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途徑
◎劉帥
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新媒體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大學生作為新媒體受眾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生活、學習和思想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及具體的創新路徑。
新媒體的“新”主要體現在運用最新的網絡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以及衛星等方式,借助于手機、電腦等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它和廣播、電視和報刊雜志等傳統的媒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媒體的優點有:開放包容、及時快捷、信息量大等。但新媒體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它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
新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發展機遇
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得到拓寬。網絡上的信息資源十分豐富,而新媒體對于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隨時進行存儲,及時的獲取用戶需要的信息,這就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多可用的資源。另外隨著各種社交軟件的普及,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可以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是借助于新媒體的載體對大學生進行方便快捷的教育。大學生也可以借助這些社交平臺來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新媒體所具有的超級互動性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其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借助于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使大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獲得他們需要的知識,再進行一些雙向的互動,這樣大學生就不再只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起到了主導的作用。
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諧的氛圍。網絡空間最明顯的特點是虛擬性和平等性。也正是因為這種虛擬性,所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家的身份都得到了很好的隱藏,這樣雙方就可以在一種比較輕松的環境下進行溝通和交流,所提出的看法和意見也必然是真實的。新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的這種平等的環境有利于提高彼此的信任度,更容易把握大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態,從而開展各種有針對性的工作,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
新媒體具有大眾化和非中心化的特點,因此它傳播信息的方式也是十分自由廣泛和無序的,網絡上出現的信息真假難辨。大學生由于身心發展還不成熟,所以辨別能力不足,會出現迷失方向的現象,對大學生以后的身心發展都有不利影響。另外新媒體還有虛擬性和娛樂性的特點,尤其是最近幾年十分流行的網絡游戲,使大學生沉迷其中無法自拔。而長期的沉浸在網絡世界會導致學生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甚至出現心理危機。新媒體的交互特征,雖然可以建立起平等的關系,但是也會使教育者應有的權威被消減,大學生的反叛和叛逆的心理就會更加嚴重,甚至會產生抵觸的情緒。這些方面的表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都是不利的,因此教育者需要采取可行的措施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創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需要弘揚主流價值觀。依托于網絡的新媒體發展具備了很大的便利性,它逐漸成為了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傳播與發展的新平臺。社會上涌現出各種不同類型的價值觀念,而其中一些不健康的觀念則是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此我們需要大力弘揚主流價值觀念,用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社會的發展,使我國的新媒體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整個思想教育內容中所占的比重,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將其建設為主流陣地。這樣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來提高自己的文化鑒別能力,自覺的抵制一些腐朽的文化。教育者還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大學生對我國文化的認同程度不斷提高。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需要網絡內外合力。及時、便捷和開放是新媒體的主要特征,這可以讓大學生及時獲取到他們需要的內容,因此大學生和新媒體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面對這種現狀,高校的教育者就需要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革了,要增加和學生交流的機會,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充分的發揮大學生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將網絡內外的教育方式有效的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教師所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網絡不可能會完全的取代面對面的交流,因此在利用新媒體的同時也不可以忽略傳統的教育方式。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需要構建新的發展平臺。由于新媒體的虛擬性,所以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需要面對有形的溝通和交流,而且還需要應對虛擬的空間。如果只是單純的使用傳統的教育方法,不轉變思想觀念,那必然就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構建立體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另外可以結合大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構建起專門的心理咨詢和服務網絡平臺,對大學生的心理和情緒變化等都進行及時的關注,預防他們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只要及時的解決了他們心理方面的問題,才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長。學校還可以充分的發揮校園論壇的功能,或是建立微信群等,針對一些熱點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引導學生的價值觀。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需要監控和引導網絡輿論。當今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校園的論壇或者是其他社交平臺上所出現的信息,基本上都反映了學生對某個事件的真實看法,因此學校的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視這些想法,如果不能及時的處理一些不良的輿論,就會增加學生的不滿情緒,使學校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開展。因此師生之間相互協作,建立起輿論導向的機制,進行嚴密的監控,創建良好的校園氛圍。
大學生作為新媒體受眾的主要人群,其政治思想和生活學習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必須要對其教育的方式和理念進行創新,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作者單位:黃河科技學院)
課題立項編號為KYSZ2016015,課題等級是黃河科技學院2016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項目,課題名稱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