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閩涵
?
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開發中的實踐解析
曾閩涵
福州大學福建省空間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0
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現代教學資源,其為教育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并可充當視頻載體,還可基于傳統教學模式與當前的知識呈現形式展開變革,而計算機技術影響著微課程的未來發展。結合現有理論,首先介紹了微課程的基本內涵和特點,然后剖析了計算機技術的現實作用,最后探討了實踐應用,希望可為微課程開發提供幫助。
計算機技術;微課程開發;實踐;解析
經濟的發展進步與互聯網的大面積應用,為教育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智能化與信息化是其主要的目標。微課程本質上是教學模式,它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依賴于計算機技術。強化計算機技術,加大其在微課程開發活動中的應用具有深遠的意義。然而,現階段,很多微課程開發尚不理想,存在問題,攻克這些問題成為主要內容。
為改善微課程開發工作,提升開發成效,明確微課程開發的主要規律,應面向微課程的內涵進行深入辨析,進而可加深開發人員對相關開發工作的理解,優化開發情況。微課區別于微課程,即便都形成于計算機技術這一背景下,然而,卻存在顯著的差異。微課即微型課,主要源自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濃縮和改良。從教育技術層面來說,微課可歸結到新型教學課件的行列。微課程指代微型課程,主要源自翻轉課堂實驗。具體是以往課程依據學生學習規律劃分為包含目標和任務等不同內容的課程體系[1]。
簡單來說,微課程是基于當前學習資源所進行的創新與改革,源于課程改革,萌生于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發展,它是面向當前學習內容與固有學習方式實施有機整合,最終形成的獨特的教學與現代學習資源。
微課程具有快速、精細、準確的特點。當制作微視頻時首先應思量容量問題,盡可能在內容處理層面獲取最理想的效果,以此來迎合使用對象不同的需求。為達到其與使用對象之間的有效互動,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與優良的設備。其時間通常較短,主要圍繞某知識點進行,信息不多,便于自主學習,有利于研究反思。
微視頻為微課程的基本內容,主要對課堂教學片斷進行錄制,經由制作最終變成微視頻,涵蓋素材課件、基本操作步驟等不同學習內容。其中計算機技術在上述過程發揮著重要作用:微課程開發離不開計算機技術。對微課程開發而言,融入計算機技術能夠優化教學資源,迎合時代潮流,促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借助多媒體教學可讓某些教學內容清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增加注意力,強化學習動力,最終獲得優良的教學效果;促進微課程資源的改進和創新。微課程開發過程計算機技術的引入、實踐與教師自身的實踐密切相關,教師通過探索鉆研、研發創新會提出滿足時代發展的教學資源,可優化教學內容,推動智能化教學。
3.1 微課程設計
微課程開發的主要內容即微視頻設計。而計算機技術的實際應用一般體現在下述兩方面:其一,編制微課程踐行方案時,涉及到計算機多媒體。其二,在開發模式的實際制作與設計過程,涉及到計算機技術。同時,針對微課程開展設計開發活動時,需聯系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與根本目標:在該環節通常應遵循下述原則:明確微課程設計自身的教育性,其課程內容為在線教學信息資源,旨在幫助學習者攻克各種課堂難題,解答疑問;強調設計層面的趣味性,通常學者面向趣味性知識時會萌生強烈的欲望,因此,增加教學趣味性可全面發揮微課程自身的教學效果;帶有明確的目的性,這要求微課程設計需具備清晰的學習目標,可為學者解決各種實踐問題[2]。
其教學模式設計一把包含下述兩步:探究微課程建設的具體需求,結合建設需求全面發揮各種技術的實際作用,明確微課程的主要使用對象、基本特點等,例如,對聲樂發聲教學而言,旨在通過相關教學活動讓每一個使用對象明確發生原理,即應在微課程需學會的內容;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打造相應的開發平臺,開展微課程設計活動。
3.2 微課程制作
微課程制作應依據特定步驟來開展,主要包含下述步驟:其一,選題設計。課程選擇應借助數據庫包含的信息資源打造教學題目庫,為課程題目選擇提供便利。面向教學題目庫所包含的內容做出詳細說明,涵蓋的知識點一定要詳盡,以供微課程制作;其二,在拍攝過程,可靈活運用計算機內部的拍攝軟件。其中拍攝涉及微課程相關主題設計活動,參照當前的教學資源完成本堂教學方案構建工作,[3]結合教學需求設計適宜的PPT;其三;借助拍攝工具圍繞整個教學實施錄制。當落實錄制工作后開展簡單處理操作,挑選得到所需內容。
3.3 后期制作
在微課程錄制環節,應全面應用多媒體技術與所涉及軟件自身的功能,讓錄像軟件的價值得到前面發揮,把PPT與word等看做載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同時完成錄制活動。
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同步開展演示和講解活動,還可輔以標記工具來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落實上述工作后,則應針對完成錄制工作的視頻開展后期處理與制作工序,其中后期制作主要包含下述步驟:
其一,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把完成錄制的視頻規范、合理地導入出來;其二,將視頻文件附加至時間軸中,開展畫中音及畫等相關處理,實施變焦調整;其三,針對視頻大小開展調節活動,面向變焦軸實施調整,以免視頻展現的區域存在差異;其四,面向畫中畫所對應的位置展開處理;其五,參照視頻的時間,把時間軸包含的滑塊一定要合理的位置,再著手剪輯,落實后期制作工作。
計算機技術于微課程開發的每一個環節而言,具有重要價值,微課程關乎著教育改革的實際情況,然而,現下微課程開發尚不理想,技術水平不高、資源有限、背離傳統教育。基于上述探討,要求各方在此之上,通過加強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參考國外先進事例來改進計算機技術,讓微課程開發包含的每一個環節均能有序開展,逐步優化教學資源,慢慢改進教學模式,確保教育改革可穩步開展[4]。
[1]湯勇峰.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開發中的實踐[J].通訊世界,2016(7):14.
[2]王吉,邱海斌.淺析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開發中的實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17):205,207.
[3]高楊.計算機技術在微課程開發中的實踐分析[J].電子世界,2016(14):123-123.
[4]徐婕,劉金虎,陳瑾,等.《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程開發應用——基于Moodle和云平臺實現[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5(1):145-146.
G633.91;G434
A
1009-6434(2016)09-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