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惠萍 費建翔 宋艷 程智源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水泥企業碳資本池的構建
文/劉惠萍 費建翔 宋艷 程智源
水泥企業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傳統的水泥生產方式已經不適應低碳經濟發展,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提出,迫切要求水泥等高污染企業加強技術創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水泥企業低碳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企業低碳生產的資金短缺,先進水泥生產技術落后,水泥生產設備老化?;诖?,本文設想構建水泥企業“碳資本池”,來為水泥企業生產提供所需要的碳資本,使得碳資本池在市場主導作用與政府的輔助作用下,高效地為低碳企業提供碳資本。
供給側改革;低碳經濟;碳資本池;水泥企業
在2015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供給側改革,該改革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創新技術,發展低碳產業,增強企業競爭力,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這就必須要加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生產要素的效率,增強創新,提高生產力。任玉嶺、李翀、陸岷峰、徐陽洋等學者認為供給側改革要重視技術,供給側改革要重視綠色發展,供給側的因素包括技術、人力資本、產業結構等,這些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供給側改革涉及水泥企業的改革。水泥行業作為基礎型原材料產業,在基礎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國水泥產量為18.68億噸,占世界50%左右。我國對水泥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其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導致海洋水體膨脹和兩極冰雪融化危及全球人類的生存安全。同時,該行業的產品滯售,形成巨大的庫存,給經濟下行造成了壓力。為此,應對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資金、水泥生產技術是水泥企業低碳生產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一方面,要求水泥企業增強技術創新投入,利用水泥低碳生產設備,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生產高質量的水泥,形成供給側的改革;另一方面,水泥行業技術、水泥生產設備及水泥生產所需要的資金都是水泥企業低碳生產所需要的碳資本。譚建生、麥永冠設計了碳債券為企業低碳生產籌集資金。邵愛軍提出低碳戰略技術聯盟,為企業提供技術資本,進一步來降低企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Labatt認為“綠色金融是以市場為研究基礎,提高環境質量、轉移環境風險的金融工具。黃亞娟在其文章中沿用了比較成熟的“資金池”的管理模式,構建了生態資本池,對生態資本進行協調統一的運作。在現有文獻研究基礎上,本文構建了水泥企業低碳生產的碳資本池,來為水泥企業生產提供所需要的碳資本,使得碳資本池在市場主導作用與政府的輔助作用下,高效地為水泥企業提供碳資本。
供給側改革要求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加創新,即提高技術、人力、資金等供給側要素使用效率。而現階段,水泥行業低碳生產卻面臨著資金短缺、低碳生產技術匱乏、低碳設備落后等問題,為此構建了碳資本池,解決這些問題,達到供給側改革的目的。
(一)水泥企業碳資本池的構建
水泥企業為發展低碳生產而需要的設備、資金、員工以及他們的知識技能、低碳技術等生產要素投入生產之后,可以直接或間接生產出低碳產品和服務,能夠使得企業增值,稱之為碳資本,主要包括碳物質資本、碳財務資本、碳人力資本、碳技術資本。碳物質資本是指水泥企業為進行低碳生產而需要的生產物資形式,如生產設備等;碳財務資本是指水泥企業投入低碳生產的資金;碳人力資本是指水泥企業進行低碳生產的人員以及他們的知識和技能;碳技術資本是指水泥企業進行低碳生產的技術。
“資金池”,是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最有效、最基礎的資金運營手段之一,又被稱為“現金池”。企業集團公司“資金池”的優點為改進流動性管理,節約利息費用,高效率地管理現金流量。本文沿用了比較成熟的“資金池”的管理模式,構建了“碳資本池”。碳資本池是用來匯聚碳資本,統一調度使用碳資本,降低成本,保證碳資本來源的一種資本運作模式,同時其可以匯集儲蓄,像一個池子一樣,故稱之為碳資本池。
(二)水泥企業碳資本池各種資本的獲取
1.碳物資資本取得——新型干法生產線設備租賃
供給側改革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生產要素的效率,而水泥生產低碳生產設備就是其中一方面,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取得水泥產業低碳生產設備對于低碳生產來說比較關鍵。只有取得了水泥生產設備,水泥低碳生產才會提高效率。
水泥企業低碳生產需要設備,根據相關文獻知投產一條日生產2500噸的新型干法生產線就需要2億元左右的人民幣,占用資金嚴重。本文提出水泥生產設備租賃機制:水泥企業與該設備生產企業談判,提出租賃低碳設備,以碳排放配額作為抵押,每年年末繳納租賃費,同時將企業通過低碳設備減少的碳排放,節省的碳排放額無償給低碳設備生產企業一定數量。此外低碳設備生產企業將該設備租賃給企業,如果每年不收取一定的租賃費,可以獲得一定比例股份。
2.碳財務資本的取得
水泥企業籌集資金的途徑很多,向銀行借款,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但是單單這樣籌集資金,籌到所需要數額的資金的概率比較小且花費很大。本文借鑒國外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企業碳績效評價、低碳運行模式與推進機制研究”(批準號:13YJA630054)。
