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燕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題《善于調控情緒》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設計理念、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課堂教學構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上一個框題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情緒是豐富多樣的,消極的情緒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善于調控情緒。可見,《善于調控情緒》是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豐富多樣的情緒》的邏輯發展。學習本框題,對于學生正確認識、把握、調控自己的情緒,培養和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框題是第六課的落腳點,也是第三單元的一個教學重點。
2.教學目標
本框題教學以《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落腳點,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調控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重要性,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
(2)能力目標: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形成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夠比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3)知識目標:知道情緒是可以且必須要調適的,明確情緒調控的方法。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調控情緒的方法
依據:初中生情緒情感豐富而強烈、不穩定、難自控,需要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做情緒的主人,以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2)教學難點:情緒是可以調控的
依據:初一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多,認知能力欠缺,辯證思維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對于“情緒與個人的心態是緊密相連的,人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心態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一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情緒是可以調控的就成為了本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眾所周知,初中生的心理還很不成熟,情緒情感豐富而強烈,具有沖動性、不穩定性、難自控等特點,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培養積極情緒。同時,學生自身也渴望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做情緒的主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愉快、健康地學習生活。
三、設計理念
以重慶市涪陵第十四中學校“531”成長課堂為載體,培養學生可持續的自學能力,本堂課的設計理念如下:
(1)根據新課程中的學習生活化理念,本堂課的設計注重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去設計生活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生活的實際情境中去學習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
(2)“學習金字塔”理論中指出學習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同時,建構主義的學習觀中也強調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學習。因此本堂課注重創設案例情境,努力建構一種對話、合作、探究的課程文化,讓“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走進課堂,在引導學生探究具體知識的同時,滲透以人為本的培養理念。釋放學生心靈,張揚學生個性,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實踐能力。
四、教法、學法
美國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曾指出,師生關系是一種幫助關系,而教育應是一種非指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中我們堅持“一個為本,四個調整,兩個轉變”。即以學生發展為本,調整教學中的師生關系,調整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調整課堂內容的呈現方式,調整課堂中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轉變。因此,本堂課準備采用以下主要學法:自主性學習法、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法。通過精心設計,讓教學成為一種充滿智慧的挑戰,讓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與此相適應的是教師充當引導者、促進者、組織者的角色,將采用情景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法啟迪學生思維。
五、教學流程
1.新課導入
播放2015年5月,在網絡上瘋傳和評論的發生在四川成都的別車打人事件視頻,讓學生思考,打人的男司機產生了什么情緒,其結果是怎樣的。使學生明確不良情緒會帶給我們不良影響,情緒需要調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用簡練的語言導入課題。
2.自習自疑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因此,在合作探究學習前,學生用8分鐘時間結合學習目標完成自習,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可持續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通過自習后,提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疑問,并在班級中交流解決。這時,教師質疑:為什么青少年的情緒更需要調控?引發學生思考。最終,用前面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知道,進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發生變化,情緒情感豐富而強烈,但不穩定,易沖動,所以更需要調控情緒。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心設計了以下兩個活動來完成教學。
活動一:設置學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類情境:炎炎夏日,同學們上完體育課,口干舌燥的回到教室,發現礦泉水只剩小半瓶,兩位同學出現不同的表現反應,提出面對同樣的事件,他們分別產生了怎樣的情緒?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緒?通過問題設置,引發學生思考、討論,從而認識到情緒與個人的心態是緊密相連的,情緒是可以調控的,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調控自己的情緒,最終突破難點。
活動二:從我們實際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三種情景出發,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這些情景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做?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分情景以群學的方式進行討論、展示、交流。在學生針對各情境提出的具體方法基礎上,總結提煉出生活中調控情緒的方法有:注意轉移法、合理發泄法、理智控制法等。這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達到知行統一,實現了突出重點,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4.反饋檢測,鞏固練習
通過自我檢測讓學生更大限度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也更好地反饋了課堂教學效果,讓教師教學更有針對性。
5.暢談收獲
讓學生用簡單、樸實的語言談談自己的收獲,使知識具有更大的遷移價值,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索取,真正超越自我。
六、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本課的教學內容,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實現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我們將設計如下板書:
善于調控情緒
一、情緒是需要調控的
二、情緒是可以調控的——改變態度
三、怎樣調控情緒(方法)
(1)注意轉移法
(2)合理宣泄法
(3)理智控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