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濤+王志超
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指出。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既要發揮國家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這一論斷深刻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軍事斗爭變化規律是堅持實現富國和強軍統一的內在要求,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道。對于軍隊醫院來講,我們既要守住軍民共建這項成果,又要以強烈的使命責任擔當不斷探索軍民深度融合新路子。
一、深化大局意識,以創新精神扛起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戰略重任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工程,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近年來,解放軍第二一一醫院在軍民融合發展上積極探索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同時,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思想觀念跟不上、頂層統籌統管體制缺乏、政策法規和運行機制滯后、工作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诖?,我們勇于正視問題,堅持問題牽引,結合實際拿出思路舉措,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問題解決,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一是強化大局意識。俗話講:“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在深入軍民融合這一歷史使命上。我們始終堅持樹立一盤棋思想,以寬廣的戰略視野和世界眼光,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堅持在大局中謀融合、促融合,忽略個人得失、局部得失、當前得失,牢固樹立國家利益、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置于部門利益、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之上的理念。在探索軍民深度融合道路中,以“充分理解融合、大力支持融合、積極參與融合”為理念,杜絕“大利大干、小利小干、無利不干”“愿意融別人、不愿意被別人融”“共享別人的資源可以、分享自己的資源不行”“我的地盤我做主”等不良問題的發生。始終堅持在大局下籌劃、在大局下部署、在大局下行動,按照職責和分工抓好軍民融合發展工作任務,相互協調、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二是強化改革創新。醫院在實施軍民融合過程中感到,打破軍民二元分離結構。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根本出路就是在改革創新。只有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破計劃經濟、自成體系、自我保障等落后保守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才能緊緊跟上變革節奏和時代步伐。因此,欲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首要注重運用市場手段,激發市場主體參與軍民融合發展的積極性,按照市場供求規律調整融合項目,引導資源向有利于融合的方向配置。實現經濟社會資源和國防需求的無縫對接,讓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在資源配置中凸顯決定性作用。三是強化法制規范。在現實中,軍民融合工作有時還要靠感情來維系,靠關系來協調??空斡X悟來推動,還不能充分運用程序化、法制化的工作機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其中一項重大改革任務就是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推動發展的理念支撐。而要牢固樹立這個理念,醫院的建議是要建立完善法律法規體系,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洽體系的總體要求,加快軍民融合立法進程,制定軍民融合發展綜合性法律,以及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意見,形成與國防動員法、國防教育法等相互銜接的軍民融合發展法律法規體系,從而在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的基礎上,依法規范軍民融合的組織領導、工作運行、配套保障等工作,進而依法引導醫院有序參與軍民融合進程,不斷提高軍民融合發展法治化水平。
二、堅持把住支援地方建設龍頭,平穩推動軍民融合向深入延伸
近年來,醫院在軍民融合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豐碩成果。促進了龍江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的同步增長。但總體上看,目前醫院在軍民融合層次上還比較低,范圍還比較窄,程度還比較淺,與強軍目標的要求乃至世界發達國家軍民深度融合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為此,我們堅持以支援地方建設為依托,在“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這三個方面上下大力,用足勁。一是協調地方政府部門拓展軍隊醫療輻射范圍?!叭亍笔侵溉诤系馁Y源形式,要求實現包括人才、資金、物資、技術、信息、管理等全要素的軍民融合。在這方面上,我們醫院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協調,首批進入省、市、鐵路和各商業、新農村合作醫療的醫療保險定點單位保障體系,成了省、市、鐵路醫保定點結算醫院;為緩解社會人員就業壓力,先后聘用招收外來工作人員1500余名,遵循地方《勞動法》對外來招聘人員實行社會化保障;尤其是今年醫院在省衛計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黑龍江省糖尿病足診療中心和黑龍江省健康管理中心,這既是軍民深度融合的顯示體現,也是順應軍民深度融合大形勢下邁出的重要一步。作為振興黑龍江省經濟大業的一員,醫院與省內不同領域建設多點銜接共贏。在順應振興東北經濟浪潮中全面融合發展壯大,已然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的一只不可或缺的力量。二是平衡地方平臺資源提高軍隊醫院催化效應?!岸囝I域”是指融合范圍,要求實現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人才培養、后勤保障、動員、經濟布局、基礎設施以及海洋、空天、電磁網絡等多領域的軍民融合。醫院作為科研教學單位,充分發揮科技密集優勢,大力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多年來。