修改,構建了水泥企業碳財務資本籌集模式——碳債券。碳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低碳經濟項目資金而向投資者發行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還本的債務憑證。債券的發行要符合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除此之外,發行碳債券時,企業應向國家審核部門提交進行低碳生產的實質性材料比如水泥低碳生產設備、水泥低碳技術等投資情況。
該碳債券包括面值和票面利率,采用溢價發行。票面利率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固定利率一部分是浮動利率。票面固定利率等于市場同期利率,浮動利率與企業利潤正相關,當企業的利潤超過一定量時,會產生一定比例的浮動利率,且該浮動利率小于按照溢價算出的票面利率應大于市場同期利率的部分。同時,因為企業低碳生產減少了碳排放,減少了國際上分配給我國的碳排放額,那么購買該企業碳債券的投資者具有優先購買國家發行的債券的權利。
3.碳技術資本的取得
供給側改革要求加強創新驅動,對于水泥企業低碳生產來說,就是要加強低碳技術創新,會促進水泥企業減少單位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高污染、高消耗的情況。水泥行業為減少生產單位水泥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采用高效節能煅燒、水泥窯協同處置可燃性廢棄物、高溫隔熱保溫材料技術、水泥窯爐富氧燃燒技術等。
水泥低碳生產技術就是水泥企業低碳生產的“血液”,沒有低碳技術,低碳生產企業就無法生產發展。但是,水泥生產低碳技術又是一種相對壟斷的狀態,如果直接購買的話,費用比較昂貴。此外,若哪個階段出現技術問題,還要請專家來指導,耽誤時間又花費資金。為此,本文設計了水泥生產低碳技術戰略聯盟來開發低碳技術,并為企業員工培訓,提升員工自身的低碳方面的素質。
水泥行業為獲得水泥低碳生產的技術可以采用水泥技術戰略聯盟。首先水泥企業根據研發水泥技術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及需要具備的其他要求選擇聯盟成員,與此同時,科研機構也可以根據其對水泥企業的要求,確定是否加入該聯盟。聯盟成立之后,由于聯盟成員比較復雜,管理有一定難度,為此該聯盟可以進行溝通協調、組織學習、組織分工、利益分配等的運行管理。最后,要定期對該聯盟進行評估,發現可能存在的不足,將其改正,一直到終極目標。
水泥行業雖然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因其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按照供給側改革要求,就要淘汰立窯這種水泥生產方式,建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采用低碳生產技術,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然而,水泥企業低碳生產面對碳財務資本需求巨大,碳物質資本與碳技術資本相對壟斷,碳人力資本素質較差等問題,有必要建立水泥企業碳資本池來解決碳資本的來源問題,為此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一)對于水泥低碳技術專利的保護
供給側改革要求水泥企業提高技術創新,增加技術的投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企業的利潤。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就是水泥企業低碳生產的血液,沒有該技術,水泥企業低碳生產就是空談。企業為形成并改善該項技術付出很大費用,保護其技術專利是必須的,這樣一來水泥企業可以通過該技術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時生產出高質量受歡迎的水泥,出售取得利潤。此外,水泥企業還可以轉讓此技術,并進行培訓取得利潤。這提高水泥企業研發低碳技術的積極性,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增強技術創新。可見,對于技術專利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二)建立水泥行業碳資本池,為企業低碳生產提供所需要的資本
水泥企業低碳生產需要碳物質資本、碳技術資本、碳人力資本,這些生產要素資本投入,正是從供給一端進行改革。水泥企業碳資本池是用來匯聚生產水泥的碳資本,統一調度使用碳資本,進行協調統一的運作,降低成本,保證碳資本來源的一種資本運作模式。該水泥企業碳資本池,為水泥企業提供新型干法生產技術等技術資本,提供水泥回轉窯設備、新型干法窯設備等物質資本,提供水泥企業生產所需要的碳債券等財務資本,使得水泥企業可以在市場主要作用及政府輔助作用下獲得水泥生產所需要的碳資本。
(三)使用低碳材料生產水泥
傳統水泥生產的原材料是石灰質,由其生產出的水泥,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多,可以采用電石渣。采用電石渣完全替代石灰質原料生產1噸水泥熟料,可減少約550 千克過程CO2排放。與此同時,礦渣、粉煤灰等具有(潛在)膠凝活性的工業廢渣作混合材,減少水泥中熟料的用量,間接減少天然鈣質原料——石灰石和燃料的消耗。
[1]任玉嶺.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 原國務院參事 全國政協常委. 供給側改革需做好的“四個五”[N].企業家日報,2016-02-19W01.
[2]李翀.論供給側改革的理論依據和政策選擇[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01:9-18.
[3]陸岷峰,徐陽洋.供給側改革與政府有形手的有效應用[J].銀行家,2016,03: 33-36.
[4]齊同慶.探索水泥行業的低碳發展之路[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0,06:63-65.
[5]張小春.水泥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財會學習,2015,11:58-59.
[6]吳清仁.我國發展循環低碳生態型水泥產業的幾個問題[J].建材發展導向,2014,20:12-19.
[7]譚建生,麥永冠.再論碳債券[J].中國能源,2013,05:24-28+34.
[8]邵愛軍.政府主導型低碳技術創新聯盟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
[9]Labatt S,White,R. Environmental Finance:A G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M]. Canada:John Wiley&Sons.Inc,2002.
[10]黃亞娟.生態資本的市場機制設計[D].中共中央黨校,2014.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