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軍

【摘 要】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發揮新技術優勢,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不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樹立新理念,創新思維和方法,是開辟有效教學的唯一途徑。本文試論初中歷史教學創新的自我嘗試與體會。
【關鍵詞】創新;信息技術;教學;角色轉變
理念是行為的靈魂,是創新的先導,教學理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帥的作用。新的課程標準的人文性強調歷史教學要致力于學生歷史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情緒及情感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既教書又育人的 教學新理念。
一、歷史教學理念要創新
傳統的教學理念過分強調教師“教”的作用,而忽視了學生“學”的手段,這已不能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初中歷史教師要盡快樹立并適應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師中心”的教學理念,樹立起“學生中心”的新理念。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課習慣于“一言堂”。要求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這抑制了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為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合作與交流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提出質疑和說明自己的觀點、看法,對歷史進行有意義、有創建的闡釋。”因此,教師應該樹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理念。
二、歷史教學原則要創新
歷史教學原別的內容具有多層次、多方位聯系性的特征,它包括: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系;同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橫向聯系;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系;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之間的聯系;歷史演變與現實生活、時事之間的聯系,等等。這些聯系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更好地認識并分析歷史。如教學《大一統的漢朝》一課,就要在前文秦王創立專制主義集權的國家體制的起點上,往漢武帝時期的鼎盛時期拓展延伸。縱向比較秦與西漢為鞏固統治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同時,對16歲繼位的漢武帝所處時期的現實環境像文景之治的基礎、封王跋扈等現象進行橫向分析,從因果關系上讓學生感受到武帝為大一統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為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現代化的思維方式,實現多層次、多方位的歷史教學。歷史教學原則創新,要采用多維教學法,即多角度、多系統地啟迪學生思維。并以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的能力為原則,使初中歷史教學承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任務。
三、歷史教學手段要創新
教學手段創新是整個歷史教學創新的重點。歷史教學手段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和技術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現在的初中歷史教材和課程內容都發生了變化,相應地,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手段上也必須發揮創新精神。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識。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訓練。因為,學生對歷史的正確認識,需要發散性及創造性的思維,特別是對歷史上因果關系的思考,這是對人的思維水平的考驗。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也是訓練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所采用的歷史教學手段必須能激發、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級(下)第9課《改革開放》為例,自己在教學中視頻播放課前制作的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在包干到戶合同上簽字(電子白板展示圖片);鳳陽縣糧食產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況:
年代 1980 1981 1982
糧食
產量 5.02億公斤 5.70億公斤 7.15億公斤
多媒體展示《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示意圖》和《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圖》讓學生學會借助而認識歷史事物的演進過程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大力推行的翻轉課堂,是教育的又一次革命,要積極投身的這個活動中去。
四、師生關系要創新
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被動地服從。這種師生關系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師生關系緊張,有時學生會對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師要和學生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新型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是朋友,教師和學生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師生關系。”其次,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尊重學生,樹立平等和民主意識,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協作。最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核心,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獨立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改善師生關系。建立良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滿足初中歷史教學新形勢的要求。
在新時期,我覺得初中歷史教師若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知識。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加強師德建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五、創設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渠道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增多了,教師作為知識傳播者的地位動搖了。所以,教師要把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 抓手與突破口,形成教師與每個學生的交互式交流,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解決難點的學習能力。如:對于西安事變中 ,共產黨為什么不計前嫌主張釋放蔣介石,這個問題學生不容易理解。如果制作多媒體把周總理在西安事變的視頻錄音播放出來要比教師單純講述容易的多,學生意識的一切要以民族,利益為重。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勢在必行。進行創新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所以,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另一方面,作為一線教師,要積極融入歷史教師創新性勞動的環境,從而不斷提高歷史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歷史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年版).
[2]《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