我院與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和體系部隊醫務人員掛牌建立教學培訓基地的基礎上,先后在黑龍江、吉林兩省沿線,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佳木斯大學、牡丹江醫學院、吉林醫科大學等10余所大學、50多個部隊衛生機構進行醫學院校學生的臨床教學及畢業實習、進修提高、畢業后醫學教育、繼續醫學教育、各類醫技人員的短期培訓等醫療合作學術交流,共培養了8000余名醫務人員,提升了軍地醫療業務基礎底數,提高了醫療戰線體系整體實力。醫院立足自身實際,還向黑龍江省醫師協會申請建立了24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實現了“5+3”培訓計劃有序開展,為提升軍地醫療體系交流互動能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三是兼容地方醫療體系實力凸顯軍隊醫院地位作用。“高效益”是指融合效果。要求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共用一個經濟技術基礎。以及軍民資源能夠互通、互用、互動的軍民融合。為積極響應國家五部委號召,多年來醫院先后對青海省循化縣人民醫院、化隆縣人民醫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第十五醫院進行醫療對口支援,具體幫帶協助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為當地百姓培養了一支“永遠不走的醫療隊”。通過這種有力舉措,不僅把醫院與地方醫療交流提升的成果分享給祖國醫療一線,而且通過醫療扶持也將軍隊在百姓中的地位和重量不斷提升。這既和諧了軍民關系,融洽了氛圍,更是為下一步軍隊醫院繼續探索軍民融合路子提供了有力基礎。同時,醫院常年作為黑龍江省的醫療、防疫救援隊,持續為地方提供支援保障、傳播友誼、密切融合。依托軍地醫療業務互學交流平臺,鍛造出一支具有自主保障、自行遠程機動的應急隊伍,充實了軍地融合保障效應。多年來,二一一醫院救援隊先后完成了唐山地震救災、98抗洪、大興安嶺撲火、小湯山抗擊非典、消除日遺化武等30余次急、難、險、重任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贊譽,贏得了社會尊重。
三、發揮雙擁工作的載體作用。持續提升軍民融合密切協調發展
雙擁工作是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基礎工程,是一項政治性、社會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是探索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不可或缺的方法途徑。為此,醫院在探索實踐軍民融合路子中,特別注重雙擁工作的載體作用,充分發揮其性質特點,不斷密切、融洽軍民關系。提升軍民融合效應。一是在寓軍于民中體現融合。結合龍江地區實際需求,醫院大力開展雙擁工作,旨在融洽軍民關系中提升融合程度。多年來,醫院幾任院長親自帶領專家醫療隊,遠赴內蒙呼盟和全省20多個市縣,深入到缺醫少藥的農村開展宣傳和義診活動,免費為貧困戶檢查病情,為當地醫院送醫、送技術,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群眾的稱贊。為有效破解廣大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院從維護改革穩定的大局出發,每年制作一期擁政愛民工作宣傳圖版,教育廣大醫護人員積極參與到擁政愛民活動中來?!鞍艘弧鼻霸诠懈鲄^開展“人民軍醫為人民”和“向第二故鄉獻愛心”大型義診等活動。每次惠民義診3000余人。2010年7、8月份,旅游景點部分游客被毒蛇咬傷,醫院聞訊而動,立即啟動了戰備用藥(季德勝蛇藥片),及時發放到臨床一線,使40余名被毒蛇咬傷的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圓滿完成了救洽任務。二是在資源投入上有效融合。近年來。我國的地震、干旱、洪澇、冰凍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給災區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醫院黨委繼承和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偉大抗洪精神,積極為災區人民群眾捐款捐物,努力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幾年來,醫院共向南方冰凍雪災災區、四川地震災區、西南四省市干旱災區和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130余萬元,捐贈衣物1000余件,僅繳納“特殊黨費”就達55萬余元。2010年1月,在市民政局的號召下,醫院與賓縣民政局所屬的2000余名在鄉老軍人開展了《關愛功臣健康行》活動。原副院長閔新歌同志帶領由7名專家組成的醫療小分隊,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行程100多里地,深入到在鄉老軍人家中送醫送藥。共免費為68名在鄉的退伍老戰士進行了體檢,并送去了價值5000余元的藥品和100余件衣物。2010年7月,醫院積極響應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南拓、北躍、中興、強縣的發展戰略,出資20000元支援駐地民政部門對哈西街道辦事處,西溝街2號原制氧機廠家屬院內的道路、裸露地綠化綜合治理,建成了哈市一流的“軍民共建庭院”,受到了省、市領導的好評。2012年9月,醫院與哈爾濱市民政局確立了為帶病回鄉的退伍軍人慢性病鑒定定點醫院關系,每年不定期為哈爾濱市帶病回鄉的退伍軍人進行慢性病鑒定工作,為確保鑒定工作順利進行。雙方還簽訂了合同書,有效保證了退伍軍人的合法權益;多年來,醫院先后與哈爾濱市南崗區、賓縣、綏化市、尚志市葦河鎮、亞布力鎮等地結成幫扶對子,積極開展關愛功臣活動,共幫扶復轉軍人、傷殘軍人等優撫對象100余人,募捐幫扶款3萬余元,贈送藥品價值5萬余元。2012年5月,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大干三年,打一場植樹造林的人民戰爭”的號召,出資10000元支援哈爾濱市生態景觀林建設。并號召全院官兵與駐哈爾濱市各部隊一道積極參加“千名官兵綠化哈爾濱,軍(警)民共建雙擁生態景觀林”活動。三是在傳播大愛中全面融合。為進一步關愛社會特殊群體。醫院向哈爾濱市文明辦申請組建了350人的211志愿服務隊。采取“三對一”的形式,與100余位空巢老人結成幫扶對子,定期為空巢老人體檢。每逢節假日與老人們一起包餃子、過生日、挑水做飯、貼對聯、贈送大米、豆油等,深受社區工作人員和空巢老人歡迎。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每天為駐地因交通事故受傷的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及時搶救受傷患者;每年向南崗小學捐款5000元。資助25名貧困學生;每年組織醫護人員為哈爾濱市SOS兒童村孤兒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義務為孩子檢查身體,給孩子們送去圖書和生活用品。醫院團委和兒科與SOS國際兒童村開展了“手拉手”活動,21名青年干部分別與7名孩子結成了幫扶對子。幾年來,醫院共接到地方有關單位和群眾送來的錦旗2000多面、表揚信3000多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