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萍
(吉林銀行長春分行,長春 130000)
淺析“營改增”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孫艷萍
(吉林銀行長春分行,長春 130000)
針對當前全國普遍實行“營改增”的時代背景以及商業銀行自身的金融服務角色定位,根據商業銀行會計核算方式和業務實質,本文擬從商業銀行業務面對“營改增”的影響以及商業銀行針對營改增的應對措施兩個方面進行探討,旨在為商業銀行應對增值稅改革提供借鑒。
營改增;金融業;商業銀行;影響與應對
在我國市場經濟運行日漸成熟的時代背景下,曾經的營業稅、增值稅并存的不倫不類的狀態制約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比方,增值稅鏈條的不契合以及機制的缺失,造成中性的稅收特點無法顯現,而營業稅又存在著重復征稅的現象,嚴重制約著產業結構調整;另外,面臨著挑戰壓力的還有稅收征管實踐。在此背景下,欲達到調整經濟結構、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目的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全面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
比較而言,進項稅額抵扣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特別少,銀行要根據增值稅情況利用財務系統進行適當調整,加之地方財政收入可能會因為受到營改增的影響而減少,所以從商業銀行稅負的實際情況分析,在營改增后可能會上升,銀行管理成本短期內會加大,還有風險可能來自銀行信用系統。以此觀之,營改增對商業銀行業務受營改增的影響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2.1體現在銀行稅務負擔方面
一般計稅法和簡易計稅法是增值稅計稅常用兩種方法。計稅方法不一樣,對銀行業稅負造成的影響也不一樣。假設計稅采用簡易計稅法且原有征稅范圍不變,在稅率3%的前提條件下,就降低40%流轉稅稅負成本;同樣的情況,假定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在稅率6%的條件下,銀行稅負將會有小幅度的上漲;如果是11%的稅率,銀行稅負將提高到80%的水平。關鍵是,在增值稅管理模式下,銀行存量固定資產和不動產、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的服務、職工薪酬和福利以及存款利息支出無法抵扣等原因所致。
2.2體現在銀行經營管理方面
以定價為切入點進行分析,隨著市場化利率的加速改變,銀行定價機制表現得越來越靈活以適應市場運作,而競爭也日益激烈。首先,商業銀行必須用提高價格的手段,才能達到將增值稅轉嫁給客戶的愿望,客戶的必然流失將是銀行面臨的潛在風險;而如果想法挽留住客戶,唯一的選擇便是降低收費價格,這將面臨的最大經營風險是利差收窄甚至虧損。從商業銀行管理層面看,商業銀行要適應營改增,不得不將內部一些后勤部門獨立出來進行專業化經營,包括研發、物業、集中業務流程處理等部門,此舉增加了管理成本。另外,信息化程度高是金融行業服務的高端性質所決定的,對原有業務處理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造是商業銀行面對營改增的當務之急,有利于滿足支出確認、計稅和收入的相關業務變更要求。
2.3體現在納稅方面
建立健全稅務管理崗位是商業銀行根據增值稅的納稅申報要求的必然措施,包括總行、分行、基層經營者,處理增值稅發票事宜都需要有專人負責;影響銀行稅收成本和涉稅風險高低的決定因素取決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的好壞,運輸、保管、傳遞和印刷等成本都是發票管理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流程的計算和申報的更加復雜化,需要銀行方面更多的財、物及人力的投入,這都將導致銀行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此外,實行“營改增”,使任何一個網點都需配備一臺稅控機具,會增加銀行在設備方面的投入。
商業銀行應對并適應營改增,必須應時而動,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適應經濟和市場的變化要求。
3.1解決好稅會差異問題
在進行納稅申報時出現稅會差異是正常現象。國家的政策導向和稅收的特殊性正是通過合理的稅會差異體現出來的,但不必要的稅會差異會加大操作成本。如在實施營改增后,要確保商業銀行的實際操作與應收、未收利息確認企業所得稅規定的差異性。再如,針對會計處理匯率存在差異的外幣兌換的人民幣同一折算率問題,營改增后應結合企業所得稅和會計處理按照期末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計算結果適時調整稅收制度,使會計制度和商業銀行實際操作能夠保持協調一致。
3.2提高匯總納稅申報程序
我國商業銀行通行的經營模式,就是統一思維企業法人代表,經營上實行總、分的模式、整齊劃一的統一路徑,實行營改增致使銀行納稅申報不方便。另外,由于各地各級分行和總行之間必然發生千絲萬縷的各種往來業務,如果各地各級分行成為納稅責任主體的話,就要統一開票,那么各級分支銀行的工作量就會加大。針對這個問題,建議按照企業所得稅實行法人統一納稅,各地銀行分支機構依據適當的比例預先繳納增值稅,而最終的匯算清繳則由商業銀行總行擔當,統一進行結算。
3.3健全商業銀行稅務組織結構,培育專業人才
首先是培養、儲備稅務管理人才。當前,成立稅制改革專項小組并健全稅務組織機構是商業銀行的重點工作。在各級分行和基層營業網點配備專業的稅務管理人員,同時成立稅制改革專項小組也是當前商業銀行的當務之急,做好稅制轉換工作的指導和籌劃。其次,要有目的地培育稅務管理人才隊伍。一方面,商業銀行急需一批具有法律、會計、稅收等綜合知識的高端管理人才,可以通過或引進或培養、雙管齊下的方式達到此目的;另一方面,應加大稅收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制定培訓大綱,細化培訓內容、步驟,明確培訓效果,強化稅收法律意識并釀造和諧的法制氛圍。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瑞波.銀行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方案探討及其影響分析[J].金融會計,2014(1).
[2]石盛林.“營改增”對銀行業經營管理的影響[J].金融會計,2015(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88
F812.42
A
1673-0194(2016)14-0123-01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