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洪飛
安全文化建設
◎侯洪飛
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的靈魂,必須著力針對性、層次性、保障性和創造性,建設高效的安全文化,才能實現企業長治久安,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了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
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是企業全體員工對安全工作形成的一種共識,是實現企業長治久安的強有力支撐。自集團公司積極推進“三為六預”安全文化建設以來,給礦區安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隨著安全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化,需要進一步認真審視和反思促進安全文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效途徑。結合工作實踐,現就如何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淺談幾點思考。
培育“三為六預”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塑造本質型安全人。同時,人又是文化的主要載體,因此,塑造本質型安全人的過程就是培育安全文化的過程。理念指導思想,思想決定行動,要塑造本質安全人,首先要“鑄魂”,讓理念生根,用理念指導思想,指導行為。每次煤礦事故的出現,大家都可能在管理上、技術上、素質上找出一大堆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是沒有認識到規律的客觀性,沒有找出本質原因。沒有認識到,一切不安全的行為,都與安全文化、安全理念有關。如果每名職工都能認真學習領會好“三為六預”安全文化,從內心深處真正認清什么是“三為”、什么是“六預”,工作中認清“三為六預”究竟會給自己帶來什么益處,那么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必將大大降低。學習“三為六預”安全理念,絕不是簡單地接受幾句口號,而是要自覺將理念滲透融入到職工的思想深處,把無形的理念物化到職工的崗位操作和行為習慣上來,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腦入心。抓“三為六預”安全理念的深化關鍵在干部職工行為養成,必須從細節抓起,突出解決好三個“怎么干”的問題,一是加強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員工安全技術素質,讓員工知道應該怎么干;二是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讓員工知道我要怎么干;三是嚴格安全管理,通過制度約束員工的安全行為,規范操作,讓員工知道必須怎么干,只有這樣,“三為六預”安全文化的理念才能更好的落地。
“三為六預”安全文化推進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要全面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就要加強礦井整體、區隊和班組三個層面的安全文化推進。有些單位安全文化推進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安全文化推進中“軟硬”結合的工作沒到位,沒有做到“規定動作”要完成,“自選動作”要做好。在“規定動作”中,要制定科學規范的安全文化宣傳教育和實施方案,定期檢查,實施獎懲,強制性地要求員工踐行“三為六預”文化;在“自選動作”中,要建立自我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在實踐中轉變員工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模式。在區隊安全文化建設中,要結合區隊工作性質、生產環境、人員素質等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安全文化活動,通過班前班后會、政治學習日等形式,強化對“三為六預”安全理念的學習,使之成為廣大干部職工普遍認同的安全價值體系和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在學習室設立安全文化陣地,充分利用板報、櫥窗廣泛宣傳安全文化的目標、理念、要素,形成聚集全力保安全的強勢文化氛圍,增強文化滲透力。班組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落腳點,班組長作為這一層面的主要領導,在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中起著決定作用,要強化好對班組長的教育培訓,通過班組長引領組員產生正確的自覺行為,在班組內形成嚴緊細實精的工作作風。
創新安全文化建設活動載體是塑形,只有塑好這個“形”,讓載體落地生根,讓職工參與到安全文化建設這些有“形”的活動中來,安全文化建設的大樹才會枝繁葉茂。要創新活動載體,必須要要好三個結合,一要與氛圍營造相結合,健全以地面廣場為主的“一條街”,以采掘頭面為主的“一條線”,以區隊學習室為主的“一園地”,以廣播、電視、板報為主“一陣地”的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模式,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二要堅持教育和互動交流相結合,安全文化教育要改變干部臺上講職工臺下聽的模式,增加職工上臺講“三為六預”體會等互動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家在參與的過程中輕松掌握安全文化知識;三要堅持教育和活動開展相結合,通過舉辦辯論賽、搶答賽、有獎征文等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形成了人人關注、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完善的保障機制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撐,高效推進安全文化建設要積極從組織體系保障、協調溝通保障入手,健全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為強化安全文化建設的組織保障,要明確年度安全文化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成立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形成黨政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職能部門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立體式工作格局,促進工作深入開展。協調溝通保障是有效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橋梁和紐帶,要加強上下縱向之間的協調溝通,定期到基層督導檢查,動態掌握工作開展情況,形成一環扣一環的良好格局,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部門橫向之間的溝通協調,召開研討交流會,暢談心得體會,總結好的經驗做法,為安全文化建設更好的積累經驗。
(作者單位:濟寧二號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