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
PPT在教學中的利弊體會之我見
孫明
本文分析了PPT在教學中的優勢和劣勢,為教師運用PPT課件提升教學效果提供了一些反思和思考之處。
課堂容量增大。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板書、書寫文字,只有符合邏輯、表述清晰的板書才能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教材中所講解的知識。如果遇上數學或者物理等學科的教學,那么教師付出的精力將會更多,很多時候還需要通過另加小黑板的方式來進行公式的驗算和表格的書畫。如此一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堂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學的不便利性一目了然。PPT教學的便利性在這種情況下凸顯得尤為明顯,教師可以便捷地將一些課堂教學知識事先地融入到PPT之中,并以精美、簡潔、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學生,PPT的大容量性可以大幅度地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共同填寫表格、演練文章等等,如果所有的板書內容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當堂書寫,無疑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能夠實現動態演繹。很多學科的教學中都有一些晦澀難懂、抽象無比的概念和公式,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板書上的講解很難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直觀地了解到相關的定理和概念。比如數學上的立體幾何概念就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困境之處,PPT教學具有化繁為簡的功能,它可以將向學生動態地展示多個平面共同組成多面體的過程,使得學生意識到立體幾何的平鋪壓縮過程。如果教師能夠熟練地運用PPT的漸變功能,那么很多抽閑的概念都可以迎刃而解。此外,PPT可以有效地將聲音、圖畫和動畫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享受到多重的感官刺激,進而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這對學生理解語文文章意境大有裨益。
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數教育學家都將教育最根本的動力歸于興趣之上,由此可見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PPT教學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對教學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使得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教師要展現的知識內容,學習興趣自然得到較大的激發。在良好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PPT展示出來,生動美觀的圖文形式將動態教學和靜態教學有機集合在一起,教師事先的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由淺到深地掌握所教導的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后,自然而然地能夠在教學中提出各種問題,課堂氛圍活躍的同時,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信息量可能過大。承載大量的信息是PPT教學最大的特點之一,但是由此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時候,不能針對性進行篩選和把控,將和教學有關的所有內容都納入到課件之中,這導致了PPT中囊括了過量的信息,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解所有的教學內容,只能加快教學速度,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教學關鍵問題的思考。部分課件在學生還沒有來得及思考的時候就悄然劃過,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咀嚼和反思。筆者調查研究中發現,有的教師制作的一節課的PPT相當于傳統教學模式張兩三節課的內容,如此大的信息容量必然導致飛快的展示速度,學生將會花費大量的精力來跟蹤教師的節奏,自然會產生頭暈目眩、眼花繚亂之感。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和PPT教學的初衷南轅北轍的,所以教師在使用PPT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地考慮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學科本身的特點。
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有些教師在使用PPT教學的時候,往往傾向于使其掌控教學全過程。但是PPT課件一般是教師在課前經過嚴密的邏輯制作而成的,如果機械地運用其控制課堂節奏,那么很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的局面。師生之間互動的缺乏是當前很多教師在使用PPT進行教學的時候都容易犯下的致命錯誤。一些教師被PPT禁錮在講臺之上,一些只顧計算機操作,無暇關心講臺下的學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能準確地把握學生對PPT課件真實的看法。部分教師制作的PPT課件內容繁雜、枯燥乏味,學生總是急于將PPT上的知識記成筆記,根本沒有聽到教師所講授的內容,部分相對懶惰的學生知識輕描淡寫地看一些教師的課件,看過之后頭腦之中一點印象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教學相長無疑是一句空話。
教師的主導作用被忽視。PPT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起到的本應該是輔助作用,它的作用是為課堂帶來更加直觀的展示效果,擴大學生的感知空間,也就是說PPT教學并沒有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但是部分教師在使用PPT教學的時候卻迷失了方向的重點,導致自身的主導作用被邊緣化。少數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簡單,他們將教材的內容一股腦地照搬到PPT課件之中,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傳統教學方式無甚區別,不僅會增加教師無謂的工作量,還會導致學生注意力的喪失,不僅沒有發揮出新媒體的重要作用,反而更加達不到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授課是一門藝術性工作,教師需要根據授課對象和授課內容及時、動態地調節自身的教學方式,運用生動、易懂、幽默的語言讓學生了解到課堂知識,有時還需要教師運用合適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來使得語言更加生動、更加深刻、更加藝術,如此才能扣住學生心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過分重視教學內容,忽視了教學形式。一些教師片面地認為,只有教學內容豐富了,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得到集中。于是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制作課件,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的行為。我們運用PPT課件的主要目的是做到涇渭分明、主次清晰,如果教師僅僅追求表面,那無疑于喧賓奪主,所以各個階段運用PPT教學都要因地制宜,華而不實只能成為無效的教學手段。
總而言之,運用多媒體特別是PPT 課件進行教學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在教學中,采取哪種教學輔助手段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來選取。筆者非常強調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不合適的形式一定會影響到內容的有效傳遞。作為教師,我們應學會合理、靈活地使用各種教學輔助工具,不能被某一種工具所奴役。畢竟當有一天教師的投影儀壞了,教師也要有信心運用個人魅力來上一節課,不是嗎?
(作者單位:咸寧職業教育(集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