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林鳳
試論會計自由
文/李林鳳
盡管學術上對自由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從其辭源出發,“自由”最基本的含義是沒有限制和束縛。那么會計自由是什么呢?難道會計自由也解釋為沒有任何約束的存在么?顯然不是。本文將從哲學、會計的階級性、會計本質論三個方面來闡述會計自由。
會計自由;哲學;階級性
為了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全面、準確,會計人員必須在有效的監管之下從事會計業務,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構建了一個包括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的“三位一體的會計體系”。也就是說,會計工作必須在監管之下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每一種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反面,都會在一定的條件下向自身的對立面轉化,會計亦是如此,會計工作是有著約束性的,相對的會計本身就有著一定的自由性。
會計自由與會計的特殊性相勾連。現代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它既滿足了生產力的要求又成為了生產力的一部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這個角度來說會計就是以實踐活動為基礎的“自由自覺”的生產活動。會計作為一種現實生產活動,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自我規定、自我否定、自我變動的實踐活動,不斷催化著現存一切的變革,從而推動自己不斷地符合自己的特殊性,這是區別于其他一般生產力的特殊性。對此,馬克思曾概括道:“一個種的整體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恰恰就是人類的類特性。”同理,會計在物化界也能因其特殊性而達到會計自由。
會計觀是有階級性的。會計觀體現了人們的階級立場、意志、利益和要求,因為它是研究和運用會計的階級立場并將其作為指導思想的世界觀。舉例來說,“公認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都是資產階級會計學家們議定的,這兩個準則正是資產階級會計觀的具體表現。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原因時提出:“資本主義的管理就其內容來說是二重的,因為它所管理的生產過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產品的社會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資本的價值增殖過程”。在此之后,他就批判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將不應把二者一概而論,他寫道:“他(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考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時,卻把從共同的勞動過程的性質產生的管理職能,同從這一過程的資本主義性質因而從對抗性質產生的管理職能混為一談”。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出于他們所處的階級條件,必然會將二者一概而論,這是他們的世界觀,因為亦是會計觀的必然反映。社會主義會計學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它是會計觀和會計的對立統一,著重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大生產和如何控制大生產的過程, 工人階級作為當代最先進的階級,它的階級利益與社會發展規律步調一致,因此具有階級性的工人階級會計觀是科學的。資本主義會計學和社會主義會計學都是各自會計觀和會計的對立統一,這與會計科學的實踐性相一致,雖然就其內容來說都是“二重”的,但是不應將有階級性的會計觀和無階級性的會計一概而論。
會計沒有階級性。資產階級可用,無產階級也可用,是個中性的東西。社會化大生產“共同勞動過程的性質”是會計產生的根源。會計隨著勞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更具必要性。換言之,無論什么生產方式會計都是必要的。它和語言相同,雖然只是一種社會現象,但是它與生俱來的經營管理職能,便決定它可以存在于任何生產方式下的經濟集合體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會計是沒有階級性的。沒有階級性的會計也就是自由的會計。
現在會計學界對于會計本質論有兩個主流觀點,一是以葛家澍為代表的“信息系統論”被稱為“南派”,而以楊紀琬、閻達五為代表的“管理活動論”則被成為“北派”。
“南派”主張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這個系統多提供的是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等所需要的確實有用的信息。而在一切控制系統中,信息是一種普遍聯系的形式。在假設信息是對稱的前提下,凡是需要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會計信息都能發揮作用,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信息,沒有限制,那么從這個角度來講又再一次證明了會計的自由。
“北派”主張會計是一個管理活動論,會計本身具有的管理職能意味著它既是管理生產過程的一種活動。會計管理是人們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管理的內容是對“勞動時間的調節和社會勞動在各類不同生產之間的分配”。會計的管理職能總是通過會計工作者從事多種形式的管理工作實現的。會計在自發行使管理職能時,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控制,只是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需要管理的活動管理,具有強大內在指向性。而針對管理者而言,信息的加工整理和總結,對于會計管理活動就可以很輕松的加以控制管理。就這個本質論而言,會計亦是自由的。
本文從哲學、會計的階級性、會計本質論三個方面來闡述會計的自由。從哲學上講,會計在物化界因其特殊性而達到會計自由;從會計的階級性上來說,會計是沒有階級性的,因而可以達到自由;從會計的本質論上來論述,會計的“信息系統論”和會計的“管理活動論”不同觀點都足以說明會計是自由的。
[1]王開田.會計規范理論結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2]譚培文.社會主義自由的張力與限制[J].中國社會科學,2014.
[3]劉冬榮,鄧永勤.會計監管理論歷史回顧及啟示[J].財經論叢,2008.
[4]吳建國,郭曉磊. 從科學路徑解讀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