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英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江陰 214400)
研究性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徐英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江陰 214400)
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水平,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研究性學習屬于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既可以優化教學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研究性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研究性學習;中職計算機教學;應用實踐
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將其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是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客觀需求,中職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讓他們及時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思考問題的原因,采用研究性方法來獲取相關的知識。該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促進中職計算機教學效率的提升,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
中職教學屬于國民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與高等教育相比,中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為企業生產活動提供大量初級、中級與高級人才。中職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也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只有這樣,在步入社會之后,他們才能快速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將研究性學習模式應用在中職教學活動中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克服消極情緒,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與高等教育相比,中職學校的育人目標是不同的,這也為研究性學習模式的開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從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來看,中職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需求靈活挑戰,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獲取認同感,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奠定基礎。與中學相比,中職學校的學生不需要面臨升學壓力,他們有著更為充裕的學習時間,采用研究性學習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實現教與學之間的聯動,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合理選擇研究性課程,這是“因材施教”教學模式的客觀體現,為學生學習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了條件。
在眾多教師的努力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水平,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2.1學生基礎知識薄弱
由于各個高校一直在擴招,致使中職學校只能一再降低分數線,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學習成績較差,學習積極性不強,沒有明確的目標。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存在厭學情緒,不愿意主動鉆研,一遇到難題就停滯不前。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自各個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他們接觸計算機的時間也有所差異,基礎水平參差不齊,導致學生在計算機的操作熟練性與認知程度上,都存在差異。
2.2計算機教學內容落后
教材是計算機教學開展的主要依據,也是計算機教學信息的核心來源,與其他專業知識不同,計算機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極快,而現有的教材從編寫、出版再到最后的發行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教材知識的更新速度無法跟上社會的發展步伐,也難以滿足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育人需求。中職學校的開設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如果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與社會脫節,其就業將會收到一定影響。
2.3教學模式落后
近年來,中職計算機教學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師已經普及,但多數教師還沒有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依然在采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不僅無法讓他們產生學習興趣,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創造性。此外,我國傳統的學校教育歷來存在重視理論學習、輕視實際操作的現象。目前,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理論知識與操作實踐有著較大程度的脫節,很多學生動手能力相對較差,基本操作不夠熟練,無法應付實際工作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
3.1設置研究性學習情境
計算機教學任務與教學內容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學生可以完成任務,不僅可以從中獲取知識,還可以了解相關的知識結構、學習方法,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中,任務驅動法是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該種方法強調讓學生以具體學習目標為線索,主動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可見,在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中,任務的創設是其核心與重點。任務的設置首先要遵循科學性原則,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要詳細分析教材中的要求,把握好課程特點與課程結構,根據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目標來為學生布置任務。此外,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了解他們的思維水平和發展規律,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此外,任務的設置還要具備啟發性,教師的本職工作不僅僅是教,還要注意導,學習任務的設置還要遵循啟發性原則,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不要過于著急地追求結果,應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必備的材料,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師、網絡教師中的動畫、聲音、視頻、圖像來營造情境,讓學生可以在多元化的情境中學習與研究,調動學生的研究動力。如在關于Flash“遮罩動畫”教學時,可以制造出像矩形、照明燈等效果的遮罩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他們在課后進行實踐,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營造研究性學習氛圍
在為學生布置研究性任務之后,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不要急于講解,而是要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關系,將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營造出開放、民主、研究的教學氛圍。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研究習慣,并應用生動趣味的課件來開展教學活動。此外,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考慮的重點問題是怎樣才能拓寬學生的細微,任何研究活動都要以問題為出發點,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如,在Flash動畫教學活動中,可以為學生演示關于秋天落葉飄零的場景,學生在看到這樣的場景后,學習積極性能在瞬間被調動起來,此時再為他們布置任務就更有針對性。
3.3組織與交流研究成果
學生研究創做出成果后,教師要提供展示平臺,組織討論,讓學生學會交流,并表揚、肯定表現好的學生,使學生體驗成功與快樂。學生要借鑒他人的經驗,聽取建議與意見,不斷完善成果。交流方式要多樣化,可制作幻燈片匯報、邊講解邊演示作品等。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檢驗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根據評價結果,教師可靈活調整教學計劃和授課過程。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評價時要考慮制定學生參與研究活動過程的評價指標。同時,將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小組與組間評價相結合。通過評價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研究性學習屬于新型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既可以優化教學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著中職教學地位的轉變,研究性學習也會更受重視。
主要參考文獻
[1]付秀宇.多媒體技術在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電子世界,2016(8).
[2]陳云德.高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特點探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4).
[3]黃淑珍.新課改下研究性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J].知識經濟,2010(15).
[4]英昌盛.高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6).
[5]李榮華.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2).
[6]桂新田.解析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62
TP3-4
A
1673-0194(2016)14-0222-02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