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光
?
農業信息化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
張建光
云南省玉溪師范學院,云南 武定 653100
作為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信息化對農業發展和經濟穩定具有很大作用。從幾個方面分析了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農業信息化;問題;對策
所謂農業信息化,就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來收集和分析一些農業信息資源,在農民生活和生產的多個方面運用信息技術,從而為農業發展服務。農業信息化建設對于能夠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還能提高農業管理水平,讓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獲取有效的信息,對于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1.1 農業信息化標準體系和規劃問題
在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在政策的指導和發展規劃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的表現為:
1.1.1 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政策指導和規范化的程度不高
對于一些農業、水利等單位,一般都是建立獨立的信息網絡,也有自己的網絡模塊構架,彼此之間的信息資源網絡共享性比較差,低重復建設現象和資源浪費現象比較明顯。
1.1.2 農業信息化網站建設規模不大
根據一項調查統計可以看出,全國100家優秀農業網站中,政府的網站占據了30多家,行業網站也占據了30多家,這兩者就占據了將近70%,屬于農業信息化網站建設的中堅力量,而且這些網站建設很多都是屬于城市的范圍。而比較貼近把農民生活的基層網站建設卻不盡如人意,比例不到5%,這就導致了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以及相關的信息在基層傳播的力度不大。
1.2 信息服務和資源開發問題
在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因為沒有進行積極的引導,也缺少中間環節的調節,可能就會導致農業發展的需求與供應的信息產品之間出現錯位。對于農民在信息方面的需求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再開展信息服務的針對性就不明顯,農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實際的困難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在基層的農村信息采集的程度也不高,缺少科學技術以及市場原創信息的開發與利用,在進行農業信息采集的時候其方式不是特別科學,信息采集渠道比較少,也缺少合理的整合規范。
1.3 農業生產模式和信息人才問題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堅守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這樣的模式就導致生產規模不大,而且市場的效率也受到限制,正常的農業信息需求很難到位,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很多地方對于農業信息化方面的人才重視度不高,沒有對信息化建設進行足夠的資金支持,在政策法規方面也不是特別完善,而且缺少對基層信息人員的培訓,工作的條件又比較艱苦,這就使得農業信息人才比較缺失,隊伍不穩定。
1.4 農民文化素質問題
在我國農業生產力中,勞動者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對于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著很大的決定作用,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農村教育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縱觀我國農村勞動人口,可以看出其文化水平還不是特別高。而且在近年來,城鎮化進程在逐漸加快,工業化發展態勢驚人,農村中具備一些文化和生產技術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選擇外出打工,滯留的都是一些老人、婦女和兒童。
第一,加快農業信息網絡建設。農業信息化建設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開發建設新一代的農業信息網絡傳輸平臺,以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對農業信息的需求。將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通信、多媒體等高新技術引入農業信息化建設中,與農業技術相結合,建立農業數據庫,建立服務農業生產和銷售的農業專家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將農業專家系統在基層傳播和普及,通過農業信息服務機構和工作人員的引導,使農民認識和應用專家系統,帶動智能化、自動化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第二,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拓寬資金來源,促進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信息化建設由于資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長的特點,信息化建設的資金問題是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尤其在建設的初期階段。要實現農業信息化在農村地區的全面普及,僅僅依賴農業部門和農民的力量是非常困難的。
2.1 建立完善的農業信息化標準體系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要根據各地實際建立相應的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政策,加大對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財政撥款,要把進行農業信息化建設納入到財政預算的范圍之內。要積極鼓勵一些企業和科學研究機構在農業信息推廣領域的投入,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農業信息化建設能夠順利的開展。
2.2 強化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
為了更好的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也為了提高我國農民的收入水平,實現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推進資源貢獻,不斷提高農業信息服務能力。要對不同主體的信息需求進行重點研究。在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不同的主體對于農業的信息需求也不相同,農業信息需求多樣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2.3 加強農業信息人才隊伍建設
地方政府部門要做好高校跟當地農村的溝通和橋梁作用,發揮高等院校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與農村進行信息互動,從而實現高校研究與農村發展的雙贏局面。要積極貫徹科技信息下鄉活動精神,鼓勵相關人員下鄉進行農業信息知識的宣傳,切實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農業信息化建設需要進行長遠的發展規劃才能更好地保證其順利的發展,要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用最短的實踐建設一批貼近農民生產與生活、服務農業生產的網絡平臺,用信息化建設為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1]劉小平.加強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21)97.
F320.1
A
1009-6434(2016)04-0055-01