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市場
■果汁類飲料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我國飲料行業全年累計總產量達到17661萬噸,同比增長6.23%;飲料類商品零售額為1961億元,同比增長15.3%,增速比上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雖然整體發展向好,但是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品類正走向低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相關人士也表示,該品類已進入深度調整期。
目前,我國飲料類商品分為碳酸飲料制造、瓶(罐)裝飲用水制造、果汁及果菜汁制造、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固體飲料制造、茶飲料制造及其他飲料制造幾大品類。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從各品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率看,茶飲料及其他飲料制造行業增長率最高達23.03%,隨著該行業自2013年開始產業調整結束,盈利回升,在子行業中利潤總額增速最為明顯;碳酸飲料制造、瓶(罐)裝飲用水制造、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制造行業增長平穩,增長率超過17%;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行業開始進入產業調整,利潤總額增長幅度收窄,增長率僅為2.44%。
另從各品類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率看,瓶(罐)裝飲用水制造和固體飲料制造還保持兩位數增長,達到11.35%,瓶裝水獲利能力居首位;果汁及果菜汁飲料制造在所有品類中增速最為緩慢,僅有1.45%。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果汁及果菜汁飲料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后,已經進入深度調整期。有業內人士進一步透露,果汁飲料受到鮮榨果汁等產品的沖擊,出現銷售疲軟,也急需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來刺激消費,例如,非濃縮還原汁等產品正在興起,將成為果汁飲料新的增長引擎。能否抓住新的流行風口,將考驗企業的市場應對能力。
■中國餐飲行業逐漸回暖
2016年3月1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15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報告》顯示,盡管去年全國餐飲市場回暖明顯,全國餐飲收入以32310億元、同比增長11.7%的數據收官,中國餐飲行業正式邁入3萬億時代,但各區域的回暖狀況差異明顯,喜憂參半,其中北京地區以3.3%的增幅在報告所列的地區中位居倒數第二。
報告顯示,受經濟形勢和政策影響,各地餐飲市場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云南、新疆、浙江、重慶等多地政府相繼出臺促進餐飲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從目前已公布數據的省市來看,各地餐飲市場回暖情況喜憂參半。
2015年近一半省市餐飲市場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也有安徽省、海南省、甘肅省、江西省、山西省等地餐飲發展增速放緩,有的甚至低于上年同期五六個百分點,市場恢復前景堪憂。
值得注意的是,在《報告》所公布的28個地區中,北京地區餐飲收入僅以3.3%的同比增長排在倒數第二名,遠低于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7%的平均水平。
對此,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表示,北京地區在2012年之前的餐飲收入基數較高,其中公款消費所占比例過大,盡管去年增速仍然緩慢,但相較前兩年的負增長已是止跌反增。
目前,北京餐飲市場的消費結構由之前的高端餐飲向大眾餐飲轉變,餐飲消費市場逐漸開始回歸理性,消費者不再只追求原來的新、奇、怪,而是更加注重餐飲企業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營養狀況以及食品安全衛生等。其次,北京地區的房租、人力等成本持續上升也在加重北京地區餐飲機構的成本壓力。
在大眾餐飲成為餐飲消費主力軍的新常態下,北京地區未來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首先,餐飲市場正在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格局,中等收入人群、女性、營養、互聯網等新興餐飲業態增量明顯。此外,社區老年餐飲仍然是一片有待開發的藍海餐飲市場,從旅游市場來看,北京地區的旅游產業仍然以景點旅游為主,還沒有形成美食旅游的業態,這也是北京餐飲市場未來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