業集團配套服務體系。哈爾濱市現有大企業集團分屬中直、省級和市級,很難形成統一有效的管理、監督和運行機制。哈爾濱市政府可出面協調各級政府的利益關系,進一步明確各級權責,完善對于大企業集團的配套服務體系,并通過引導、配套、支撐等方式與大企業集團建立良好的互動機制。三是通過宏觀調控,指導企業適度并購。哈爾濱市政府可通過行政、經濟和法律等有效手段指導企業合理并購,使其通過適度并購實現規模經濟。
(二)延展大企業集團的產業鏈
發揮大企業集團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加快發展配套企業,完善產業鏈條。依托大企業集團的優勢,引進和培育其上下游配套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同時,參與生產環節的配套企業與大企業集團形成了更多的分工與協作,在拓寬產業鏈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控制生產成本、合理資源配置、聚集技術優勢、分散企業風險、增強企業競爭力。大企業集團能通過自身優勢帶動行業發展,促進工業與服務業的互動發展,從而帶動金融、教育、培訓、營銷等產業的發展,延伸擴寬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產業競爭力。
(三)打造大企業集團品牌優勢
品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然而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品牌效應還不明顯,產品對于市場的吸引力和聚集力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應不斷拓展營銷的廣度和深度,提升和發揮自身的引領作用,不斷研發新產品,迎合市場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來提高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還應采取多種營銷方式,推廣企業品牌戰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占領市場份額。同時,還可以通過招商引資、企業聯合與兼并等手段,將企業品牌推向更廣闊的領域,使品牌戰略成為大企業集團規模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四)增強大企業集團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能力是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推動力。哈爾濱市現有的大企業集團自主創新能力正處于模仿創新與合作創新的階段。為了增強大企業集團自主創新能力,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應提前制定好企業創新方向、創新模式以及創新戰略,前瞻性地把握市場潛在需求,通過加大對新技術研發的人力、資金以及資源的投入,加快企業創新成果的產出,并多渠道推廣創新成果,使其迅速產業化,盡快實現創新收益,使創新技術成為提高企業效益的增長點。
(五)提高大企業集團國際化經營水平
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應提高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立足。首先,要創新企業經營模式,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經營理念,結合發展現實以及企業自身優勢,建立符合國際化要求的企業組織架構,完善境外投資決策、項目評估及監控、風險分擔等機制,實現企業管理模式規范化、國際化和現代化。其次,引進和培育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經營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戰略,建立實施符合國際慣例的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引進、培育和激勵機制。第三,提升企業參與國際資源配置能力、產業鏈分工地位和控制能力。哈爾濱市大企業集團應以開拓國際市場、引進優勢資源、自主創新和輸出品牌為著力點,支持企業面向國內外市場配置資源,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責任編輯:郭麗春 劉茜)
The conglomerates are an important booster of industri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by the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is tight,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conglomerates in China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Harbin conglemerat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realize the scale effect of Harbin conglemerates: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conglemerates,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conglemerates, building the brand advantage, Enhanc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conglemerates,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level.
conglomerates; scale effect; approach
張卓寧(1980-),女,漢族,山東平度人,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城市經濟。
F272
A
2095-3283(2016)10-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