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環保創新融入產業血脈
——記江蘇好收成韋恩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廠區

好收成主辦公樓

好收成研發中心

水處理系統二
農藥,是化工行業中與百姓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行業之一,直接影響到老百姓“菜籃子”的安全。近年來,為了加強農藥安全生產和使用的管理,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環保措施,以保障農藥安全生產和使用。對于江蘇好收成韋恩農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收成”)來說,這些環保措施非但沒有阻礙企業發展,反而成了一把利器,為提高企業環保創新能力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好收成”位于江蘇省啟東市濱江精細化工園,占地面積62萬平方米,年主營業務收入近20億元,擁有職工800人。與傳統印象中的農藥化工企業不同,走進“好收成”廠區,你會看到時尚的玻璃幕墻樓群、干凈整潔的廠房、盛開的夾竹桃、茵茵的綠草。
20世紀70年代,在長江和黃海的交匯處的啟東,“好收成”的前身——啟東農藥廠誕生了。作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農藥廠,它曾為中國農業作出了貢獻。有機磷殺蟲劑是當年的主要產品,這種盡管殺蟲效果不錯,但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對水體、空氣造成污染,作物殘留附著在農作物上會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這種不可持續的農藥生產和使用方式,終究預示著輝煌只屬于過去。
實踐證明,多年以后,“好收成”不僅還給自然以綠色,更帶來了生機和富足。
2000年后,江蘇好收成韋恩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昔日的啟東農藥廠破產被重組。此后,“好收成”淘汰了高毒和高污染的農藥,選擇了“低毒、高效、環境友好”的除草劑系列,其中包括主導產品草甘膦和乙呋草黃等。
對于主導產品草甘膦,“好收成”選擇了對環境更為友好的ID A工藝,但在當時,ID A工藝路線的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如果ID A工藝在技術上沒有突破,企業完全可能因為成本競爭而出局。
2004年,“好收成”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氣氧化工藝,把壓縮空氣作為氧化劑取代雙氧水,極大地降低了廢水排放量。“好收成”是行業內第一家成功采用最新技術將“三廢”再利用的企業,從生產廢液中回收甲醛、磷、氨氮、鹽等制成產品,這樣一方面減輕了環保壓力,另一方面還能創造效益。同時,生產出來的產品純度高,品質好,草甘膦含量可達97%-98%以上,原藥品質為國際最好水平,“成本、環保加品質”,可謂一舉三得。
這一切,都是因為環境保護帶來的“紅利”,“好收成”從中嘗到了甜頭,開創了獨特的環保邏輯:
不能為了環保而環保。單純依靠傳統的三廢處理來做環保是做不好的,要跳出簡單的“為了環保而環保”的理念。
舍得投入。嚴格地講,沒有做不好的環保,關鍵是創新和投入,迄今為止,“好收成”研發投入上億元,環保投入近3億元,環保后期處理設施占地100畝。從軟件、硬件方面為環境保護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004年以來,“好收成”先后獲得了《低濃度甲醛廢水/甲醛尾氣資源化回收工藝》、《合成N-(膦酰基甲基)亞氨基二乙酸的方法》《用改進反應系統制備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的方法》等10多項與環境保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發明專利。
2010年,“好收成”“年產2萬噸草甘膦新工藝項目”被評為首批國家發改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
此外,“好收成”還獲得中國農藥行業“社會責任關懷十佳企業稱號”、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中國農藥行業技術創新優秀企業、中國農藥出口前十強等多項榮譽和稱號。
數據顯示,1991年到2014年,我國農藥使用量從76.5萬噸激增到2014年的184.3萬噸,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用了世界30%的化肥。化肥、化學農藥的過量使用導致了土地有機質缺乏、缺素、菌群失調,酸堿化、水肥蓄儲能力低,工業“三廢”、鎘、汞、砷等重金屬向耕地滲透的危險加大,造成了“農藥、化肥越用越多-土地越來越瘦-環境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
2015年起,為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好收成”站在生態和環保的角度,提出新的發展戰略:除繼續聚焦于高效和低污染的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另一方面,發展綠色、循環、生態植物保護產品,滿足農業對安全、持續、節能、節水、集約化耕種的新要求。
第一,大力推進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壓力。生物農藥,具有無毒、高效、低殘留、無抗性、不污染環境、使用安全的特點,是未來農藥發展的趨勢。
“好收成”成功推出申嗪霉素、蠟質芽孢桿菌等生物農藥。這些生物農藥是經生物發酵、培養而分泌出的一種農用生物源殺菌劑,富含活菌,廣泛用于防治嚴重危害瓜果、蔬菜、水稻、小麥、棉花等作物的土傳疾病,有效保護土壤生態和菌群,促進植物生長,提高抗逆性,加速生長,提高產量。
第二,開發土壤調理劑,生物菌肥、新型肥料,綜合解決農業生態和植物營養問題。推出的生物菌肥,既可以培育和恢復土壤微生物群落,實現生態消納,促進農業廢棄物和環境有機物分解,又能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促進植物生長能力。
通過“好收成”的努力,各種有機肥、菌劑、特種肥料、土壤調理劑得到了大力推廣,或單一制劑,或復配產品,其效力已經表明:使用后能有效增加土壤的肥力,解決土壤所面臨的土壤酸化、重金屬污染、有機質缺乏等問題,還能有效防治土傳病害和缺素癥,從根本上能解決現階段所面臨的嚴重土壤問題。
第三,開發全新生物產品“5-ALA”。5-ALA是“好收成”與國內著名科研機構合作開發出的新型生物產品,在環境中易降解、無殘留、無公害:能調節葉綠素的合成;提高光合效率;影響呼吸作用,促進鹽脅迫下的種子萌發,提高抗極端天氣等的抗逆能力;促進植物組織分化,增加作物的產量;保鮮、著色。
第四,推出水溶肥,復合菌肥、藥肥一體化方案,讓農業耕種更加自動化、滿足滴灌技術的要求。同時,菌肥、土壤調理劑和多種元素肥通過特殊工藝的復混,使施肥變的更加簡單。
未來,“好收成”的生存邏輯,將再一次助力“好收成”騰飛:以生態和環保為起點和終點,依靠創新,為環保和現代綠色農業創造價值,為實現農業好收成和“2020年化肥、農藥施用量零增長”的國家目標,共同努力。
寄語:單純依靠傳統的三廢處理來做環保是做不好的,當跳出 “為了環保而環保”的理念時,我們發現:依靠技術創新,在生產中解決環保,便能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青山綠水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